病态-芰荷

作者: 芰荷2016年01月28日情感文章

他也许不曾认为过自己的人格扭曲,抑或是因为畸形的社会都是这样了罢。

——题记

首先摘用百度百科中比较专业的术语: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形象。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压迫和屈辱,但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反而自我安慰,即使是在受污辱甚至要被杀头的情况下,他也以为自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后来人们就常把阿Q作为这种用假想的胜利来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的代称。

“阿Q是一个一无所有,靠短工度日的贫苦农民。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辛亥革命的消息刺激了他改变生存地位的欲望,他向往革命,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并且勾结官府,把他充作‘革命党’拉上法场枪毙,而阿Q对自己的悲剧却还至死不悟。正是让人可悲又可叹。这是否又是病态?或是说,这是否是另一个现象的折射呢?”正因为搞不明白,也因为想搞明白,当我初读《阿Q正传》时,我写下了这么寥寥几句,转而又想,《阿Q正传》的内容我已记不得大多了,但我始终深深地记得那么一些,令我痛苦、堪忧、怜悯的话语,他们也曾锐利地戳穿过我毫无防备的内心

“这世道,儿子敢打老子?”阿Q愤愤地撂下一句的罢。

“阿Q是畜生,阿Q该打。”阿Q不敢正视那人,随后便惊惶地喊的罢。

“我阿Q果然是大丈夫,能屈能伸。”阿Q心酸地抚摸着快被揪下来的黄辫子,想起刚才受到了屈辱与伤痛,安慰自己的罢。他被打了,连同他颤颤巍巍的人格一起摔下了桥。

我转而注视着现如今,看着那么多触目惊心的新闻,我有些感慨了。那么,足以害死自己以及祖孙八代的餐桌,是否我只能不咸不淡地撂下一句:“这世道,老子敢打儿子?”也许是的,或是说,的确是的。那除了这句,我又还能说什么?是说,这世道,可不让人活了之乎者也。又或是像阿Q那样颤颤巍巍地喊道:“我本是庶民,就该受着无情的蒙骗!”接着等到一个个事件再次被披露,转过身来,摸一把早已风干的泪,强颜欢笑,故作姿态,我等真是能屈能伸!我渐渐地发觉了什么,估摸出了什么,我竟然一直被欺骗着,那又有什么用呢?

想当初,我也曾愤愤地注视着这个社会,以自己太过稚嫩、太过冲动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世界,我曾无情地批判、鞭笞过种种黑暗的罪行。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累了。但有些人,他们并不会累,似乎无时无刻有这力量,他们有些是愤怒的牛,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的斗牛士。

鲁迅与韩寒有什么区别?他们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待遇?捧韩寒者有之,也不少。但我发自内心地爱戴鲁迅这位睿智的长者。坦白说,我也曾追捧过韩寒,不,准确地说,是追捧过这个热潮。我曾经也站在讲台上,告诉大家愤青是极其不理智的。愤青,可以说是愤怒的青年,他们这个特殊群体拥有满腔爱国热血,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式,于是乎,游行者有之,举旗高喊者更不是少数的了。我记得,荣获过鲁迅文学奖的龚潇惜姐姐曾经抨击过:“我们爱鲁迅,不仅因为他是父辈,更因为他扛起了黑暗的闸门!”鲁迅,的确是我钟爱的角色,他为文学和革命的贡献是无法比拟的!

但是言归正传,不论是自我精神胜利法,抑或是做一名高呼中国第一的愤青。这一切都是病态的,我们也只能选择不咸不淡地撂下几句。有或是说,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赋予我们说“不”的权利。我们只能要么振臂高呼,要么满腹牢骚,我们永远不能成为一名睿智的斗士。就着不咸不淡,我们一起来剖析了罢。

若是不咸不淡,就是说不能勇敢地大喊一声:“我受够了!”,也不能甘于无视一切的存在,把一切的痛苦深埋内心。我们所选择的,只是病态的方式,一边麻痹自己,一边却教育自己要站起来。

不得不说,当时鲁迅先生笔下阿Q所处的社会是不堪的,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病态的社会,才能造就阿Q这样一个独立的、蛮横的、刁钻的人格。但是我们能确凿地说如今的社会就是完全光明、完全健全的吗?答案是否。

为何是否?我们的社会,且撇开有部分腐败现象,我想质问,教育完善了吗?我们作为国家的未来,是否具有良好的创造能力与想象力。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数据,中国儿童计算能力第一,而创造能力全球倒数第五。可能很多人都会对我嗤之以鼻,这个数据很老套了,但是它向我们诠释了极其容易被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中国教育仍有纰漏。懵懂无知,于是写过一份关于教育的报告,但写完之后,我不禁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写了有何用?既来之则安之罢,我想是何时我也拥有了这样的阿Q精神——一种令我自己心痛的精神正悄然滋长、蔓延,忽然充满了我的内心,拉下了一面看似坚固也密不透风的墙。

其次,关于中国的食品安全,一直是最受国民担心与关注的话题,而如今似乎成为了茶余饭后用来消遣的荒谬。这里就不多说了罢。

再次,我们的贫富不均的事实也令人深深地担忧着。很多国家喜欢用GDP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国家的现状。平均值,对我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个空虚的躯壳,只是不可衡量的标准罢了。举个《读者》上曾经刊登过的例子。如果说,你开着400万的豪车,我拥有一辆200元的破车,那么我们人均享受200万的座驾。这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了,甚至说,竟然把穷人忽略不计,但不可否认,平均值确实很高。这么来说,用GDP来衡量种种标准,实在不是一个好方法。

可我再冷静地想想。转而认为,中国并不阴暗,至少按现在来说,我们完全有机会可以平反。只是这个病态的社会,那些病态的人格,令我有些堪忧。病态,并不是长久之计,而倘若我们只是一味地模仿阿Q,一味地病态,我们永远也都不能创造真正明净如水的社会。

对于阿Q,嘲笑者有之,怜悯者有之,悲愤者有之,但我却犹豫不决,说不清自己对阿Q那份真正的感受,抑或是说这份感受无法用语言进行渲染。但我清醒地明白:我们终不能一直这样病态下去!或许说我无权认为社会病态,但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我看到了一些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那些阴暗的地方。

阿Q,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在他身上,也许会有曾经一闪而过的自尊,也许会有不复存在的善良,也许也会有阿谀奉承的虚伪,但是,正如我所说,没有这样一个社会,是不会有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格存在的!中国是仅存的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它的历史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久,它的起跑线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靠近终点,但为什么直到现在,它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原因就是那不长进的“阿Q精神”,就是那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尽管这精神胜利法有时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安慰,让我们的心里好过些,抑或是长长的嘘一口气,又抑或是感到一阵满足感,但如果这样长久下去,结果只会让我们亲爱的祖国——像阿Q一样灭亡!我不甘承认这个事实,因为我相信他完全有扭转的可能性!

有时,的确我也在想,我们的国家并不落后。但是比起曾经的辉煌,真是不由得说逊色了许多,如何挽回?如何奋战?看来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罢。也有言论反驳我的观点了,虽然曾经的我也想高喊一句“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但如今,我不仅累了罢,也怕了罢。累,便是因为长时间接受这样不理智的爱国教育。怕,便是在想这是否又是阿Q精神的罢。我已忘却了这句话的来源,并且深深地恐慌。可是现在,我不那么地恐慌了,因为我看到了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在暗处发芽,生长……

中国人曾经是阿Q,这是不得不承认的命运,但并不意味着一直是阿Q,我坚信着,阿Q精神的弊端,终有一日会被摧残。我也坚信着,鲁迅先生倘若在有生之年看到人民纷纷觉醒,即使在九泉之下,也定会颔首微笑

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在盼望着有一种力量可以扶持并且支撑这个相对后知后觉的社会。我只有一句了,鲁迅已经离开了,他不能永远存在了,那么,我的中国,不对,是我们的中国——加油!加油!!加油!!!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