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豆腐

作者: 武振华2016年09月26日情感文章

1978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从陕北调回关中过的第一个中秋节。那天恰好是星期天。节日的前一天,我冒雨骑自行车,从新工作单位化工部临潼化肥研究所回到了爱人的工作单位西安市石棉制品厂。

一家人在一起过节别提心里有多高兴。妻子要我去打块豆腐、割点肉,改善一下生活。在那个年代这两样东西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的,需持有地方机关发放的专用票证。这些票证是和户口、粮油关系捆绑在一起的。我的粮户关系在临潼,老岳母是农业户,四口人只能享用老伴和女儿的副食票。一个人一个月发一斤半副食票,能买三斤豆腐。平时舍不得吃,留着节假日一家人共享。

东西少供应点也就少。那时胡家庙地区只有一个地方卖豆腐,就是位于胡家庙十字西南角的国营胡家庙商场蔬菜副食门市部。一般逢节假日才出售豆腐。

那天一大早我就提着菜篮去买豆腐和肉。真是“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刚过胡家庙十字就看见商店门外已排起了长队。也许是星期天的缘故,队伍里有不少提着菜篮的中小学生。排在队尾,我却看到不停地有人在前面插队。看着不断变长的队伍,我期盼门市部快快开门营业,生怕插队的人多了,自己买不上豆腐。

门终于打开了,人们一下子拥进门市部。

南面的柜台上摆放着几框蔬菜,有茄子,还有外皮腐烂的甘蓝,几乎无人问津。西边卖豆腐柜台前排起的长队却像一条扭动着身子的蛇,扭来拐去竟然占去了大厅的四分之三。为了防止有人插队,后面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紧贴着前面的人后背。

买一次豆腐得排两次队。先排队交钱票开票,然后持票去打豆腐。开始开票了,柜台前却挤成了一团。虽然不时有开好票的人满头大汗从人群里挤出来,可是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我几乎还在原地没动。就在这时,前面又乱成了一团,不少人把拿着副食票和钱币的手伸向营业员,口里喊着:轮我啦,轮我啦!营业员也分不清谁先谁后,谁的手伸得长,就接过谁手中的副食票和钱。后面的人忍耐不住往前挤去,口里喊着:“自觉点,排好队!排好队!”拥挤中不是你的篮儿撞了我,就是我踩了你的脚,于是互相争吵起来,谁也不饶谁。局面一片混乱。

这时,商场的一位营业员出来维持秩序。他40多岁,穿着一件黄上衣,手里拿了一只笤帚在人们的头顶上空挥来舞去,扯着嗓子大声喊着:“不要挤,不要挤!排好队,谁挤不给谁卖!不要插队,旁边的往后退!”可是,那一堆人照样我行我素还在拥挤着。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挤在柜台前的那一堆人总算少了,开票的队伍有了队形。开完票,我看了一下手表,已是上午十点钟了。天哪,开个票竟然用了两个多小时!

拿着开好的票我又去排队打豆腐。依然是一番拥挤。20多分钟后我终于如愿以偿。挤出副食店,长长出了一口气,我庆幸自己运气好,总算没有白来。可是当我走进肉食店排队买肉时,摸了一下上衣口袋,里面的3元1角钱却已不翼而飞,摸遍全身的口袋也找不着了。为了买1角6分钱的豆腐却丢了3元1角钱,当时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

图为过去曾使用的副食票和肉票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