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军抓走老叔

    老叔小名叫大群,大名叫李忠良,1926年生。在父辈中他最小,全家都喜欢他。1944年,老叔已经是十八九的大汉子。有人上门提亲说媳妇,因年纪不大,正在挑选之中。老叔是共产...

  • 老木大册村遇险

    这是一个抗战时期的故事。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核工业单位工作,和同事张文山都是满城县人。1971年我回家探亲,他让我给他三舅带些江西茶叶。他三舅是大册村人,叫贾德堂。...

  • 抬着花轿拿炮楼

    江城村在满城县是第二大村庄,仅小于县城,是通往西边的交通要道。江城村的炮楼由驻保定日军110师团把守,是日军向西进行罪恶活动的重要接力站。江城炮楼与保定近在咫尺,...

  • 风随意把门带关了

    我一人守着家,在书房里读书,家里的门窗都是开着的,不觉寂寞,时时有风从窗口而入与我亲热。可是中途,书房的门忽然吱吱呀呀地合上了。放下书,我像凝视老相知一样看着合...

  • 趁现在,好好陪陪孩子

    上合组织总理会议在郑州召开,不仅给郑州带来了上合蓝,而且,还给郑州人带来了意外的小长假。孩子们趁机张罗着去广州长隆玩,我和爱人就同意了。然而,大学被排除在了放假...

  • 贴门神

    热闹喜庆的春节就要到了,在农村,喜庆的春节里每家每户都少不了贴门神:门神守卫开门大吉,镇宅之宝顺利平安。而贴门神之前,就需要描门神,我的外公,便是村里手工描制门...

  • 年关豆腐香

    年关将近,家乡的人开始张罗做豆腐。地头沟坡点种、秋天收获的黄豆,几乎全部拿出来,淘洗干净后,在水桶里泡上一整夜,送到村里的豆腐坊。没有栽种黄豆的人家,用自家的麦...

  • 木门

    穿过岁月的走廊,像开水沸腾时溢出来的温润,朦朦胧胧,如月般澄澈又如日般炽热。在烟雾迷蒙中仿佛能听见厚重的门铃在我的回忆里和那些寂静的房间中回响。 我轻轻敲门,等...

  • 布鞋情结

    现今的女孩子,大都不穿布做的鞋子,当然也就不知道怎样做布鞋了。 我学做布鞋是在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开始的。那年月,在田间劳作是极为辛苦的,但村民们却能把...

  • 寻找儿时的年味记忆

    腊月里,一个网名叫老平头的男人和我一起回味旧时光里的年味,他对我咂巴着嘴说,哎呀,过年了,我最想念妈妈那时做的红糖芝麻汤圆,汤圆里,还包着小小的惊喜:一枚5分、1...

  • 浓情聚母校

    5月21日接到尹晓娥同学的电话:我们63班于本月26日在耒阳师范聚会,活动时间26日至28日。 走出校门40年后,骤闻曾同窗两载的同学将聚于母校,让我兴奋得一宿没睡好。许许多...

  • 回望故乡

    我的故乡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下游的汉川市。无论身处何方,风景秀丽的泐山旁的那个小山村,永远都是我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记得1993年冬天,在接到应征...

  • 小城光阴

    小城依山傍水,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因为受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北方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而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灿烂,夏有河水清悠,秋有果实挂枝头,冬有白雪盖万物。小城民...

  • 黄浪滔天风陵渡

    我自幼随军。我的父亲凌尔文是个三八式的老抗日战士,1942年便已是山西省昔阳县的县委委员、武委会的主任。母亲则稍迟一点,1944年入伍,四五年当了昔阳县妇救会主任。父亲...

  • 忠守一个秘密

    整整26年,我独自忠守着一个秘密。 若非前时参加全国作代会得知,她的婚姻早已不存,人也不在原单位工作,南漂到一个什么地方谁也说不清,我会将这个秘密永远忠守下去的。...

  • 老井

    我的故乡,是南秦岭里的一个小盆地。不过,早在公元1542年成书的明代《陕西通志地理志》上,把这地方的山诗意地记载为秋山。在盆地的随便什么地方,只需掘地两三尺深,就可...

  • 那时年少

    缘于课本里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那个傻不拉几的黄毛丫头的心,完全被那些穿绿军装的人征服了。 恰在此时,班主任韩老师生病住院。他住在当时的恒口285部队医...

  • 萱草生堂阶

    《诗经卫风伯兮》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背通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意思就是说:到哪里得到萱草,种在母亲的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因此,萱草也叫忘...

  • 布鞋

    我出生在大巴山的腹地,在山里面长大。从出生开始就穿着母亲给我做的布鞋,那一双双布鞋就是我成长的印记。 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村里的妇道人家基本都会针线活。缝缝补补...

  • 掰馍是一种奢侈

    多年前,家父出差北京数周,忽一日和同事在街头见到羊肉泡馍的招牌,遂进门以慰思乡之胃,没想到馍掰到一半,已经惊动后面的大师傅出来殷殷询问:你们是从陕西来的吧?据说...

  • 年,双膝辗压出的信仰

    灯笼、对联,满街的中国红,像团团烈火燎烧得空气里都弥漫着新年的喜庆。每每这个时候,双膝便开始隐隐灼烧,心也开始飞向古镇深巷中那座老槐深覆的院落: 窑洞清凉,幽光...

  • 往事琐忆

    童年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我似乎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对未来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憧憬与期冀!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件红色花纹裙子,别提有多高兴了。我...

  • 难忘小屋

    虽说现在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但我却时时想起刚参加工作时那间与我相伴的小屋。尽管那间小屋从物质的角度去衡量它显得有些清贫,充其量只有一张写字台,一张床,一台老式...

  • 好大一匹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开始膜拜骑士风度,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拥有一匹高头大马,自己骑上它如风驰电掣,纵横五湖四海,叱咤天地之间;在红尘中扩写梦的呓语,在烟雨里尽...

  • 唇膏往事

    每到冬天,我都会在大衣口袋或是手包里,装上润唇膏,没事时就拿出来,旋出膏体,唇膏顺着嘴唇划出好看的颜色。那淡淡的薄荷香,也弥散在唇间,沁人心脾。原本萧瑟的冬天,...

  • 一场热闹的家族聚会

    今年正月初六,我陪婆婆回娘家。经历了一次60多人的家庭聚会,心中有很多感慨。 婆婆的娘家在博野县农村,这可是一个大家庭。姥姥生了10个孩子,我们有3个舅舅、6个姨,再...

  • 大姐夫,二姐夫

    大姐夫是位小学教师,二姐夫是村里的一位木匠,那年正月初三,他们都来给爹拜年。大姐夫一只手甩拉甩拉地甩拉着,一只手提着一盒点心,样子很悠闲;二姐夫肩上扛着做活的锛...

  • 小花袄

    闲暇时整理衣柜,无意中从柜底发现了一件小花袄,散发着轻微的霉味儿。凝视着这件小花袄,我的思绪渐行渐远 小时候,到了秋天,妈妈就开始忙着购买新棉花和棉布,为我和哥...

  • 中秋月儿圆

    中秋节对于国人来说象征着团圆。假若与亲人天各一方,哪怕你再仰望多少遍月亮、吃多少月饼,也会感觉不甚圆满。但1984年的中秋节,独在异乡的我,非但未留下缺憾,还收获了...

  • 未织完的腰带

    妈妈要搬家,我帮忙收拾旧物,在一个纸盒子里发现了那条未织完的腰带。五颜六色拼接的线团,两根套着线圈的竹签,还有宽约一寸的半截毛线编织条,这件简陋幼稚的织物像一把...

  • 遥寄思念给舅妈

    那天,我和母亲一起去了灵堂。在灵堂,烟雾缭绕,人们无不在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二舅妈就那么分明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我从未忘记过,每年过年,舅妈都给我们端上一大盆炖...

  • 一刀斩断是非根

    你小伙子不要看不起我,俺这一行,连皇上都专门题过词呢,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不?就为俺们写过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说来十分有趣,天地造化万物,偏偏要分个凹...

  • 写给女儿的成人礼

    还没听够你呢喃稚嫩的童音,还没享够你快乐无忧的童年,你却18岁了。18岁,是你的成人礼,也是你人生扬帆起航的开始。从此后,你将踏上漫漫的人生路,去创造属于你的美好未...

  • 田埂上的独轮车

    农时耽误不得,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在反季大棚出现之前,你若错过了这个节令,不论后来如何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长势、收成、品质大打折扣算是轻的,白忙活一场,颗粒...

  • 蓝田荞麦公式饹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来西安上学,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往来。记得一天中午,路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后门,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卖吃食。我肚中已是咕咕作响,看着那金黄...

  • 撞向新年的门

    时间如沙漏,任你怎么也堵不住漏眼;时光如快刀,在咔嚓的砍伐声中将一年的日月全部砍除。站在岁末的门口,盘点一年的日子,有人喜,有人悲;有人两手空空,有人硕果累累;...

  • 年事之腊八

    腊八一到,离年就近了。农耕社会里,春节将近意味农事已毕,人们可暂时舒缓下来,使身心得以重新修整。如果将过年看作一首欢快的曲子,那腊八无疑是曲子开头那一声嘹亮的唢...

  • 难忘那双大眼睛

    我和老伴相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经人介绍认识的。那时她家在城市,我家在农村,她在工厂,我在部队,相隔千里,全靠鸿雁传书,交流思想和感情。 在通信大半年后,我返乡...

  • 圆谎

    1978年,我第一次来西安,那年我才9岁。父亲在西安工作,学校放了假,母亲将我交给堂哥,搭我们宝鸡县钓渭镇东崖村副业队的卡车去西安。副业队当时在北大街盖楼。 临上车了...

  • 失忆的马嵬坡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曾在马嵬坡工作过一段时间。印象中,连接城市与马嵬坡的那趟1路公交车总是拥挤不堪。去单位报到那天,我挤上1路公交车,车驶出兴平市区,就进入了路况...

  • 冰雹

    1975年,我在西安高中毕业后插队落户到陕北洛川县一个叫南伏益的小村庄。当地农作物主要是比较耐旱的玉米、高粱、谷子、荞麦、大豆等,产量很低,遇到干旱年景,日子就不好...

  • 天南海北一家亲

    这个微信圈是大哥去年国庆节前建的,名字是我起的。 我在南京;六爸、大哥、三弟、堂弟、表妹在西安;堂妹在西宁;三个弟弟在岐山老家;还有宝鸡的,长沙的,一家人,真可...

  • 妻子卖冰棍

    1979年,我任临潼县谭家大队的会计。一天,在公社修理组的同学来说,他们办起了冰棍厂。公社要各大队抽调一名社员去卖冰棍。当然,这也得公社红头文件分配名额,大队及生产...

  • 老房子

    今年春天,经历了30年风吹雨淋的老房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站在这堆废墟之上,我感慨万千。 1974年,我们一家5口住在仅有14平方米的房子里。姐姐已经13岁,哥哥8岁,我4岁。...

  • 在京城骑自行车

    196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是我从老家三原县进入大学的第二年,要去人民大会堂北边的长安路路南办事。如果从中国人民大学坐汽车,过西直门,再去那里,车票得1角5分钱。那年月...

  • 清明种瓜

    清明要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清明节除了扫墓,就是踏青春游,但对农人而言,扫墓归来,播早稻种子及种瓜种豆才是第一要务。 6岁那年的清明节,父亲带着哥哥和我扫墓回家的...

  • 张先生

    我小时候好动,直到高中总是闲不住,而农村又没有什么可以玩的地方,只要有机会回家总要去山上滑草。那年放暑假,我发现了一片马尾草地,一滑就是十米、八米,太过瘾了。谁...

  • 环城林漫步

    在天锡楼吃完牛肉泡馍,教授说,我开车送你。我说不用,我走回去。 老白同志说,我陪你走一回。走不动了半道上我就坐车。不会超过10里路吧? 差不多。来时我走了八千六百步...

  • 多年后,还能喊我一声老师

    大概6年前的一个春天,一个女孩敲开我的家门,满面含羞地说,老师,我要结婚了,说着递过来一个红袋子,里面是两包喜糖和两包香烟,我愣愣地看着她不敢伸手接。她补充说,...

  • 凭餐证吃羊肉泡馍

    上世纪60年代初正逢国家经济困难,西安市大部分日用商品统一实行票证供应,就连去餐馆吃饭都要进餐证和粮票。 我的故乡在西安城东农村。当时我在西安市第36中学上学;母亲...

  • 怀念高考

    1977年,我的一个表哥(15岁,当时初、高中各两年)在本镇中学读高中,几百人参加高考,全校就他一人考上大学(湖南林学院),不亚于范进中举。这个消息就像了长了翅膀,一...

  • 六爷是婻婻

    在野月岭,奶奶叫婻婻,但婻婻却不一定是奶奶,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无主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听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被人叫做婻婻。 六爷是个婻婻,别人说什么,他就依什...

  • 婆婆的“花花世界”

    婆婆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焦虑失落,整天窝在家里看肥皂剧,老喊头晕脑胀,我劝她出去走走,结交些朋友,有了朋友,日子自然充实有趣些。果不其然,婆婆吃过饭就在小区里转...

  • 母亲的“花样年华”

    退休前,母亲奔波于两个大舞台,在学校教书育人,在家相夫教子,整天忙忙碌碌,除了看书这个爱好,母亲没有其它的娱乐,生活十分单调。直到退休后,母亲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

  • 开创晚年新生活

    每当太阳升起时,我就到公园里慢跑,春夏秋冬如一日,寒冬酷暑不退缩。晨练后洗个热水澡,便去开启一天的新生活。 退休后,我就开始晨练,至今已坚持了15年。 晨练,让我拥...

  • 老也是一种美丽

    老了有什么好? 路走不动了,在家中怕出门,出门车子多,撞倒了儿子唠叨:谁让你上街?为什么不好好在家中待着,不知道街上车子多、不知道骑车子的人都不懂礼,飞车撞了你...

  • 理解老人在收藏旧物中获得的满足

    50后、60后的父母,似乎都有一个共性舍不得丢弃旧的、坏了的东西。他们经常有一些奇怪举动:一个东西坏了,哪怕已经添置了新的,他们也不会把坏的马上扔掉,而会把它修好继...

  • 偷来的媳妇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村里人都知道二嘎子的媳妇是偷来的,这早就不是啥秘密了。让人纳闷的是咋偷来的,二嘎子小公母儿俩牙口缝不动。村里人就在心里画魂,怎说...

  • 一枚银元

    龙啊,我在电视上看到9月3号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全国都放假呢,你回来吗?母亲每每只当我是没长大的孩子,总是唤起我的小名。我随意回答道,别人休息的时候,反而我们正忙,...

  • 琐事闲笔

    在陪护父亲住院的日子里,闲着无事,便将病房里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今年以来,父亲因年岁已高,身体状况一月不如一月,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衰退,行动不再灵便。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