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枕头

作者: 陈洪娟2017年05月04日来源: 邢台日报人生哲理

人在枕头上度过的时间约占人生的三分之一,其好坏也会影响到另外三分之二的生活质量。小小枕头,方寸之间,与人类关系源远流长,亲密到难以割舍。

原始社会,人类“因丘陵掘穴而处”,睡觉时,就近随便拣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一束柴草或者一张兽皮,将头部垫高,这大概就是枕头的雏形。至于枕头何时出现,已经无可考辨,但《诗经·陈风·泽陂》中就已经有“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的句子,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时间。

枕头的质地,从造字来看,想必当初最常用的是木质枕头。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枕,卧所荐首者。从木。”我国考古学家曾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掘出一座战国楚墓,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古代竹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最早的古代枕物,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使用竹子制作枕头。西汉时出现了漆枕和丝织枕头;到了唐宋时期,瓷枕最为盛行;明清以后,还出现了藤枕、布枕、皮枕、玉枕等等。今天的枕头样式则更为丰富多彩,化纤枕、海绵枕、羽绒枕、橡胶枕,乃至水枕、气枕,不一而足。

枕头的形制,也可谓五花八门。以瓷枕为例,就有长方、腰圆、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卧女、鸡心、婴孩、伏虎、蛟龙等多种形状。枕面上,有的还描绘人物山水、鱼虫花草、飞禽走兽,或者题上诗词书法等内容,中国瓷器的发达,使这些枕头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艺术品。而在布枕上,古代闺中女子常会绣上精美的图案,如凤凰、鸳鸯、牡丹、蝙蝠等等,图案精美、构思巧妙、花样繁多,展示着古代女子的心灵手巧,令人赞叹不已。布枕则需要枕芯,枕芯的填充物因地制宜,如荞麦皮、小米、乌拉草、蒲棒、棉花、绿豆等。古人还有“枕帏”一说,又叫“枕囊”,是采集香花缝入囊内制成的枕头,如陆游即说他“今秋偶复采菊制枕囊”,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提到“明目枕”,里面塞的全是性寒清火的草药,可起到清火明目的作用。

枕头除了睡觉之外,有些还兼具了其它功能。

古代还有一种匣状枕头,中间可以存放物品,称为“枕函”。“枕函”往往是带锁的,在家当作保险柜,即使睡觉时也能看好贵重物品。所以,现在常用枕中术表示不二秘术,用枕中书、枕中鸿宝泛指珍秘典籍。“枕函”出门则是旅行箱,里面既可以放置零物,又可以在漫漫旅途中随处止歇。

在古代,枕头也是爱情的象征。古人结婚,鸳鸯枕是必不可少的嫁妆。枕绣鸳鸯,意蕴同心同意、至死不渝。女子结婚时带上自己绣的“鸳鸯枕”到夫家,赠送相好情人也多是“鸳鸯枕”。红娘护送崔莺莺相会张生,手里就抱着一个“鸳鸯枕”。高阳公主嫁人后却芳心另许,与和尚辩机缠缠绵绵整八年,高阳公主赠送辩机定情信物无数,其中包括一只皇室专用的金宝神枕。曹植与风华绝代的嫂嫂甄氏互相爱慕,情投意合。然而,这种感情悖伦违理,二人终未敢越雷池半步。结果甄氏相思成疾,抑郁而终。伤心欲绝的曹植梦中见到甄氏,“欢情交集”,无限缠绵之后,留玲珑枕一具,人去枕留香。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科技枕头不断出现。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的疗效;又如“电子枕”,利用电能将枕头表面的温度调节到比人体的温度低6—9摄氏度,同时将温暖柔和的气流从侧面轻拂人的双肩,使睡眠者头脑冷静、肩部温暖舒适;还有一种“香味枕头”,科学家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多种香精,混合加入无纺布,并将这种无纺布铺在枕头表面,使之散发出香味,有助睡眠;再如“唤醒枕”,可以按照人们设立的时间进行振动,将人唤醒,又能起到按摩作用,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人对枕头的需求是如此多样,有人要做好梦,有人要疗疾祛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实在难为了枕头。其实,心情愉快、胸怀坦荡时,普通的枕头也会酣然入睡;心绪不宁、焦虑不安时,即使金枕玉枕也只会辗转难眠。正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怨枕头低”。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