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禅师好榜样

作者: 笑嫣语2017年12月12日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人生哲理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也许,我只一个凡夫俗子,故事读到这里,我的内心已经久久不能平静了。品味着老禅师的话,体会着弟子的心情,这种宽容的无声教育,让我深受震撼。可以想象:他的弟子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教育。这就是宽容的无形魅力。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先哲的精辟论述,向我们阐明这样一个道理:“至善为人的最高境界像水、像大地一样。深厚的德行如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像大地一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容纳百川。君子为人处事时,要心胸开阔,立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能停留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就接近于道(思想和方略)了。心修上善之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沉静,交友要像水那样亲和,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因势利导,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随方且圆,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后续勃发。”是谓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轻轻的一句话,看起来很容易说出,但具体落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许就不容易了。不容易就在于我们常常认为宽容是一种软弱,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对他人的纵容。其实,一个懂分寸的人是不会被纵容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而真正的宽容来自一个人内心的力量。

人们常常用大海一样的胸怀来形容宽宏大度的人,水一样的纯净,水一样的透明,水一样的源远流长,水一样的大智若愚。这样的人必是心性至善至深之人,他能不为闹市浮华所动,独辟自己的一方天地,他能在纷扰乱世中找到自己的归隐,他能在流言蜚语中清静自己的耳根,得出理性的判断。如此之人出仕则心神俱孤,超然物外,淡泊宁静。他们秉承了水的坚韧与灵性,在尘世中珍守一份自己的净土,待人接物永远笑脸谦和,使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偶遇知音则被挖掘惊世才情。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孩子。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吸引我们的最终力量,可能不是一个人的美貌,不是唯美的浪漫,甚至也不是伟大成功,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性格的明亮。这种明亮是一个人最吸引人的个性特征,而这种性格特征的底蕴,在于一个人应怀有的孩童般的宽容。

为什么儿童,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感知世界,不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宽容么?当一个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把他批评得哭了,当时他也许会赌气地说:爸坏,妈不好。但过了一会儿,他又会亲亲热热地叫爸爸妈妈。最令成人感动的是,即使小孩子的爸爸、妈妈是个瞎子,或者是个哑巴,小孩子也不会嫌弃他的父母。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学孩子,能够宽容他人,也能够宽容自己?

想到我们的学生,他们何尝又不是如此?往往在我们眼里最麻烦的学生,却是最宽容我们的着急和暴躁的。当他们渐渐长大后,也是让我们最易感动的孩子。

当然,宽容也不是没有界线的,因为宽容不是妥协,虽然宽容有时需要妥协;宽容不是忍让,虽然宽容有时需要忍让;宽容不是迁就,虽然宽容有时需要迁就。但宽容更多的是爱,宽容是爱的一部分。在这个前提下,甚至开始的错误,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营养,它的意义不是教会我们如何谴责,而是教会我们如何避免。就是无法避免了,我们也应该不要忘了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因为一个犯了错的人,他也许正在他的内心谴责着他自己。

让我们做个老禅师那样的人吧,当面对孩子的错误-——冷静处事,让无声的教育,变得坦荡从容,在每一个学生成长心灵中,只留下我们的水过之痕——思想的光辉与伟岸的人格魅力。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