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读后感

2015年11月20日作文大全

篇一:品三国读后感

三国既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短短几十年中,曾经有过多少英雄战死沙场,历史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纷呈而久久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代—-三国,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三国给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迈。

《品三国》不仅深入老百姓,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各公司的老板,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也纷纷参看。继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后,有一部历史名著将被商家写进公司必读书目。据些例子,在曹操事业刚起步时,他的用人策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这些政策时隔2000年仍未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们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

篇二: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刚刚翻开《品三国》,就被它开场白——大江东去的第一段话吸引住了: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如此神秘的话语,不禁想让我揭开《三国》的面纱。

老师用通俗幽默的词语,认真的历史态度,公正的对每个历史人物的解析。使我明白了真正历史上的三国,也使我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新的了解,虽然曾经我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这本,只是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也没有看全,只能说对三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以及事件,具体到人物和事件的本身就更加的模糊了,但是我很喜欢易老师《品三国》这本书的讲解风格。

当然三国里面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这几位重要的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关羽,张飞,吕布,赵子龙,周瑜,鲁肃,当然这几个人物当中我最欣赏的有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最让我感兴趣的事件是赤壁之战,首先是曹操,在看之前曹操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冷酷奸诈的历史形象,当然也是受了小说的原因,看了之后使我对真正历史上的曹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当然曹操最让我佩服得是他的用人才能,放眼当今社会的大小企业,在用人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关,这就是为什么人力资源是那么的重要,如果一个单位不会用人的话,那么这个单位将会是一个失败走向灭亡的。

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才如何去发掘人才,保证人才能够为我所用,能够死心塌地的为企业着想,曹操的前期为什么会那么快的迅速壮大,就是因为曹操能够发现人才,并尊重人才,能够让这些人发挥他们的才能,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能够采纳好的建议为自己所用,而且赏罚分明,这些成就了曹操身边不缺少有才干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并死心塌地的跟随曹操,一个企业是一样的,靠什么壮大,靠的人,说白了企业是办事的不是办人的,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做到人才为我所用,不能够吸引人才,留不住人才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失败的企业,刘备为了诸葛亮这样小他十岁的人才,能够屈身三顾茅庐,可见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人才是多么的重要,一个真正的人才可以使企业迅速的发展并壮大起来,一个企业如果想做到这几点那么就要在文化上制度上管理上表现出整体的形象,首先一点就是要让员工信服,靠什么让员工信服,不只是单靠的工资,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没有自己真正的一套企业文化,有没有好的管理制度,要做到人为我所用,就首先要管好人,要让员工信服,要让员工真正的看到企业的发展潜力,而不是意味的说意味的唱高调子,这样只能是一时的效果,但带来的后果是十分的严重的,因为直接影响了企业在员工心目的形象,企业靠什么传播,靠什么吸引人才,靠的是实力以及信誉,如果你在员工的心中就把这两样给毁了,还谈什么企业文化,还谈什么发展,一切都是空的,通过读《品三国》一书,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用人之道”!也使我明白曹操为什么能够一步步的走向强大!还有一个人使我很欣赏的,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但我欣赏诸葛亮的外交才能,策划才能,就拿赤壁之战来说,曹操大军就要灭刘备,刘备无处可去,只能联合孙权共同抗曹,但是刘备刚被曹操打败,首先气质上就低人一等,诸葛亮作为刘备最器重的人才,自荐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抗曹,也使诸葛亮初出茅庐为刘备作的第一件大事,可以说是做的相当漂亮,充分的展示了诸葛亮外交才能以及策划能力,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中鲁肃,周瑜,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有曹操本身的失误,但诸葛亮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干脆利落,这是我十分欣赏也是十分值得我去学习的。

通过读易老师的《品三国》一书,不但使我明白了三国这段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如何做人,在现代社会中我应该如何给自己策划,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何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的人,使自己在当今社会中,在自己的事业中,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做一名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我谢谢易老师带我的这些宝贵的财富!

篇三: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历史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纷呈而久久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代---三国,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三国给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迈,每当我们看到赵云单骑救主,诸葛亮火攻赤壁,张飞在长坂坡那声惊天一吼,在我们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与正义感,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成醉于其中......但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己:“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后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

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

从此,三国不再只为史学家和军事家所津津乐道,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品三国》也在某些方面让读者看到了三国正是的一面。许多人认识三国都是通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有它的虚幻和不正是的一面,而真正的三国史要追溯到陈寿《三国志》,而《品三国》最出色的一点是大量引用了三国志的文字,也就是大量引用了史实,而这些文字是我们这些只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需要去了解的,就比如周瑜,《三国演义》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得他在历史中却是一个拥有英俊相貌和大度胸怀的人。许多人都知道空城计,读者们都为诸葛亮的胆识所折服,但谁又能想到,这或许是司马懿故意不攻入城中以维持司马家族地位的一着妙棋.....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

《品三国》不仅深入老百姓,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各公司的老板,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也纷纷参看。继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后,有一部历史名著将被商家写进公司必读书目。据些例子,在曹操事业刚起步时,他的用人策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这些政策时隔2000年仍未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们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

在各界人士关注《品三国》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说这纯粹是学者明星的效应,但我认为《品三国》在演绎着一个文化普及的角色,不求每个人都参透真理,只希望每个人都能读一点真理,从这一点来看,《品三国》做出的贡献还是相当大的。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段话作为《三国演义》结尾再适合不过了,而现在我们又拥有了《品三国》去延续三国的精彩,三国的璀璨,三国的传奇......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篇四:

过去,我对三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

回过头来看三国历史。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它有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也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实际上,“三国时代”是很短暂的,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天下统一于晋,其间只有短短六十年时间。人们讲述“三国历史”通常是从“三国时代”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说起。“三国历史”中的很多主要人物有许多都不属于“三国时代”,例如曹操、关羽、张飞、周瑜,还有鲁肃等,他们都属于东汉末年;而真正属于“三国时代”的就只有诸葛亮、刘备、孙权、曹丕等。而刘备却在“三国时代”初期就去世了。

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这部书,从魏武挥鞭到孙刘联盟,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把三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说到三国,人们都会想到里面的一些主要人物,其中最具代表的有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

说到曹操,大家再熟悉不过,他是三国历史中首当其冲的人物。然而在当今社会,他是三国史上骂名最多的人,有人甚至说他是“奸贼”。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又有多少呢?

在《魏武挥鞭》中,易中天先生专讲曹操,曹操的故事差不多占了整部书的四分之一,可见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份量。大多数的人不喜欢曹操,是因为他们只看到曹操不好的一面,这些都是民间形象。大多数人看来,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也不太好,就好像《三国演义》是专贬曹操的。其实《三国演义》也不完全是贬曹操,里面也有褒扬他的成分。这是文学形象。

而要深入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看他的历史形象。历史上的曹操,他的性格却最让人琢磨不透。他曾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不是“奸贼”,而是“奸雄”。他年轻的时候还是挺效忠大汉王朝的,正当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百姓民不聊生的时候,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对自己手下的功臣也很忠心,这也是他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原因。只不过后来随着政治力量的强大,他的野心也大了起来,甚至想统一天下就有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易中天教授对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

再说诸葛亮。古今中外,赞扬诸葛亮的人不计其数。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形象更是受人们的崇拜,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这说明诸葛亮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都很好。

关于诸葛亮著名的典故也很多,但大多数都来自《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所以也有很多是靠不住的。例如“空城计”,这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典故,这个故事在《三国志》中也提到过,但后来在裴松之作注的时候被驳回。其证据是:诸葛亮屯兵阳平的时候,司马懿官局荆州都督,根本不在平阳战场。所以“空城计”是靠不住的。在《品三国》上部的最后,易中天教授写了一篇附录叫《心平气和说空城》,专门对“空城计”做了探讨,发表了他独特的见解。

而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值得肯定,而军事才能却是值得怀疑的。例如赤壁之战,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最大战役,它改变了三国的历史,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而从文学典故中看来,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诸葛亮的“借东风”,然而杜牧在《赤壁》这首诗中却说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索十二乔”,“借东风”的实际上是周瑜,不是诸葛亮。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孙刘联盟;他对刘备集团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这些都是政治功劳,所以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

所以文学形象往往大多来自民间形象,而深入研究历史,注重的应该是历史形象,将历史“还原”。

历史有三种形象,也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时代意见”;还有一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历史,这叫“个人意见”。在《品三国》中,易中天教授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站在平民立场,运用三维结构讲述三国故事。

通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展望未来,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人性。在三国历史中,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有时人算不如天算,事态往往不向人们预料中的发展。正如《三国演义》中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原本联合抗曹的孙刘联盟,由于争夺荆州而彻底瓦解,反目成仇,最终导致刘备克死永安,就有了“永安托孤”。

刘备克死永安之后,继位的刘禅昏庸无能,蜀汉的政权只能由诸葛亮管理。然而,由于士族阶级的压迫,作为三国当中治理得最好的蜀汉却最先灭亡。再加上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实在让人痛惜。所以有时候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是很孤独的,诸葛亮同样如此。就连崇拜、缅怀他的人,也只是不忘他主张的“兴复汉室”,耿耿于怀他的“出师未捷”,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则少有人提起。。又比如曹操,大多数的人只记住了他的“奸”,但又有多少人记住过他对大汉王朝的“忠”呢?他不也曾发出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吗?他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也反映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吗?

三国故事中的许多人物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比如孙权,十八岁继承父兄的家业,有最初被人们瞧不起,变为深得人心,最后靠自己打拼出一番天下。又如诸葛亮,我们应该学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卓越的政治远见。又如曹操,尽管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太好,但他年轻的时候依法执政,为国尽忠职守。曹操的谦虚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他总是失败之后检讨自己,成功之后奖励功臣。所以他才能战胜袁绍,许多袁绍的谋士后来都投奔曹操,例如荀彧、郭嘉。

其实三国是很短暂的,它实质上是从东汉到晋的一个过渡时期。东汉末年,士族地主阶级一直谋略发展成为帝国的统治阶级,但最终没有实现。天下最终统一于晋,而晋也是地地道道的士族地主政权。

所以三国历史实质上是士族地主阶级谋略成为统治阶级却又被另外一股力量索阻挡的历史。而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阻挡潮流的力量,然而最终被晋统一。魏、蜀、吴三国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他们与士族阶级有矛盾,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然而最终相继灭亡。

易中天先生说:“历史是可以酿酒的。”但历史也有可能酿成醋,而酿成的酒也是有甜的、苦的,甚至还有药酒。关键在于酝酿的过程。通读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更应该从已了解到的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去体会人性的另一面。

《品三国》读完了,也知道了三国是一段怎样的历史。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但过去的却能成为对未来最好的鉴证。历史是漫长的,还有许多历史的真相我们无从探索。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我们已探索、了解到的历史,以史为鉴,通过了解历史,明确人生理念,加强自身修养,从前人的失败命运中总结经验。

篇五:

《品三国》的下册终于看完了,感觉上有点像看《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死就不再看下去了。这本《品三国》下册,也是看了大部分就一直搁在那里,没有看下去。因为从行文特点来看,大多数的章节都差不多,看完了上册之中的精华,剩下的也就不太感兴趣了。

不过,幸亏自己耐下性子把下册都读完了,不然自己会感到后悔了。书中最后几章是围绕孙吴在讲三国主要人物和三国历史的兴衰、成败。把人物的命运放在了人物的背景和历史潮流、阶级斗争的大环境之中来审视,这种历史的研究还是很有东西可以写的。

在我看来,整册书中对三国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分析,最终是为了分析三国归晋的深层次原因。易中天以一种“跳出三国看三国”的眼光来品归晋的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士族统治中国在当时是历史的选择。对三国内部的统治集团和士族的矛盾作了深入分析,的确有他的独特见解,到底“教授”的帽子不是随便哪个人可以戴的。平心静气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还是能学到不少知识的,对三国历史和文学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对其中的人物也有了新的看法。这是一本值得去读的书。

就在快看完书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想到,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教材和政治教材的补充,完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易中天在写这本书之前,肯定是做了很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的,书中大量的引用古今三国的正史、野史以及各类评注、评论文章,这不能不说是易中天做学问、做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从教师的角度去看,易中天可以做到“教学五认真”,起码备课是充分和认真的,这一点我应该向他学习。

民间自古就有“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浒”之说。三国里头充满了政治、权术、计谋,看了多少对人会有负面影响。

《品三国》自然绕不开这些,而且点评得比较到位,书中有好多这样的地方,比如对待名士的处理方法、处理和士族矛盾的策略,曹操、孙权和刘备的用人等等的比较、评价都让人眼前一亮,简单的几句话,却说得很明确到位。那些有权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看了,一定也会有不少启发,对怎样做好官,用好权还是有帮助的。三国,是中国历史中的短小一页,却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被后世不断谈论,从民间故事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再到现今的各种现代媒体冲击。中国人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论故事,这必将带动“三国热”一直“热”下去。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光靠历史课堂来承担中国历史学习的任务,实在是太单调无趣了。我们可以“戏说清史”,也可以“品三国”,在不断地熟悉了解的过程中,中国历史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