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缘

作者: 柳蕾20132016年01月19日优美散文

去年春天妻子从基督教堂工地捡回一段牡丹花茎。我将它栽植于新居庭院的花圃中。妻子说这牡丹颇有来历,它也绝对不是平常之物。据说,教堂老院落里原来有两丛牡丹花。一丛是正宗牡丹;另一种是牡丹的亲戚,土名荷包牡丹或者荷包花。两丛花儿的枝叶长得也差不了多少,所不同的只是花蕾的形状。牡丹花自不必说,而荷包花开的时候仅仅吐出一些柔弱的穗状花序,与牡丹的形状大相径庭。所以妻和我并不把它当牡丹花看待。植物的生命力真是惊人地顽强,教堂翻建时,那花儿埋压在地下不见了天日。于是大家都认为那花儿或许早就枯死了。去年春天,教堂工程初竣,堆放的土石清理出去了,那两丛牡丹也得以重见天日。但此时尊贵的花儿已经是状如枯柴,并且连根挖起重新栽植,也不知道它还能不能成活了?

听一位年长者说,这花儿来历很不平凡。那是上世纪的民国初年,由一位瑞典牧师栽植的。计算起来至今也有近百年了吧?几年前老教堂尚在的时候,有一个30多人的瑞典旅行团,专程从大同来到并不起眼的晋北小县,为的是参观他们祖宗留下来的圣殿。瑞典牧师的孙女哈娜女士是一位花白头发,年届六旬的老妪。她在教堂里睹物怀旧,并且和家人在教堂的牡丹花丛前合影。哈娜女士一行离开后不久,这座老教堂就被拆除了,这老牡丹的命运就可想而知。所以当枯柴一样的老牡丹重见天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它能否成活不抱什么希望了。或许是妻子的善良使然,抑或是女人们爱美的天性。妻子从枯柴一般的老牡丹上掰下一根花茎,它比筷子长不了多少。我栽植的时候也很随意,并不清楚它是高贵的牡丹,或者是低贱的所谓荷包牡丹。这花儿当年就成活了。

到了今年春天,那高不及尺的花苗开始发芽抽苔,紫色的苞芽又分出两个新株。快到“五一节”的时候,主枝顶端开始长出花蕾。这时候在我的心目中,它依然是荷包牡丹。我从来没拿来它当回事。我希望它按照我的想象来生长。它的花蕾由原先的拇指大小,渐渐地膨至酒盅那么大,并且开始长出花瓣状的东西。我对此颇感困惑。

直到有一天,西面邻居中的一位快嘴女人找妻串门,她见状大呼:“快看,这是一棵正真的牡丹!”

直到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可不是怎的?看它的花蕾样儿离我的思路越来越远。在一刹那之间,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喜出望外。在此后的若干天里,那牡丹的花苞越膨越大,渐露真容。并且是一种非常艳丽的胭脂粉色,果真是那株百年老牡丹花儿的后代!

这天早晨起来,我首先发现花圃里有些异样。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牡丹的花蕾开始舒展它的花瓣了。此时的花朵正好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那种美丽真有点无法名状。对于牡丹,我的见识非常有限。名贵的品种诸如姚黄、魏紫、芙蓉三变之类,那也仅仅只是听说过。古今往来,文人墨客们的笔下,关于牡丹花的故事不胜枚举。昆曲《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有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小说《镜花缘》中,描写了女皇武则天怒贬牡丹至洛阳的故事。关于牡丹的典故,我可说知道不少。在日常生活中,牡丹并不是稀奇之物。那些花儿美则美矣,但我却从来未曾拥有过它们。充其量,顶多不过是走马观花之类。比起自己亲手栽植,每天悉心观察呵护,其中的感受就迥然不同。譬如眼前花圃中这株小小的牡丹花儿,我对它观察得细致入微。叶片上纳米级的茸毛,使晨露宛若在荷叶上那样晶莹闪亮;翠绿透紫的叶面和偏青色的叶底形成鲜明的层次感。你看它那依依可人,半遮半掩的样子,可就是迟迟不肯展露出自己的芳容。从清晨一直到上午短短的两三个钟头里,那含苞待放的花儿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姿态,大概它是要做好了准备,希望将自已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到人间罢。

这天早晨,我即使手端饭碗,也从未离开这牡丹花儿一步。通过详细的观察,我发现这牡丹花儿是一种非常通灵性的植物。在和煦阳光的无限关爱之下,这牡丹花儿终于慢慢地展开了花瓣。当太阳稍微偏高时,它俨然就是倚卧于万绿丛中的仙姬佳人,显得温情脉脉,秀色可餐。而到了上午时分,它就象是蓄足了力量似的,那一重重的花瓣依次绽放,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想要目睹花中之王的风采,原来竟是这么不容易。

你看它那粉色的花瓣,根部透着几许紫色和青莲色的霞晕,半透明状的,象思春美人丰满盈盈的香腮。在花苞中间,有一些金色的花蕊探出头来,散发出几许浓淡相宜的香气。当下午太阳西坠时,这怒放的花儿竟然又半掩粉面,花瓣慢慢地闭合,将金黄色的花蕊掩盖起来。正所谓: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悄不解看花意。试问此花明媚,将花比谁?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宋词:一落索,蒋园和李朝奉

却原来,前人的感悟和我此时的心情又是何等相似?此刻在我的理解之中,这盛开的牡丹花儿就如同其它的世间生灵一样,有着自已的追求和执着。这也使我加深了一种内心的感悟,正是这高贵的花儿让我找到了性情中人的那种感觉

在牡丹花儿盛开的短短几天里,我对它真可谓是关怀备至。当午后雷雨来临的时候,我就用塑料袋仔细将它罩好。天朗气清的时候,我又及时将它解放。我自比是冯梦龙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的秋翁,只可惜没有他那种离奇的际遇。电影《秋翁遇仙记》是我在孩提时代所熟悉的:讲秋翁捡回富家丢弃的老牡丹,悉心培植,花朵繁盛。竟然感动了上界的牡丹仙女。众仙女每天晚上齐聚在牡丹丛前载歌载舞。后来恶少强霸牡丹,遂引出一场离奇的喜剧故事来。这部老电影在提示我:我们人类呵护万物生灵,便会得到报答。更何况,这是高贵的牡丹花儿呢?或许我和这株牡丹花真有那么一点缘份,但我却又远不如秋翁那么来的真诚天然。内心深处的意念之中,还有几多的功利、自私和浮躁。

大约世间美好的事物总归是短暂的,那硕大的牡丹花儿很快就凋谢了。这使我感到十分伤感。嗟叹之余,遂有胸臆表达。怦然之间,灵感迸发。填词《念奴娇,牡丹写意》一首,算是对这一段牡丹情缘的感怀:

一萼红云,群芳醉,花魁真妩媚。秋翁怜尔,捡枯枝,悉心南园土地。来年春雨,鹦鹉巧嘴,抽条占先机。何曾国色?天香亦堪娇美。不惧武后天威,贬谪河洛,仙苞绽金蕊。晨迎朝露群芳会,象牙拍板箫笛吹。怒吐芳菲,只须一霎,惊艳曾记取。难禁攀摘,葬花荷锄黛玉。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