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岁月,与书为伴

作者: 何况2016年03月07日抒情散文

“南方读书人多有不求闻达者,交良先生买书之勤,读书兴味之浓,迥然于世。”舌头和笔头都不饶人的着名作家韩石山这样评价《六桂堂读书记》的作者方交良。粗粗浏览一遍收入方交良2010—2012这三年所写读书日记的《六桂堂读书记》一书,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缕惺惺相惜的情愫,深感韩石山所言不虚。

方交良是业余读书人,“白天的时间属于单位,只有下班后的时间属于自己。通常晚上散会儿步,买本书,然后看几个小时”。他的所谓散步,其实就是逛书店。他有个好习惯,几乎每天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所买的书和读书心得,故书中处处留下他晚饭后散步买书的痕迹:“逛至书店,居然还开着,买《上水船甲编》”;“到书店,看到周有光104岁文章的集子《朝闻道集》,买来翻翻”;“书店翻了翻《我也是鲁迅遗物》一书,看到题目,马上想到这个是朱安的传记”;“昨夜购得《孙犁文集》一套8本,价150元。最近频往书店,似乎无书可读,也无书可买”;“晚上到新华书店,看到余秋雨新着《我等不到了》,是余才子的又一本自传体散文,几年前出过一本《借我一生》,才子是才子,但是格局很小”;“晚购书《钱谦益诗选》和《袁枚诗选》。两位都是大才子,袁才子的诗更清新自然”;“散步买百家讲坛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他不仅散步买书,出差在外也是无日不逛书店。他是浙江定海人,有次去杭州办事,原计划第二天返回。但第二天早上准备退房时,他突然想起昨天晚上逛晓风书屋时看到的预告,说在南宋御街另一家分店有一批旧书出售,于是当即推迟回家,直奔书店。他第一次去内蒙古,不好好看风景,没日没夜逛书店。此外,他还不停地从网络上购书,日记中隔几天就有收书记录,“家里的书已经放不下了,但是一见新书还是买”。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时刻在书香中呼吸。

买书是一痴,读书又是一痴。我算是个勤快的读书人,但方交良读书之多,我不能望其项背。这是一位“不读书,毋宁死”的真正读书人,尽管知道“读书人在这个社会越发没有底气,社会尊崇有权有势的人,读书人已经被边缘化”,但还是日日离不开书,日记中几乎每天都有阅读记录。他说:“读书是夙缘,是找寻自己的际遇。”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他甚至狠心拒绝了报社的约稿。“承蒙报纸主编看得起,每月写一篇书评。”他在一则日记中写道,“看书本来是件愉快的事情,要写书评,费心费力,毫无乐趣可言。”于是果断不写,落得个轻松自在读闲书。在写书评的问题上,我倒是有不同看法。通过书评推荐分享好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书种子绵绵不绝,我以为是读书人的责任及本份。所以不管大报小报约此类稿子,我都满口答应。

不过,从拒绝报纸主编约稿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方交良是个真性情的读书人。性情中人必是有癖好的,我猜想,方交良读书之外的癖好是爱美女。日记中有许多很有意思的例子。比如有位女画家“长得十分漂亮有气质”,他便买了她一幅画,但一直没拿走,无非就是找借口多去看几次女画家,“当初买这幅画就是冲着她的人去的”,“看她的画不如看她人更打动人心”。在另一则日记中,他还不无遗憾地写道:“世界上会写文章,也爱写文章的满大街都是,只是很少能让人眼前一亮。世界上的美女也满大街都是,能惊鸿一瞥的不多。既能写漂亮文章,又长得让人过目不忘的,到现在为止还未遇到过。”把这样隐秘的心思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甚是天真可爱

总之,这是一本激励人读书的好书。“买书也好,读书也好,都是一种难得的福。”方交良告诉读者,“等闲岁月,与书为伴,时间流逝,心中常留一段春。”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