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那片蔚蓝的海

作者: 黎燕2016年03月05日抒情散文

从未想到,有一天,我会与江姐——滔滔嘉陵江哺育的传奇人物相关联。

前不久,从未谋面的重庆医科大学海若(海若,作者汪洋的笔名)教授从网络上找到我,要我给他即将出版的文集《那一片汪洋:一个医学教授的社会人生》作序。我得知他也是老三届知青,一路求索,如今成了颇有建的医学教授。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好的素养,业余创作仅三年,洋洋洒洒写出了不少佳作。他的父亲早年加入了重庆地下党,是江姐的老战友。母亲旧体诗造诣颇深,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和事,激起了我解读海若及其文集的兴致,遂有了这篇文章

海若的这本文集内容丰饶,文采斐然。他以诗意的情怀、水洗般的文字,抒写了逆风而飞的心路历程。

在《妈,儿子对不起你》《忆母亲二三事》《世界上我最爱的那个人去了》《我去当农民》《人过中年学英语》等篇什里,诸多感人的画面凸现了信念与意志的力量。

一个干净得体的小男孩,跟随身着旗袍、足蹬高跟鞋、秀丽端庄的母亲,到重庆大剧院观看川剧名角的演出,耳染目睹了大剧院的金碧辉煌及解放初期重庆上流社会的不俗气格。

好景不长。母亲被划为右派后,小男孩便从幸福的云端,跌入了万丈深渊。从此,一张密不透风的黑网将他捆绑。另类的铅色印记,使他饱受挫折磨难,多年挣扎在命运的谷底。

当知青时,他与弟弟整整四年没回过一次家。大夏天,顶着烈日双抢,赤裸着上身下田;寒冬里,开山修渠,加固大坝,如雨的汗水浸湿了棉衣。即使表现突出,他却始终过不了政审这道关,回城终无望,只有日复一日地田间苦干。

为实现梦想,人过中年,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英语,身体超负荷地运转,落下了病根,仍坚持不懈。在英留学期间,他废寝忘食,勤学苦练,终于实现了期许的目标。

一次次与挫折及困境短兵相接,艰难地走过了九曲十八弯,心灵经受了炼狱般的砥砺与淬炼,终于迎来了命运的峰回路转,他也由一名知青成长为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若之可贵,就是他将《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嘉陵江不舍昼夜、奔腾不息的追求,红岩英烈江姐的情怀与节操,父母的言传身教,都化为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动力,无论有多少艰难曲折,他都坚定地向着远方的大海——心中的那片蔚蓝奔去,将生命流淌为一片汪洋。不期而至的是,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心灵的次第升华,也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及素材积淀。

海若从2012年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尝试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令人惊喜的是,他井喷般的创作,色彩纷呈。作品中个人的悲欢离合,折射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具有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境界与气象。

因长期工作在教学、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的第一线,海若对社会现状了解较多。如水的岁月使青丝变为华发,却没有改变他对祖国、家园、年轻一代、弱势群体的关注。一线资深学者的感怀,就多了自省和分量。

他对育人成才有别于流俗的洞见。

在《大学毕业卅周年有感》《孩子的起跑线究竟在哪儿?》《园丁心事》《复旦投毒,地震余波》等篇章里,海若对时下教育领域的急功近利误区与弊端、家长们渴望子女成才几近盲目等人们关注的热点,层层点拨,鞭辟入里。这些作品蕴含了他的信念和才情,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教育领域出现的强地震使他痛感——人们信仰的缺失是导致教育领域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为此,他激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先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如何做人的熏陶与引领;激励教师,认真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无怨无悔地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师道。

他对医疗痼疾有至深的己见。

作为中方专家,他陪同澳大利亚医学专家去贵州贫困山区考察,一个乡村医生给他们讲了落后愚昧所引发的野蛮接生惨案,产妇同腹中婴儿一起毙命于残忍的施暴之中。海若深感改变贫困地区的愚昧观念及落后的医疗现状,任重而道远!

面对我国医院暴力伤医事件,在《我也当了英雄》《我劝医生儿子去改行》《男人也想看的书》等作品里,海若用切身经历与具体事例,指出有良知和医德的医生占大多数,对医务领域中金钱至上的隐疾予以鞭挞;并对严重医患纠纷中,医生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予以深切关注及呼吁,彰显了正义与良知。

逐年递增的雾霾污染,让他对环境保护有见微知着的明察。

在《雾都说霾》《田园将芜胡不归》《马上有蓝天》《要公园,还是要酒店?》等文章里,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他心急如焚,扼腕呼吁,感觉自己就是那个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举着一杆锈蚀的破矛,与风车大战的堂吉诃德。在文字里,他深度表达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构建绿色家园的环保理念。

“仁者爱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作家——创作主体的精神涵养。大爱和慈悲的情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使海若敏锐地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繁盛与衰微、欢乐与痛苦。他勇于担当,传递正能量,令人动容。

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 海若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与之血脉相连。无论状物、抒情,还是议论、杂谈、随感,都思接千载,与物神游,诗情澎湃,深邃凝重,打着明显的个性化印记。

意境高标,文风朗健,以论述见长:

他通透的解惑论理,回旋着我国先秦诸子散文博学雄辩、纵横辟阖、力透纸背的渺渺余音。

在《孩子的起跑线究竟在哪儿?》《生命的意义——再谈“起跑线”》《往前一步是幸福?》等篇章里,他采用灵动的诗性文字、具象的典型事例、育人成才的亲身经历、层层递进的翔实论据,一步步破解人们心中的疑惑,颇像中国的书法大家——旁枝飘逸出的笔墨被隐匿的意象与气场掌控着,尽得遒劲与高迈。

现实中,他恪守教书育人的职责,全力帮助贫困学生成才。其中一名贫困生后来成了解放军军医大的团级副教授,把父母接到身边,实现了农村女孩当年“有一份自己胜任的好工作,为父母尽孝道”的梦想。

内容丰富,一波三折,以细节见长:

海若用文字惟妙惟肖地抒写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境和细节,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快感。

在《大学毕业卅周年有感》中,他生动地刻画了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自己意外地考上了名校四川医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特定情境中,细节描摹更为精彩:

“我抓着录取通知书一路狂奔,跑到我家附近的小镇上,冲着大街上每一个人傻笑,渴望着发现一个熟人,向他大声宣布这个消息,让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听得见。接下来三天三夜一直亢奋得不能合眼,妈妈担心我会像范进中举一样,在第四天就疯了,赶紧去医院给我开了安眠药,让我服用,才恢复正常。”

韵致灵逸,激情飞扬,以诗性见长:

诗意的文章标题恰似春暖花开,抑或寒梅浴。诸如:《不思量,自难忘》《天上千年艳,人间菜花黄》《心随杨花飞,情似柳丝长》《绝无脂粉态,独有向阳心》……若将这些题目排列开来,堪为错落有致的诗篇。

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融入了自己的心性和成长中,他激情地写道:“我在当知青时,第一次读到李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忽然觉得,千年前的李贺,好像写的就是海若我……从此,我就用 ‘少年心事当拿云’给自己打气,迎难而上,自强不息。”

在《爱是你我》中,他抒写了自己与二胡的情缘:“Z同学拉出来的琴声与我之前听过的完全不同。琴声清越,音色圆润甜美。就像一个小姑娘站在春天的田野上,愉快地歌唱。曲调是那样简单,却十分亲切动人……”

苏联散文大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里,没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酷爱音乐又颇有审美修养的海若,秉承了童真与诗人兼而有之的气质,不仅抒写出诗性作品,也成就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文字温暖,淳朴灵动,以真情见长:

海若以诚实与纯真抒写了亲人间的亲情,师生间、同学间、朋友间的友情。诸如:《抗日军人的儿女们》《我的非洲同学》《我读子蕴》《不忍离去》等作品,情真意切,温暖人心,格外地打动读者,令人不忍释卷。

在《苦儿寻师记》里,海若与S老师的师生情,感人至深。别后经年,他终于找到宛若母亲的S老师,“话筒里一声轻柔的‘喂’传来,我的泪水哗地一声流下来。拿电话的手剧烈地颤抖,差点把电话摔在地上。一听见她的声音,一股暖流顷刻遍布全身,心里一下子变得那样踏实,那样安宁。”

海若带有温度的文字,自然天成的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陶冶。从中,读者们可看出,学者海若文学功底之厚重及艺术造诣之高深。

若谈到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毋庸置疑,对于牵涉个人情感方面的抒写,海若还没有完全放开,故而,在某种程度上,这一缺陷削弱了人性的丰满及震撼力,有待于在今后的创作中得到改观。

最后,真诚期望海若教授不断创作出更多的美文来,给读者以始料未及的惊喜。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