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记忆里的蓑衣

作者: 湖南剑君2016年03月14日情感日记

那件挂在我记忆里的蓑衣是咖啡色的,它是由一种叫棕的植物组织编织而成。

蓑衣之所以不易腐烂,除了棕的材质好外,还有就是人在制作蓑衣的时候比较精细,所以,蓑衣就像一件厚厚的“衣服”,在下雨的天气里,与一顶斗笠一起和村民们“相依为命”,以遮挡劳作时意外遭遇到的风雨。

唐代诗人张志和在一首名叫《渔歌子》的诗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短短几行,不仅让当代人领略到了一个渔父的捕鱼情态,还领略到渔父当时戴着箬笠,穿着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

真正跟蓑衣有着“亲密接触”,是76年我下放农村当“知青”那段难以忘却的岁月。那些年,“雨水”节气一过,我天天早晚就能看到村民们穿着蓑衣在风雨里行走。他们或是在地里整理土地,或是挥舞着一杆细长的鞭子,在广阔的农田中与一头老牛“对话”。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蓑衣、斗笠是村民们下雨天最流行的装束。

蓑衣原本就是一种普通的雨具,没有什么诗情画意,只因给村民们心里遮出了一片温暖的晴天,便有了一片朦胧,有了诗的意境。

现在再回想起蓑衣来,当年那些穿蓑衣、戴斗笠的熟悉面孔以及他们的劳作情形就会在我的眼前立马“活灵活现”。那时插秧,讲究时令,由于赶时间,一些村民不得不冒着寒冷的春雨去劳作。这时若穿一件蓑衣在身,既可阻挡冷雨,又可为身躯增加暖意。寒来暑往,蓑衣就渐渐地褪去了青草的气息,就散发出汗水的味道,就像风雨一样,把每个人的记忆弄得沉甸甸的。

村民一旦劳作完,回到家里后,做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把柔韧的蓑衣从身上脱下来,先抖去上面的雨水,再整齐地挂在大门口通风处进行风干。不一会儿,雨水形成的水珠,就会顺着蓑衣的“皱纹”,一滴接一滴地往地上掉。积在地面上的水流,就会像一条条蚯蚓似的,缓慢地朝四处“爬”去……

蓑衣尽管退出历史舞台多少年了,现在和一串串大蒜、一串串红辣椒、一把把干菜,抑或是一把镰刀闲置在城市一些饭店的墙壁上,成了食客们眼中罕见的“文物古迹”,但它始终是古老村落里曾经的符号,仍然在默默地讲述过去,让我们与那段凋落的岁月再次邂逅。

蓑衣,是一段珍贵的记忆,是一道美丽风景,更是村民们写在农田及乡村小路上的诗歌。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