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痕

作者: 孔伟健2016年06月30日散文随笔

今年“五一”期间,我对儿子说:“梁山抗日纪念馆开放了,你还没去过,我带你去看看吧”,我们一块骑车去了。

谷雨已逝,立夏将至。时序至此,花事阑珊。

穿过尘嚣,纪念馆,安然坐落于独山脚下,与民居毗邻。纪念馆,是百姓的,是大家的。

梁山战斗纪念馆,迟浩田将军的几个遒劲大字给这里戴上了明显的标识。

浮雕,一组115师东进的浮雕,立于展馆之前,一个个化成石雕的英雄生命穿越时空与今人对视。

当独山战斗的硝烟散尽,纪念馆,是对这次惨烈战斗的最好回顾与纪念。纪念馆,等待开放,已经很久。

时间尚早,纪念馆里空无一人。我向看门的老人说明来意,老头笑呵呵地给我们开了大门。

馆址位于战斗发生地——独山村,东临梁山风景名胜区,由半包围的圆形广场、主题圆形碉楼和扇形主题馆组成,主题圆形碉楼共三层。碉楼采用强调竖直方向的构件围绕圆形塔楼的方式构成,竖向构件的形态象征着战士们用来保家卫国的武器——长枪,一支支亮闪闪的长枪直刺苍穹,是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化身,是一段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老人开门、开灯,主题展馆内,我们是当天的第一批游人。

没有讲解员,没有音乐,只有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黑白照片,陈光、罗荣桓、杨勇等一位位开国元勋。大刀、步枪、手榴弹、机枪、钢炮,从烈士体内取出的子弹,烈士生前写给家人的字迹漫漶的绝笔书信,在展馆里庄严地陈列着,默默诉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斗。

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东西溜走了。很多东西留了下来,印痕般的留了下来。时间愈久,愈发清晰。

我看着一幅幅照片,读着一段段文字,眼前映现一个个英魂,耳畔响起一阵阵厮杀。我在想,梁山这地方,从来就是气象万千之地,从来就不乏豪气与苍茫。独山,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丘,当年就发生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战斗,堂堂日本皇叔殒命于此。

历史,是某种昭示,也是某种提醒。

独山,山色如血,依旧沉默不语。

“梁山歼灭战”,亦称独山战斗,是抗日战争初期,以同等兵力、劣势装备成建制歼灭日本侵略军的一次模范战例。1939年8月1日,驻山东日伪军以步兵、炮兵各一部共400余人,由日本天皇裕仁的叔父长田敏江率领进犯梁山,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指挥师直特务营、骑兵连和杨勇率领的独立旅第一团三营全歼该敌。2日上午,日伪军到达梁山南麓之前集村附近。一一五师特务营一部对该敌实行袭击,歼其一部后,迅即撤离,诱敌深入。日伪军遂沿梁山南麓向西北探索,至马振扬村,又遭我痛击,被歼40余人。下午,日伪军被迫退守梁山西南麓之独山村及独山高地。入夜,我军向敌军发起攻击,以一部兵力迅速占领独山高地,主力攻占了独山村。日伪军退守独山山坡南面的10余座石灰窑及几个客栈内,企图据守顽抗,伺机夺路突围,我军旋即对石灰窑和客栈之敌发起围攻,并展开白刃格斗,激战至3日晨,全歼该敌,当场击毙日本皇叔长田敏江。

此次战斗,共缴获野炮2门,九十二步炮1门,执弹筒四个,轻重机枪15挺,步枪150余支,战马50余匹其他战利品一宗,是我八路军对日作战中继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之后取得的第三次大胜仗。

当历史归结于文字,一切似乎都走远了。展馆里的一切,该记得那场面对面的白刃格斗,该记得革命前辈刀落之处敌人应声倒下的瞬间,该记得那声嘶力竭的近乎神谕的奋力嘶喊。

我盯着那颗从烈士体内取出的子弹,还有那封绝笔书信,我被一种豪气干云的气势感动了。那子弹在柔柔的灯光照射下,闪着寒光。那封信,历尽多少人间离合才得以在玻璃展柜内与我相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仅仅是一颗子弹吗?仅仅是一封家书么?这子弹通体之上、这书信字里行间分明处处充溢着梁山热血儿女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坚守的深明大义和视死如归。如果,灵魂真的可以不灭,那么,这里,就是安放英魂的最好的地方。

参观抗战纪念馆,总让我想起兵营,想起军号,想起鲜血,想起牺牲。很多烈士,永不知名,却总是存在。他们,同样笼罩着英雄的无尚光环。

一瞬间,我被某种伤感的情绪笼罩起来,我开始发呆,我不言不语,我开始觉得自己变陌生了。我要跟这些先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来维护我内心的伤感。

我知道,很多人,来这里观望一阵子,然后离开。我相信,总会有些东西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撞击。

岁月倥偬,生命中曾经拥有的所有灿烂,终将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值得庆幸的是,为了那些忘却的纪念,很多人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赶往纪念馆的路上。

当我从梁山抗战纪念馆出来之时,初夏的阳光洒遍我全身,笼罩着英雄独山,笼罩着这座纪念馆。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在梁山大地上找到了一处红色印痕,这印痕如此鲜明、深刻地印在这方英雄土地上,时时提醒着水浒文化与红色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县委书记田卫东同志在《谈谈水浒文化》一文中指出:可能是因为《水浒传》的名气冲淡了“红色文化”色彩,梁山一如过去沉寂而不张扬。久有轶闻动天地,不为奇功显峥嵘。但谁又能否认这800多年前的好汉聚义地,也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根据地呢?

诚哉斯言!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