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女孩不再“过剩”

作者: 水中望月2011年03月02日来源: 倚栏轩日志网心情随笔

城市“剩女”现象,俨然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但过细一想,这事似乎没有达到“富士康跳楼危机”那样严峻的程度,相反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甜蜜烦恼

我们周边的“剩女”,大多是一些才貌双全的女孩。她们有才学、有梦想,非常珍惜自己未来。尽管有较长时间独自漂泊,但她们也享受了更多的无拘青春、减少了勉强婚姻痛苦几率,甚至延缓了人口的增长。城市里总是鲜花怒放的春天,总归不是坏事情。

有一种规律,越是贫穷的地方,女性的早婚现象就越严重。在困难家庭摇摇欲坠的破船上,女性往往成为可以合理卸下的包袱;女儿的婚嫁,甚至还成为谋取额外经济利益的商品。早婚,使大多数的女孩,过早地结束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

如今在城市却不是这样。从表面上来看,经济上的独立和富裕,是当今女性晚婚的直接原因。越是大城市,大龄女就越集中。女性摆脱了依附地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便有了“民族自决权”。她们可以不受家庭的影响,对父母的“逼婚”一笑了之;可以为爱而结婚,也可以为财和才而嫁人;可以称自己就是豪门,也可以声称自己七十再婚嫁。社会不会认为不正常。选择婚姻的权力,大概是大陆民主化最彻底的一个领域。

为爱而婚姻,是人类永远的希冀。但爱的保温或持久,却也是永远的难题。如今的社会已开放许多,对女性的性爱都很宽容,却对再婚的女性多少有些歧视。对男人来说,离异的女人似乎是别人刚用过的饭碗,总觉得有些别扭;对女人来讲,结婚又离婚,经济上的纷扰是小,心理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现在很多的女孩子都在房子与爱情之间徘徊。可以为了房子而放弃爱情。许多的女孩子要求买婚房,有点经济基础的男孩子就会买上一套房子,去晒宝房看3D户型,选楼盘。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条件。从而,剩女也就多起来了。

既然普通的投资都要考虑风险,更多的女人不愿与不可知未来的男孩,赌上只有一次的青春和终身幸福,当然也可以理解。

从深层次来说,教育制度应是造成“剩女”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现行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为男孩制定的。当22岁读完本科时,男孩基本上还是个懵懂少年,尚有大把时间雕刻未来,而女孩到这个年龄,就已经是谈婚论嫁事不宜迟了。

如果女孩希望有所作为,大学毕业后用两至三年的时间熟悉工作,那就必然导致自己成为剩女。如今剩女之多,证实女性“自立”、“有为”已成为一个新的主旋律,这是妇联的那些大嫂猛女们所乐意看到的。

可惜,妇联体系似乎从来没想过如何真正地帮助他们所肯定的女性。据我所知,至少在教育制度上,她们没有考虑如何为女性“维权”。例如他们不太赞成单独的女校,但其实针对女性设立专业并适当缩短教育年限,并非歧视妇女;再例如,让女孩在五岁就开始读小学,与七岁的男孩一起就学,也不会造成男女孩之间的差距。

比男孩生理年龄成熟更早的女孩,能在18至20岁实现就业,对女孩的婚姻是有利的。

在制度层面的另一角度考虑,如何让一部分男孩尽早成为“剩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恐怕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激烈的职场、市场竞争,需要时间来积累的经验与人脉,使得“自古英雄出少年”早已成为遥远的梦想。

按照当今“剩女”的规模,我们的社会需要提供至少二千万“白马王子”的动态规模。可是,能买“白马”、 造就“王子”般的气质,在如今的社会,男人起码要到35岁以后了。

于是,女孩的较早成熟和男孩的过晚成功,同时代的女孩就永远只能嫁给上年代的男人。女人比男人更长寿,未来成堆的孤独老太婆,怎么说也是悲哀

当然,也有这种可能。改造我国的科技创业环境,在教育制度建设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中国复制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大学创业的奇迹,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科技企业,不是没有可能。如何让一穷二白的中国男孩们,在大学时代或者刚刚走出校门,就能在最具创新力的高科技行业一展身手,其积极意义恐怕不止在婚姻家庭方面。

或许,当前更重要的是,对男人成功的标准,社会应重新界定与引导。至少不能让新一代的女孩,再走入非时代骄子不嫁的“误区”,无论他们是解放军、知识分子还是商人。

一个社会,学会平和、学会谈定,看来要比学会宽容,来得晚些。因为平和与淡定,需要中国更高的经济成就,需要社会更多的人实现富裕。

在一个全民富裕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青年,能够为爱而嫁、为爱而等待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