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水

2011年11月11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随笔

江南多水,有名有姓的江河自不必多说。小山村里盛水的沟沟汊汊,堰塘水库,也不计其数。水库多记载了某个时代人们的丰功伟绩,都有一些积极向上的好名字。至于那些堰塘,不一定能有这样的待遇了。数量实在太多,人们也懒得动脑筋给它们起名字。

老家的旧名,干脆就叫刘家堰。祖祖辈辈叫了不知多少年,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嫌它太土气,才给换了一个稍微文气一点的名字。可是人们还是习惯叫刘家堰,新名字只出现在每家的户口簿上。这个名字的由来非常简单,村子里绝大部分人姓刘,四五十户人家,围着两个堰塘而居。这两个堰塘也没有名字,只是依照地理位置的区别,在需要往政府送的文件上用“上堰”和“下堰”来把它们区分开。

我家住在上堰边。它是两个堰塘中较小的一个。走出大门往前,不到五十步,就可以到达。整个堰塘像个不太规则的马蹄形,又像一只拉得太满的弓。一个大大的圆弧,这个圆弧边上是人们的房子和稻田。土地珍贵,田埂兼做堰堤,还得做人们通行的路,当然也比较窄。有一些木很顽强地从靠水的那一侧长出来,有的树根都裸露在空气中,或者泡在水里,有的还斜着身子。树是钓鱼者的天然遮阳伞。有油茶树,樟树,还有一种叶子呈椭圆形的,我们这里叫它檀树。我没见过真正的檀树,也不知道这个俗称的树名是否正确。小时候的夏天,把它的叶子卷起来,放进嘴里一吹,高低长短,仿佛清早第一声鸟啼,脆生生。这是我见过的最天然最原始的口哨。

主堰堤是一条直线,把这个圆弧的两端连起来。主堤要宽得多,农家买的三轮车,摩托车,都可以轻松通过。堤上很敞亮,没有高大的树木遮挡。堤坝两边也不会闲着,春天里,勤劳的主妇会种几棵南瓜和冬瓜。到了夏天,瓜蔓爬得到处都是。走路的人觉得挡道了,会顺手捡起来狠狠地扔到路边,过几天又会爬过来。有些脾气火爆的人会用手里的铁锹斩断瓜藤尖儿,惹得好强的主妇们骂骂咧咧好几天。主堤地势较高,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村子的全貌,父亲可以根据屋顶来判断那是谁家。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