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仇恨

2012年02月22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随笔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将孩子培育成材。但现在,许多花朵正生活寂寞孤独和恐惧之中,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充满了仇恨。

2011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接待了一位穿着校服的十四岁初中生,他要求法院判决确认自己是成年人,拥有就业的权利。他在给法院的信中写道:“父亲好比是家中的反对方,经常干出损害家庭利益的事,在外人面前恶意和奶奶一起诽谤我和我一家人……我当时一时轻信了他们的谎言,在两三年时间里与母亲关系很紧张”。小小的年纪就充满了对父亲的仇恨,渴望独立,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母亲,让我震惊。他是瞒着父母写这封信的,要求我保密,直到开庭时才能让他的父母知道。

当然,这个案子是开不了庭的,也立不了案。我看着孩子笔迹工整的信,不知该如何解释。我只能告诉他,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岁才可以参加工作,依他的年纪,目前既不能就业,也不能在没有法定代理人许可的情况下提起诉讼。他也明白法律有这些规定,说这种规定不合理,还同我探讨起各国有关成年人的不同年龄规定。与他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后,在我的劝说下,他回了家。

此后,我一直很纠结和矛盾,心里放不下这孩子,想去找他的父母,告知此事,劝其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怕引起轩然大波,不但让孩子遭罪,也违背了我为孩子保密的承诺。看过信,知道孩子进过精神病医院治疗,可一个聪明懂事、对法律有浓厚兴趣的孩子,怎么会产生心理疾病呢?一个刚满十四岁、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孩子,为什么会仇恨父亲和奶奶呢?以至于认为父亲会加害他,还认为父亲将他送进精神病院治疗也是一种加害行为。不难猜想,这孩子成长于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父亲、奶奶与母亲有矛盾,彼此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造成了孩子的困惑和压力。先是相信父亲和奶奶的偏面之词,与母亲产生隔阂,后又相信了母亲的一面之词,认为父亲说谎蒙骗自己,对父亲和奶奶产生了仇恨。这是不应该的,这样做,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阴影,产生了仇恨,日积月累,酿成了心理疾病,妨碍了他的学业和成长。

还有一对母子是我们法院的常客,母亲是位年过四十的中年妇女,父亲是位有妇之夫,很有钱的富商。其父与妻子离婚时拒不承认有婚外情和私生子,离婚后也没有与孩子的母亲结婚,却与一个外地姑娘做了夫妻。中年妇女为孩子与他打了多场官司,先是要求确认孩子是富商所生,因富商不承认,打了二场打赢后,再接再厉接着打第三场,要求富商付抚养费,第三场打赢后不到半年,又接着打第四场,要求变更抚养关系,由富商抚养孩子。以前的恩爱和重组家庭的渴望全部化成了愤怒和怨恨,惜日的情人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敌,孩子成了报复的工具。她常在儿子面前说,你长大后要杀死你父亲,我们怎么劝说也听不进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我们很为他担心,怕他日后真的拿起复仇的利剑。

男女相悦、相爱时,新生命的诞生,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和憧憬。孩子的每一个笑声和哭声,牵动着全家人的神经。他或她是父母的太阳,照亮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他或她是父母情绪的遥控器,开启着他们快乐痛苦的按纽;他或她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他们生活的源泉和动力。一旦父母情感破裂,天崩地塌,矛盾泛滥,风雨飘摇之中,孩子成为感情的救生圈,双方都想抓住,用来拯救自己。许多父母,为了博取孩子在感情上的同情和支持,彼此在孩子面前说尽对方的坏话,诸如你爸不要你了,他会与阿姨生下小弟弟等等,制造矛盾,挑拨孩子对另一方的感情。此时,情场成为战场,孩子被当成攻击对方的利器,夹在中间,承受着被争夺的痛苦和谎言的欺骗,由于年幼,判断能力低下,要么不知道相信谁,产生困惑和焦虑,要么偏信一方,感觉遭到另一方背叛和抛弃,因而产生愤怒和仇恨,而这种仇恨会积累和漫延,从仇恨家人发展到仇恨同学老师和社会。当爱成为仇恨,而仇恨从父母的心上转嫁到孩子心上,受伤害再深的还是孩子。其在与另一方相处时,往往不听从另一方的正常教育和训导,从而影响学业,甚至走上歧途。

同一块土地上的同一种苗木,交由不同的人养护,结果大不相同,有的没过几天就枯死,有的在十几年后,长成了参天大,这取决于养护人有没有能力和尽力。在男女关系中,孩子可能是爱情的结晶,也可能是偷情或不洁性关系的结果。不管这种关系是高洁还是污秽,是发生在高档宾馆还是潮湿的麦田里,是出于冲动还是灵魂与肉体的交融,是如诗如画般浪漫,还是如三聚氰胺般有毒,一旦选择生下,他或她都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我们有义务予以精心抚养和培育,直至他健康成长。

母亲可以选择生下孩子或引产,孩子却不能选择父母。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我们能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当父母的感情经受考验或产生裂痕时,双方应理性对待,一切从有利于孩子成长出发,共同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切不可相互打击,挑拨离间,让孩子产生仇恨和报复的心理,毁了他的前程。天下的母亲们,请让孩子远离仇恨!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