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高考文章

2022/12/05散文诗歌

高考文章(精选29篇)

感伤今夏

今夜停了两次电,让一向爱早睡的我,被热得睡意全无。我突然感伤了,不是为现在,而是为这夏。好一个多事之夏,这也会成为我一辈子忘不了的殇,也会随着岁月的冲唰而越来越痛。

六月对我来说,是黑色的,刚刚高考过后,我便只身去了广州,在那里我感受到的是冷漠。永远忘不了,那些天我在那里的每条道路上游荡,人生第一次感受一个人的生活,那是平淡的又充满恐惧的。那也让一直都认为自己很坚强的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自信,我知道其实在这以前,我的自信就在被无奈的现实一点点的磨灭。无可奈何,虽然我一直都在不让自己哭泣,我要勇敢,可最后我依旧还是恐惧了,恐惧的原因却是实在的—我没有钱了。

因为一些原因,我不得不从广州回来,到合肥临时待了一周,也让我因恐惧造成的创伤,好了许多。在那里每天跟着表哥学习,也学会了一些东西。“

六月,注定是忙碌的。高考完还要填报志愿,还要投档案,一些锁碎的事情就好多,也让我不能放开手脚去做。

今夏确实发生了很多,高考的再次失利,虽然我说我不在意,事实上我很在意,所以我很难过,我为自己的任性再次付出了代价,没办法我的性格再次主导了这样的结局。

此刻依旧不曾有睡意,感伤却越浓烈了,今夏的种种,不由得让我陷入这消极的情绪之中。

儿子,妈妈对你说

文/洪玲

高考前夕,凌晨2点,遥对正在某重点中学校园里作最后冲刺的儿子,一位母亲心潮澎湃,倾诉着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抒发出动人心弦的舐犊之情——

亲爱的儿子:

你刚刚进入成人的行列,就将迎来人生的一次挑战——高考,妈妈有好多话想对你说。

18年,对于妈妈来说是漫长的岁月,而对你来说,则正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朝阳!

妈妈还记得,你从小就喜欢求知,每天有问不完的问题,天上、地下、动物、植物,什么都想知道。你1岁多时就能认完模盘上的字。有一次,我们听你读道:“美丽的海边,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星期天,毕克叔叔驾着新式汽车去打猎。”我和你爸爸一惊:儿子还不到2岁,竟能流畅地朗诵了!走过去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你把小小连环画拿倒了,凭记忆在背书哩!

以后在上幼儿园的路上,妈妈有意识地教你背诵“唐诗”、“宋词”,于是就能经常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时的你,真正就像一片海绵,不停地汲取知识,恨不得把无穷无尽的知识一古脑儿全装在肚里。那时候,家里清贫,但你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快乐,真正体验到了为人父母的愉悦。

儿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你所得到的各种奖状和纪念品,至今还一一收藏在一个盒子里,那可是你的百宝箱啊。每当妈妈的手触摸到这些物品时,就能甜甜地回忆起那过去的故事!

回想这18年来,我们对你的启蒙教育还算是比较满意的。主要是从小就培养高尚的做人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你对知识的兴趣,磨炼你的毅力,使你牢记:世间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战胜一切困难,自强不息。

儿子,正是你有了这些本钱,才能至今坚持在隆冬时节洗冷水浴,才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安心学习,才能在中考之际,谢绝保送到县属一重点中学,凭自己的实力,考进了自己理想中的市属重点中学。当初,你们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等都不理解,甚至埋怨。最终,当你从校长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校长说这孩子有志气时,妈妈眼眶一热,在心里说:儿子,你真棒!

三年的高中学习即将完毕,看到你所用过的教科书、参考书,以及各种数也数不清的试卷,妈妈感慨万分:多么艰辛的高中之路啊!我相信你在这所学校,不仅学到了应掌握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世界观、对事物的哲学认识、人格魅力的培养等多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当年人民解放军在完成三大战役后迅速发展壮大,气势锐不可挡,百万雄师过大江,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儿子,你也在完成小学、初中、高中“三大战役”,现在你已经选好高考志愿,准备上考场了,这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战役,一定要打好,一定能打好!

儿子,还有一天就要高考了,许多人都有些惧怕,大有难过“黑色六月”的感叹。可是妈妈觉得,高考是神圣的、庄严的,把你的手抚摸在你跳动的胸膛上,更觉高考是平静的。儿子,记住,以一颗平常心去完成一次作业。当然,不要粗心大意!去吧,我亲爱的儿子,勇敢地去亲历高考。用你年轻的心,去享受公平竞争的权利,去体会成功的快乐,或者大意失荆州的痛悔。若干年后再回首,你会坦坦荡荡地说:高中,我奋斗过;高考,我亲历过!

我亲爱的儿子,你已经长大,也许,已不用妈妈再唠唠叨叨地嘱咐你了,从小你就喜欢鹰,现在你就朝着心中的目标勇敢地高飞吧!

又是一年

一年一年,又是一年,我们又会在哪里?

——题记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每一年,其实度过的如此之快,转眼就是三年。三年之前,我和朋友一起参加的那场高考,现在回想,曾经的感觉已经轻得不能再轻薄了。

早晨下了一些雨,天色青灰的像是一卷轻纱,我来开窗帘,路口有几个撑伞早行的人,踏碎了轻雾里最初的一丝宁静。耳机里,雪花般的轻微噪音,男主持说着早晨出行的交通情况,这一天的头条新闻,全在了高考之上。随着时间推移,阳光渗出了乌云,空气里有了雨水的气息。整个城市开始沸腾,许许多多的人,比我更早的穿梭在城市各处,今天必然有许多人,为了某种目的,去完成一件事情。现在悠闲的我,似乎没有当年的紧张与不安。在高考之前的几天,我和朋友坐在宽敞的大教室里,复习资料,更多的时候聊天……幻想未来的我们,高考以后,会有怎么样的日子。各种喜怒哀乐之后,我在考场里写完第一章试卷,竟然是十分平淡的,抬头看钟,竟还剩许多时间。我反倒是在想,是不是我飞快的完成了我前途的方向,这样,轻易地踏上一条不知明却又被确定下的路呢?

奋斗了几乎三年的时光,高考的日子,在一场连绵的雨中进行。当我写完所有的试卷,反而是窃笑的模样,没有想象中的解脱和快乐,有些疲惫是微妙得,不可诉说。父母也不逼我认真读书,反而安慰我,无论考的如何,都无需担心。

高考,最煎熬的,就是最开始和中间的时期,之后的日子,我自己很淡然,却很有追求的想在大学里一展手脚。之后的夏季,天空突然变得明媚许多,母亲放在阳台边的蔬菜翠绿欲,报纸在风的玩弄里发出轻微的笑声,我光着脚,踩在地板上,日子又变回往日冗长而缓慢的模样。我的手机里,想起朋友相邀游玩的各种消息,繁盛的日子里,我不用匆匆地赶往学校,不必在午夜看着令人烦躁的课本,可以汗流浃背地打着球,可以毫无目的做着无聊的事情,又不必担心被责骂。路边的蔷薇花开得正艳,夏风吹暖了空荡的教室,吹走了紧张的气氛,那些挤压如山的试卷,已然成为出售的废品,让我们换取了零食和漫画。

还有,我一直在等待的人,我能够轻轻松松地告诉他,内心的想法。我们一同度过的时光,在紧凑而寂静的日子里,慢慢地形成妙不可言的默契。总是在相遇,认识,熟悉,再次奋力。任何事情,加上一个三年,多数只能成为简单的回忆。原来,我是那么热爱,自己后排的座位,我是那么怀念上课偷懒睡觉,也很感激老师在许多我不懂的问题上,没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

又是一年,又有许多事,更加地远离我而去,只是许多的,都和高考这样,百般紧张,最终只是云淡风轻。今天,我又有需要自己不停执着的事情,我就想,能够留在身边,以后的每一年,我不愿意这般的怀念。

又是一年高考时

文/海如钟山情缘

再有十数天就要高考了!

作为高三教师,我没有丝毫地懈怠,为孩子们的成功再尽最后的努力!

今年由于女要参加高考,我的心头多了一层压力,好在女儿像我当年一样,心态很好,整天乐呵呵的。不过,我看到她自本学期市一诊后真正地有了压力和动力,勤勉程度不亚于当年的我。

因此,作为多年在高三任教的我,没有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但我给她定了一定的目标,让她努力。同时,在学习的方法上、备考的战略上适当地给予了指导,还适当地请我校专业老师(数学、政治、历史和地理)给予点拨。妻子尽量变换法子给孩子补充营养,坚持每天做早餐,也抽空调解孩子的心情。总而言之,我们全家都在努力,都在为孩子的高考尽一分力,但愿她能发挥正常,理想如愿。

高考在即,我诚心地祝愿每一位同学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难忘的高考岁月

文/郭汉斌

从洛阳师专毕业将近35年了。每天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去回忆过去的生活。有段时间讲述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生活状态的电视剧《雪花那个飘》热播,那些似曾相识的喜怒哀乐让人激动不已,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参加高考的往事。

从1977年9月开始,就不断传来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大家都将信将疑。10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整个社会沸腾了!但初中毕业后没有机会再读高中的我并不打算准备复习考试,因为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自己不行。

高考时间一天天临近,一次工作中,我的右手大拇指被电锯刮伤在家休息。百无聊赖,我去看望在郑州骨科医院进修的初中同学郭志豪,顺便询问能否有进修的机会。到郑州后,才发现他正要收拾行囊回去报名参加高考。他劝我:“以高中同等学力也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你在初中学习成绩不错,为何不试试呢?”

当时离高考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了。回村后我到大队部报了名,选择了文科。当时物资紧缺,记得报名表用的都是麻纸,质量很差。由于害怕被讥讽,参加高考报名的事我没有声张,也没敢到处去找复习资料,随便在家中找了几本初中的书翻了翻,写了几篇作文。

1977年12月初,我与全国570万名考生一道,走进了考场。高考在每个公社所在地都设了考点,我是在平乐公社高中参加的考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答起试卷来很放松。当时的作文题有两道,一道题目是《我的心飞向了毛主席纪念堂》,另一道是《为抓纲治国初见成效而热烈欢呼》。我选了第一道题,用散文笔触表达对毛主席的真挚怀念之情。平时我虽然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籍,但由于当时初中语文没安排古汉语教学,对很多古文内容一知半解。记得在翻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时,我因为搞不懂,就译成了“难道就不怕死吗”。后来每当看到这句话,都会想到当时的幼稚可笑。

1977年高考分数不公布。春节后,通过本村在洛阳地区行署工作的熟人,查到我的成绩是177.5分,其中数学才考了4分;同时知道当年的体检线是180分。对自己考试失利,不仅没沮丧,反而更有了信心:半个月的准备已考得不错,好好复习,肯定能考上。

1978年春天,送走考上大学的同学和同事,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复习计划。我先从数学下手,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复习了初中数学,又把高中数学学习了一遍。临近5月,平乐高中对考生进行集体辅导。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感到压力很大。我的初中老师黄克俭一脸严肃地告诫大家:“不要患得患失。若不考就此罢手,专心工作。若要考就要破釜沉舟,哪怕你瘦10斤肉也要干!”黄老师的话激励我度过了当时最艰难的阶段。高考结束那年,我还真的整整瘦了10斤肉。

7月20日,我又走进了高考考场。

高考分数终于公布了。我的总成绩是329分,位居文科班第二名,这引起了轰动。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我终于接到了洛阳师专的录取通知书。尽管与原来的预期有差距,但通知书仍是沉甸甸的。一时间,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我不禁潸然泪下。

1978年10月,我走进位于北宋理学家邵雍居住地并取名安乐窝的洛阳师专,开始了丰富多彩、令人难忘的三年大学生涯。

1978年全国共有61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作为当年被录取的40.2万名学生之一,我的人生轨迹随着时代大潮发生了改变,何其幸运!

二姐的高考

文/李凤高

我的同宗二姐,中等身材,瓜子脸,柳叶眉,眼睛不大却非常有神,喜欢扎马尾辫儿,浑身上下透出一股文质彬彬的气质。

二姐是我堂伯的女儿。堂伯是老私塾底子,识文断字,对二姐的影响很深。伯母是乡村接生员,为人善良,特别有恒心、有耐心、有爱心,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她是二姐成长的启蒙老师。

在我心目中,二姐简直形同异类,在村姑当中可谓鹤立鸡群、特立独行,气质上俨然就是大家闺秀。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二姐参加了考试,未能得中。按理说,当时在我们乡村能念到高中毕业的,特别是女孩子,简直是凤毛麟角,毕业后到村里当个民办教师挺好,过几年再找个婆家嫁人了事。二姐呢,根本没有这种想法,她执意坚持复读。对于二姐的“离经叛道”,堂伯和伯母是她的坚强后盾。结果复习了一年,再次参加高考,仍未考上。谁知二姐还是不灰心,继续坚持复读一年。由于不断总结经验,沉着冷静迎战,1979年的高考,二姐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理想的医学院。

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提起二姐的三次高考,村里人没有不佩服的,都夸二姐有毅力、有出息,更赞赏堂伯和伯母有眼光,在二姐屡试不中的情况下仍能举全家之力全力支持,不带一丝埋怨,只有加油鼓劲,所以二姐成功也是情理使然。二姐,为村子里的后生学子们树立了追赶的标杆。

自此,每每提起二姐,伯母的腰杆子也是倍儿硬。就拿去医学院探望二姐这件事说吧,伯母一打开话匣子,就可谓滔滔不绝。她说二姐胆子比以前大多了,而且学习刻苦,晚上睡觉,竟敢搂着人体骨骼标本入眠。上解剖课时,二姐非但不害怕,反而还入了迷,她想把人体各部位的密码都破译、读懂、吃透,梦想着毕业后做一个好医生。

二姐毕业后,被分配到公社医院实习。经过实践锻炼,她如鱼得水,进步非常快。二姐23岁结婚,姐夫是一位志向远大的寒门学子,夫妻俩志同道合。

多年以后,我为了谋生离开老家。近年来,我陆续回过多次老家,了解到二姐的口碑不错,人们提起她时,常常说起村里的某人病危,多亏二姐及时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本来在我的印象中,伯母就是村里人传颂的“活菩萨”。她接生不论贫富,都一视同仁。村里的孩子由她接生的,加起来能有一二百人了。如今,二姐已成为老家所在县人民医院首屈一指的权威专家,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今年高考前夕,回忆起二姐人生中所经历的三次高考,感慨良多。试想,如果当初二姐在经历两次高考失利的情况下不再坚持,现在的她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三代人的高考记忆

文/高中梅

又是一年高考时。对于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经历和记忆。我家三代人的高考,见证了大时代下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沧桑变迁。

父亲是受时代影响最大的一代。原本可能一辈子务农的他,在1977年的一天,偶然在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便抱着“随大流”的心态,跟着朋友捡起了荒废多年的功课。父亲常说,那时候根本没有复习资料,教材都是互相借着看。白天干活回来,晚上十几个人就趴在油灯下复习。

父亲高考时已经成家了,也有了我。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父亲报考了当地的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家乡的中学教书。父亲说,1977年高考是我国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当时他穿着母亲专门买来的棉大衣走进考场。父亲开玩笑地说,当时上大学的人是“稀有物种”,家里有个大学生,啥都不用愁了。在父亲看来,高考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我是在1991年参加高考的。当时无论是父母还是亲戚,都认定只有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才能拥有“干部身份”,进而改变命运。因此,当时我也认为,高考不仅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甚至决定整个家族的兴衰。不过,那时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对于自谋职业的我而言,“干部身份”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我高考那年,天气特别炎热。那时父母都要上班,很忙,没有时间去送考。我就带了瓶水,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考场,准考证也都是自己携带、保管。考试间隙,自己就在考点的小花园里或教室的走廊上休息、看书。那时,我就一门心思,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只是当时气温有40摄氏度左右,教室里没有电风扇,大家就在酷暑中进行了3天的考试,有个别考生还中暑了,但依然挂着吊瓶坚持考试。

去年6月,儿子参加了高考,那天风和日丽,天气不冷不热。考场门口有特警保护安全,有警察协调进出,有协警指路,考场前面的路也在考试时间封闭了。每场考试,儿子的班主任都提前50分钟到校门口,给学生们发准考证。每天考试前,老师都会微笑着祝福每位学生,他们每天都穿着红T恤,祈望学生门门功课红红火火。

儿子高考时,我请了两天假全程陪伴,照顾他的吃住;妻子更是每场考试都到门口看儿子,给儿子鼓励。儿子这一代,在全社会的关爱中走进考场。考完后,儿子在我们的期盼中走出考场,考场外已自然形成了一条通道。妻子说那是星光大道,每个出来的学生都是父母和老师心中璀璨的星星。

对于高考,人们的心情总是复杂的。在现行的体制下,考生能不能过这道坎,对将来的人生仍然很重要。但我要说的是,高考的结果,无论是鱼跃龙门,或是名落孙山,我们都应记住,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考试而已。

亲切的怀念

文/施明春

六月的风合着栀子花的香味吹进小城的大街小巷,又到一年高考,一样的毕业季,相似的雷声和雨。经历过高考的朋友们纷纷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关于高考的心情。长胖的朋友配上高中的图片发文说 “高考,十年,曾经瘦过”。因为生病影响高考的朋友发文“如果再有一次高考,一定不再生病”……

看着朋友们关于高考的心情,我也思绪万千,回想高考,那些厚重的书本已化作轻薄的纸页飘过青春的痕迹,黑板上复杂的排列组合再也无法解开,母校门口长长窄窄的巷子里盛满了与高考有关的记忆,那些人、那些事依旧如此亲切清晰的呈现在我的脑海。当时我和并肩的伙伴们怀着不同的梦想有着相同的坚定,憧憬着自由的大学生活,远眺的天空永远蔚蓝。

为了冲刺高考,高三那年我转入私校,没过多久就和清清、阿凯组成了高考联盟小战队。清清和我的数学、物理不好,阿凯的英语不好,我们平时有问题就互相请教,周末就互相“补课”。我们一起互相监督,互相催促,相约每天6点半在操场集合,谁迟到了谁就要被罚请吃东西。每天晚上我们坚持最后走出教室。如果模拟考试考得不好,我们就彼此鼓励,有一次我模拟考砸了,清清就陪我一起围着操场在微弱的路灯光下淋着雨跑了五圈。有时看书累了,我们就一起到教室的阳台上去看对面的“睡美人”山,或者是到操场边上看一场球赛。如果周末出去,一定会给对方带一些吃的,趁同学们都不在的时候偷偷放进对方的抽屉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温暖着我们的整个高三生活。

我们一起扬言要走出贵州,到喜欢的城市去。清清说她要去厦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她要去捡美丽的贝壳,追逐海边的黄昏。阿凯说他要去北方,感受北方的冰雪世界。我说我要去重庆,因为我皮肤黑,希望在那里蜕变成一个皮肤白白的美女。那时的我们,因为简单的原因而爱上一座城市。那时还是流行照大头贴的年代,高考前一个星期,我们就一起去照了大头贴。于是我们仨关于高考的青涩美好,温暖和记忆就这样被定格在一张张小小的照片上。

除了我一起并肩的两个小伙伴,高三那年我还住进了一个温馨的寝室,拥有三个善良友好的室友。萍子是一个勤快的姑娘,每天起来被子叠得很整齐,寝室的卫生也经常是她在打扫,并且没有丝毫的埋怨,寝室的老师都经常夸我们寝室很干净。廷廷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冬天的时候,如果她下晚自习比我们来得早,就会把我们的水壶拿到热水管旁边灌满水,然后一口气提四个水壶回来。此外廷廷还特别喜欢鬼故事,遇上我们睡不着的晚上,故意说要给我们讲鬼故事。我和胆小的萍子就用被子捂着耳朵,此时廷廷就大笑我们没出息,就不再说下去。莎莎是比我们小一届的姑娘,知道我们高考复习紧张周末很少出去,周末回家的她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吃的,大大的抚慰了我们的心和胃。

寝室的姐妹最羡慕我的就是我在谈到我的家人的时候幸福的小样。的确,我的家人就是我高考的动力。为了让我拥有更好的教学环境,我的家人都支持我转入私校,哥哥姐姐一起凑钱给我交报名费。高考前夕,为了让我安心学习,家人都隐瞒了母亲在一次劳作中摔伤腿的事情,那段时间也不让我回去,直到高考之后我才知道。

走过高考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每每想起那段时光总是会非常的怀念,正如诗人普希金所说:“那逝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那年,我中考

文/举杯邀月

看到街上满是高考归来的学生,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对,我又不自觉地想起了自己的那年中考。

没有读过高中,自然没有参加过高考,中考对我来说,是最严肃最高级别的考试了。那年那天,记得天气火一般的炎热,我们跟着老师乘着大客车来到了县城,住在县委党校的招待所,床是上下铺的木板床,每张床上帐有蚊帐,屋顶上挂着两个破旧的吊扇,六个同学住在一间。一进屋我们欣喜地打开了电扇,渴望能吹到凉爽的风,但是我们却听见吱呀吱呀的破电扇的叫声,似乎是有气无力叹息。记得当时我还戏说:真幸运,竟还能享受免费的音乐入睡。老师这时告诉我们说:“这里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还有些旅社没有电扇呢!”听了老师的话,当时的我们便有一种幸运儿的感觉了。

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炎热,还是心里紧张,我竟半夜难以入睡,浑身是汗,再加上有个别的蚊子乘虚而入,嗡嗡地在我耳边叫着闹着,我分明感觉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着,竟毫无睡意。我不时地看着手表,那是爸爸专门为我考试从亲戚那里借来的。深夜一点多,我还在听着电扇吱呀吱呀的叫声,默默地数着小白羊。最后,无奈之中,我索性起来,来到院子里,竟发现有不少学学生也未睡,对着院子里的水龙头在冲凉呢。我也学着他们对着水龙头冲了起来,冰凉的自来水冲在身上,全身心感觉彻底的痛快与解放,现在回想起来,那次的冲凉是应该是今生最舒服最畅快的一次了。

回到屋里,我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似清醒又非清醒,我的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一觉睡着不能醒来怎么办?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猛然觉得问题的严重性,浑身又冒出汗来。一夜之中,我便在惊慌与炎热中迷迷糊糊地度过了。

第二天,第一场是语文,我做完了试卷,感觉还好,直到考完试才觉得脑子有些昏昏沉沉的,幸好中午一吃过饭,便躺在床上稀里糊涂的睡着了。就这样,中考糊里糊涂的过关了。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不知多少学生参加了中考,经历了高考。而今,又一年高考已经结束了,迎之而来的是中考。我只想告诉这些孩子们,不论中考还是高考,对于青春都是一种磨砺,都是一种财富,正确对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或得或失,对我们来说,那都是一份经历,都是一种美好的回忆,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青春足迹

文/秋恋121

现在是6月7号,2015年高考已经过去一半,我家小妹已经奋斗一天了,姐姐我只能在远方祝愿你高考,一切都好,努力过,青春才美丽。

现在的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很快就要走上大三,曾经觉得的漫长,如今想来竟然觉得是那么的短暂,曾经投万千精力的高考,如今我已经可以很轻描淡写地和别人诉说,可以很从容淡定说出我当初所有的努力。

我是某城很普通的一所大学的学生,是,当初我很嫌弃,当初我很心痛,觉得那不是我的实力,这我高中岁月从未考虑过的学校配不上我三年的努力,但渐渐地我知道,这大学也很可爱,有我可爱的同学,可爱的老师。你会发现很多很多很努力很优秀的人儿,你不知道在你还在埋怨的时候,别人早已走在了你的前头。现在的我也知道,大学,尽力闯,自己努力,才是一切。

如今再回想高中三年的自己,会觉得很幸福,最起码,当我问自己当初的你是否有全力以赴,我一定会回答,有,而至于结果,现在的我早已可以接受。

高一的我,是班长,也是文学社的一员,很忙,九科课程,作业练习永远都是赶不完的,还要忙着班级事务,还要经常文学社的审稿等一系列的事情,功课等不是很好,但却非常充实,很努力,在奋斗。高二,分科了,文科,也没有再竞选班长,社团事务也没有了,剩下的也就是好好学习了。渐渐地在文科成绩也有提升,有一点点暂露头角的感觉,有提升也是动力,学期末也是以文科14名的成绩进入了我们所谓的文科A班。高二的那个暑假,静候分班,当听到自己在文科A班的时候,虽说早已猜到,但是却有点压力涌上心头,强者聚集的班级,压力也是动力……走上高三的那刻,我告诉自己,这一年,绝会很努力,奋斗到底。一年备考路,艰辛,会有难过的时候,会有困惑的时候,但却很有动力,大学,一直在前方等着我。高考临考前,走在校道上,突然的会有那么一瞬间特别特别地难过,对这个校园,三年的高中,时间过去一秒都会觉得心痛,多想留住,但终会是得离去。高考两天,点点滴滴现在仍在心头,不是我放不下过去,只是想留住更过一点点的青春印迹,即使在年华逝去之时,仍能回想起当年那个年轻的自己,我的青春,从来不缺乏色彩。

现在的我,褪去了高中时的天真与带点稚气,更看懂了社会的无奈与现实,但我仍会在心头存点烂漫与纯真,还不会因为忙碌而忽视了一树的繁华,不会因烦躁而忘却了静观云起,不会因现实而怀疑所有的美好真情。我仍会在花落时叹流水的无情,在天晴时观漫天繁星,在下雨时静听雨打窗台的声音。我会慢慢地融入到世俗中去,但也会留我一份本心。

走过高考,走在大学,愿无岁月可回头,且以真情渡青春。

蚂蚁一点,救高考生

文/王珉

弹指一挥又是一年高考季,受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2020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难高考年,因为高考延期学生在家复习上网课学习效率低,但我依旧要为莘莘学子们鼓劲打气!回想起我的高考,庆幸有母爱的陪伴,让我在失败后走向成功!

高考最后一次模拟考,我发挥失常,从班级前二十跌到谷底。原本和我成绩相仿的同学都考了理想分数。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大考小考的锤炼,伴随着黑板倒计时的减少。绝望的我,在所有人面前抬不起头,陷入恐慌的泥淖……

这一切,都被租住在学校附近的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是夜,我喝着补品像啃着鸡肋。“最近食量少,发现你瘦了,我下班后特意到某基,买了你最爱吃的鸡块。”我提不起兴致,怔怔地看着她“妈,这次我没考好……”唇角僵硬“过去就过去,我知道你没发挥真实水平。重头戏在高考,相信自己,不要气馁!”

回想那些天,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强忍的泪终于溃堤。每当我看书,她就学着猫步,蹑手蹑脚地倒咖啡,悄然无声地在我脚边喷驱蚊水。房东爱看电视,母亲为了不让声音分散注意力,还找房东沟通。每天满满的课程和堆积成山的书使我疲倦不堪,经常10点就打盹,母亲会捏胳膊将我弄醒。而当我奋笔疾书到凌晨,卧室那盏灯永远亮着,我劝她早休息,却答报纸多没看可惜,其实她是在帮我收集作文素材。

2008年6月8日,是我今生难忘的日子,母亲有说有笑地把我送到高考考场外。道别时,她伸出手对我说:“来,使劲握一握,传递力量!”我朝她粲然一笑,用双手紧握她温暖的手心,头也不回地步入考场。

高考一锤定音,十二年寒窗苦读,却在两天内“被贴上标签”,容不得任何闪失。而考后同样不轻松,那年政策是采取先估填志愿,后出成绩的录取模式。高考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我踩了线却比预估低。忍不住放声大哭的我,那种前途渺茫的伤怀,只有复读的冲动。

母亲为我做好了复读准备,然而就在报名当天,我却被中国传媒大学的分校录取了。在我心情十分矛盾,纠结着是否复读时,母亲道出“蚂蚁一点救书生”的典故,让我豁然开朗。古代一名书生赴京赶考文采斐然,却因文中“太”字少了一点,变成“大”字,让批文官心痛不已。不料蚂蚁爬上考卷,弥补了这个不足,也使其中了状元。因而,母亲认为我在大学同样可以发挥特长。至此,我的高考圆满落幕。

如今,许多00后也走上了高考的舞台,家庭条件比我们90后更优越,求学道路也更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子不再笃信“一考定终身”,他们不认同“高考改变命运”,觉得高考只是一种经历,不必上升到“改变命运”的高度,因为现在还有出国、自主招生和艺考等途径上大学。00后也不曾想过,上了大学,被动的生活还要继续。“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他们认为,高考是人生最苦的时光。殊不知,那只是逆境的一次预演。其实高考的意义,在于年轻人为梦想全力以赴!

流金岁月,高考

文/逐阳鱼

霓虹撑起夜幕,原是与周公推盏换杯之时,不想眠,韶华易逝,转眼间高考已经过去了四年。不想忆,不想忆起那走上独木桥,犹如走上刑场的日子。

起笔:祝所有即将高考的孩子能尽情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逃离高考以来,甚少关注高考的问题,今天纯粹是被朋友高考刷屏,一时兴起,敲上小段,应时应景。

懂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少后悔做过什么,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时候很情绪化做什么事情,但是我从来没有拒绝去承受这给我带来的后果。怎么说了,我曾清数过高中时候收到的道歉信,很多很多封,当然我相信我写过的道歉信也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样,从来不怕犯错,也从来不怕道歉。这个是现在不能够比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担子的增加,对生活对人对事,都要如履薄冰,这会让自己很压抑。古书看多了,承受压力的重量也渐渐增多,因为这些古书能够冰封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脾气。

我无数次想把真正狂野的自己从内心的深处唤醒,把它释放出来,尽情的感受它所释放出的能力。

运笔: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写了一段,随着霓虹的闪烁,想起我有过一个每天保持平静的心,每晚打完篮球,冲完凉,拿着装有半杯红酒的高脚杯,倚窗观景,不断晃动高脚杯中的红酒,不断感叹,人生或许这样也就差不多了,能够全身在江湖之外,享受四季变幻,看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不管风吹雨打,胜若信步闲庭就够了,真的够了。

顿笔:高考的钟声即将敲响,失眠的人看一下星星,睡着的人和周公倾诉一下心声,放松一下自己,愿你们在高考的考场上,考出自己的水平。

泪眼中的高考

文/钱永广

又到高考时,每年这个时候,只要想起我的高考,眼里就会涌出动情的泪水。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天,听说高考成绩出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母校,与众多考生一样,渴望能从老师的眼里看到一丝希望。可遗憾的是,我的成绩离最低分数线仅差两分。

我拿着分数条,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眼泪禁不住往外涌。这么多年来,父母供着我,特别是刚读高三时,我的身体又出现了毛病,为了不影响高考,父母赶紧让我住院治疗,谁知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这让土里刨食的父母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可父母无怨无悔,他们节衣缩食给我治病,供我读书,因为我是家里的最大希望,没想到我只因两分之差名落孙山,我的努力全白费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堂屋的。父亲看见我的愁容,也不问我,眉头紧锁,他抽着烟,眼睛看着脚下,像是在低头沉思。我知道父亲的压力了,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要在农村砌房找媳妇,可弟兄四个,二哥的房子和媳妇还没有着落,身为老三的我,问题又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的情绪远坏过我的沉默。我一声不响,像做了错事的孩子,在家里不敢吭半点声。

一天早上,父亲从集镇上买回来一百只小鸭。不用父亲吩咐,我就学着母亲的样子,专心侍弄那些娇小的生命。鸭子长得很快,没过多久,鸭子就会下河了。一天中午,鸭子跑散了,母亲、我和弟弟就循着河塘四处寻找。中午毒辣辣的太阳烤得皮肤生疼,我们还没有吃中饭,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吃不了苦的弟弟不停抱怨天太热,这鸭子太难放!一向很少说话的母亲说,放鸭子苦就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就可以不放鸭子!看见母亲额头上的汗珠比我们还多,我不敢说话,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快了。

两个月不到,鸭子成熟了,父母把鸭子送进了集镇。晚上,我依旧蜷在门前的凉席上,迷迷糊糊听见父母又在谈论我读书的事。母亲说,这孩子病了那么久,旷了一个多月的课,考得不错了。父亲嗯了一声,像是肯定,又像是叹息。第二天我正准备下地锄草,坐在门槛上的父亲开了腔。他说:“三子,家里虽然困难,但再难,我们也要供你读书。”我立在原地,默不出声,因为复读对我来说又有压力,万一明年还考不上怎办?见我没有接话,母亲连忙丢下手中的活计,木木地看着我。一边的二哥轻松地说:“家中的房子暂时不砌,有钱还是先供弟弟读书吧。”没有房子,二哥哪里能讨到媳妇?看着苍老的双亲,看着家徒四壁,在无边的沉默中,我的心震颤了,我的眼泪像开了闸门,一下汹涌而至。我感到高考已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所有爱我的人,都与他们有关,我虽是两分之差,对他们却是多么巨大的遗憾和伤害。

父亲口袋里揣着卖鸭子的钱,执意要送我去复读。看着父亲弯曲的背脊,那老态龙钟的样子,我的心又收紧了,我真想上去扶他一把,怕他一不小心摔倒,可我自小就从未与父亲有过任何亲热的举动。我矜持着,跟在父亲的背后,潮湿的泪水在无声地漫溢。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流火的中午,我正在池塘边赶着一群鸭子,母亲远远地朝我喊,叫我回家。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看上去父母比我还要高兴。我从父亲手中接过通知书时,我感到父亲和我的手都有点不由自主地颤抖。那天下午,父亲破例让我在家休息,他代替我去放鸭子,而我一个人坐在池塘边,整整一个下午,仰望云卷云舒的天空,眼泪簌簌而下,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考场外的面孔

文/谢观荣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对于高考,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过,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是一位六旬老人,青春年少时由于特殊原因,失去了高考机会。他有一点儿遗憾,但没有抱怨,那时整个社会是热火朝天的,年轻人热血沸腾。他响应号召,到了最艰苦的乡村,为改变国家面貌而奋斗。后来恢复高考,他也曾努力过,可毕竟丢开书本多年,他失败了。但是乐观的他并没有沉沦,而是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后来,他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一名大学生,接到通知书那一刻,他流泪了,自己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尝。今年,他的孙子参加高考,退休的他比谁都紧张,每天陪着孙子一起去考场,然后守候在外,为考场中的孙子加油打气。

她是一位老师,当了多年高三班主任,从她手里出去的大学生数不胜数。高考对她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她不为自己的学生担忧,她对他们有信心。但高考毕竟是压力最大的一场考试,对年轻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成长考验。她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们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可惜,由于更多的心血放在学生身上,自己的孩子管教不够,成了高考失利者,也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他是一名警察,从警校毕业不久,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每到高考,他都会为考生们作出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和同事们一起疏导交通,引导车辆和行人,为考场周边的交通环境提供最大便利。每年,他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又一次高考,当成再一次拼搏,当成证明自己和报效社会的良机。

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高考也给他留下美好记忆,他多次有幸为考生们服务。印象最深一次是有个粗心的考生忘记了准考证,后来搭他的车赶回去拿。那一天,他疯了似的开车,似乎完全当成是自己的高考。一向沉稳的他第一次闯了红灯,第一次有了逆向行驶,最终,他帮助考生拿回准考证,在开考最后一刻赶到考场。令他欣慰的是,他那天的违章没有受到处罚,相反,警察了解原因之后,还帮他用警车开道,成为他职业生涯最引以为豪的一刻。

他是一个民工,来自偏僻的乡村,为这个城市的很多高楼大厦添砖加瓦。每年高考这几天,他心中是有些抱怨的,因为上面有规定,高考期间,工地晚上不准加班,不加班让他减少了挣钱的机会,而一个民工的目标就是挣钱,就是为了改善贫困的生活。当然,他心中也是理解并且有一点欢喜的,因为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在一天辛苦劳作过后,有机会去逛逛夜市,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城市当中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高考的参与者。我们尊重高考,就是尊重知识,我们呵护高考,就是呵护人才,我们祝福高考,就是祝福美好未来!

奔跑高考季

文/翁桂涛

又是一年高考季。当我听着窗外的鸟叫与蝉鸣声,记忆总被牵扯到那段轰轰烈烈的岁月,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高三那年,每当走进让人只想到“奋斗”二字的教室时,我总会下意识地瞧一眼黑板上逐日递减的数字,然后深深地倒吸一口气,坚决地告诉自己:“从此刻起,要全力以赴地做最后的冲刺”。

“冲刺”,一个让人听了不禁为之捏汗的词,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在自己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时刻提醒着自己:必须毫不懈怠,全心全力地投入到高考的备考中去。

于是,大家的复习进度便随着高考倒计时板那越来越小的数字而变得更加急促起来。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们,以光流逝的速度对所有知识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系统讲解,唇舌飞扬,忘乎所有。然后,依旧是高强度的系统复习,摞得老高的试题,以及频繁的摸底测试。

“今天的痛苦,明天的辉煌”,一句不带任何色彩的话,仿佛在一瞬间成了全班同学的临时座右铭。我们终将要“浩浩荡荡”地步入那无硝烟的战场,不会有谁的陪伴。

时光开始疯狂地流淌着,以我们所无法企及的速度在流逝。

黑板上,那让我们几近窒息的高考倒计时数字已经减少到了“8”。这个让人不由得为之一惊的数字,令人深刻地意识到:与高考的距离已不是遥不可及了。

虽然,我们谁都不知道高考到底能对我们的命运产生什么样的改变,但却都知道,高考之于我们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关口。所以,心中不免有一份坚定的信念:只有坚持到最后,勇敢地闯荡过,人生才能无悔。

所有人都说,高考是人生中最紧张急促的日子,是一段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

我只记得,那天,和同学们都很坦然地走进了那个暂时属于我们的“战场”,不带任何的紧张和担忧。“试卷发放、铺开卷面、提笔填写、交卷、起身离场”,这一连串的动作构成了最真实、最深刻的回忆。

当高考的终止铃声响起后,当人流从四面八方簇拥而至时,考场外许许多多高考学子相拥而泣。我看到有一些不知是喜悦还是担忧的泪水,挂在了一些熟悉的人的脸庞上。而我,只是安静地从他们身边走过,面带微笑,我想把自己最完美的心态留给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斗。

七月,一个让我迫切等待了很久的月份。当我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内心的情绪霎时彻底沸腾了。揣着通知书,兴奋地告诉爸妈:“我终于为未来拿到了一纸录取通知书了”。尔后,我看到了爸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高考,一段奔跑的岁月,我们怀揣着一个个不懈追求的梦想,与题海为舞,与奋斗相伴,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插曲后,收获了累累硕果——大学!

我和“校长”同高考

文/刘兵

那年下放,同知青点没几人爱学习,他们心里都有指望,其父母在县城单位当领导,大小是个“头”,或有特殊渠道,在农村混两三年,到时通过关系回城,顶职进工厂或当兵。

我父亲是个自由职业者,基本上没门路。父亲多次对我说,社会上风闻恢复高考。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来,否则,就做好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打算吧!

山乡生活匮乏,农活繁重,与外界接触有限,信息闭塞。我工余靠着所带来的十几本课本和辅导书来打发时间,期盼恢复高考的“奇迹”发生。因为没学习上的知音,我只好把眼光投向本地青年。时间一久,我意外发现,距知青点不远的大队小学是个好去处。尤其校长大高虽然是个“饱学之士”,但看上去总有些郁郁不得志。

放工后,我找各种理由接近大高,时常跟他借书看。大队小学只有80多名学生,外聘了两名民办老师。所以,大高他们的教学任务不重,空余时间很多。一来二往中,我们变得越来越熟识。他父亲是老右派,被遣送回老家劳动改造。大高是“老三届”,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从来没“资格”被推荐上大学,那时只是“慎用”,暂时当代理校长。大高从未放弃考大学的理想。每次到县城进课本或添置教具,他总是拜访县一中的几位恩师,打听国家招生政策有何变化或调整。

在我下放农村的第二年,大高进城后返回,给我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国家招生制度将改革,恢复高考。以后进大学不唯成分和推荐,凭考分录取,一视同仁。

这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在广大知青和本土有志青年心里溅起了浪花。囿于知青的身份,我不可能请假专门回县城复习。那天,我母亲特地从县城赶来,给大队书记和管理知青的农科所所长送了厚礼,给我安排了一个白天放牛晚上守大队仓库的活。我与大高约定,每晚他带着课本、参考书和弄来的高考试卷过来。我俩一起复习,一起迎考。

大高学习底子厚,加之得教育岗位之利,自学不辍,复习起来轻车熟路。凭他的功底,上大学甚至是名校没一点问题。尤其是做数理化题,大高看一眼,就提笔刷刷地解题,演算出答案,我得到许多有益启示,但他的语文和英语稍逊色,我也给他不少的帮助和指点。

开考的那一天,我们分在公社中学同一考场。答题前,我们彼此用眼神鼓劲。考完出来对答案,大高的总考分远超我之上。大高最终被一所重点师范大学录取,毕业后,回县城当了重点中学的副校长;我则考上了中专,从事出口贸易至今。

那年高考,我幸遇“学长”——大高校长。我们因地制宜,潜心切磋,相互鼓励,抓住了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

花开满路,希望常在

文/贞多

有时候期待梦想,就像期待一树花开,一树梨花有时开得雪白,有时也落得衰败,但人生不只一棵树,走尽万水千山,花开花落,留给我们的是乐观面对生活的姿态。

因为梦想,所以经历高三。

我的高三,和你们的一样平凡。日复一日从一楼到四楼,然后背着书从四楼下到一楼。一年的四季,草长莺飞,柳絮桃红,莲叶田田,白雪纷纷,校园里交替上演着这一切,而我的眼里只有推不完的书本,数不清的试卷。这就是我的高三,从欢喜到悲愤到迷茫到平静到自信,走过的时光像一段旅程。

所以,怀念这段时光就像怀念一段旅程。

去年的7月,我迈向教学楼的四楼,换了新班号,换了新教室,换了新老师,一切都是暂新的。无风的夏末秋初,我每早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在仅有三个人空旷的教室里大声读书,中午留校,趴在桌上简单的小憩,在小城的灯光只剩下几盏时再熄灭我的灯。我把高三视为一种神圣,挤出每一分钟来对待这份神圣。有过成功,可以把别人甩下去,喜悦满怀,我觉得我的一年就会过得如此顺利,扬起浪来一帆风顺,我有信心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后来曾跟别人开玩笑,说我和统考是不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只要那个“统”一来,我就要开始创新低。就像老师说的,对我,“一统”是低谷的开始,“三统“是低谷的结束。2014的冬天来得早,去的晚,即使在早春3月也仍然是料峭的寒风,看不到春天的踪迹,我曾无数次望向阴冷的天空迷茫春天到底会不会来。我还能记起阴冷的1、2、3月,那是三年来我度过的最痛苦的三个月,什么东西都很混乱,考试下滑,自招落榜,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焦虑,紧张,迷茫,恐惧和各种胡乱的臆想,我曾怀疑我是不是有了某种心理疾病,看过医生,喝过中药,在下学期开学后开始有了好转。但我当时只跟几个人说过我的状态。

迷茫,可能是最恰当的词,希望渺茫,在最后一年,我突然觉得我离我的鸿鹄大志,离我的梦想遥不可及,突然之间我不明白我要去追寻什么,我的老师,我曾经可以从他们那里看到的赞许和肯定,在那时却变成了不解和忧虑。

我是怎么慢慢从那种消极的状态走出,我自己也忘记,百日誓师后,四楼的大厅中,摆上了倒计时牌,牌上有很长一段话,别的我记不得,可我总记得最后一句:高考是一个追寻的过程,无论结果,它都是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每天,我踏着这句话来到四楼,我给自己桌上贴上小标语鼓励自己,二统后,我坚持天天跑步释压。只是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不应该这样,我只是觉得这不是我,我不应该消沉,不应该没有自信,不应该不相信未来。是的,这不是我,我应该自信满满又充满希望的,应该是那个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姚大鱼。我还是咬着包子,边走边想今天我该做什么,照常读书,照常练习,只是慢慢地,我的脚步不再沉重紧张,不再愁眉苦脸,不再胡乱臆想……

我还记得是在离高考还有60天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新的人生方向。我不再纠结要考怎样的名次,要考个怎样怎样的名校,我只想着我要多学一点,我要在短暂的时间中多做一些事,多增加效率,如果实在做不完也算了。我把期内要做的事拍成计划表,按部就班,窥探也学习别人在用什么好方法学习。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反思,总结,我把不熟悉的知识点单独抄下来,做成厚厚的一本查漏补缺,每天中午刷一套文综选择题,我承认我就是在最后一个多月把我从几近下滑的态势给扳了回去,我记得老师再找我谈话,眼里再不是沉重和忧虑,终于看到了那份久违的轻松与喜悦。

高考时一个过程,不论结果,它都是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

我的最终审判,我难以预料,你若问我是否满意,我会回答否。我只是觉得最终的成绩还不能配上我所付出的努力。我的知识,在我疯玩的十几天后可能都忘了大块。但是记忆的刻苦铭心我却永远不能忘记,是高考,让我知道不能轻言放弃,让我知道人生的循环,让我懂得希望常在,要对生活保持希望,平静看待和面对以后的各种起起伏伏。春天永远都会到来。高考的结果有多重要,都随他去吧,无论喜悦悲伤,都是暂时,渡过去,终究是平静。但我在我的高三,我对于奋斗和勇气的体验值得我一生收益。

以前认为只有实现目标,才算花开,后来才知道,追逐梦想的路上,花儿已开满整条路。而我,从此要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梦想真正开始起航的地方,可能又会有春夏秋冬,但希望常在,我已准备好了。

话说“高考房”

文/达力

“高考房”成为酒店业一个新盈利点。因为供求关系的改变,一些商家“奇货可居”,一房难求,随意加价甚至个别者漫天要价。已有一些省市物价部门警示,将在考试期间严查此类价格违法行为,违者处以高额罚款。

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若只在商言商的话,赶上旺季适当提价、到了淡季降价揽客,本都是正常商业行为。需要治理的是,一些商家以“忽悠”等不正当的手段参与进来,这就无异于宰客了。

更该反思的是家长。过去没有“高考房”,考生们不也照样昂首挺胸“入闱”吗?现在,焦虑感日渐加强的家长们早就开始动用全部心思“助考”了。严重的,有父母追着要让孩子住“高考状元房”,甚者将酒店房间改成“风水房”,以利参加考试。

但是这些东西,会管用?不仅不管用,而且父母的紧张焦虑会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加大考生的紧张焦虑。当考生走进考场,想着自己住着“日费千金”的“高考房”时,难道不会生出“考不好真对不起爸妈”的负疚感吗?

早已不是“一考定终身”的年代了。一颗平常心,才是助考利器,才能让孩子发挥出最好水平。

父亲的马灯

文/徐成文

第一次高考落榜,我打算不再读书,跟随邻居到温州打工谋生。把决定通告父亲,一言不发的他木讷地蹲在地上,树叶子烧起的烟雾将他的身体缭绕得密不透风。

十年寒窗苦读,我似一头耕牛,辛勤耕耘,可上苍却跟我开了一个玩笑,那些平日比我玩得多吃得好的“不正经”同学榜上有名,而我却名落孙山。作为农民的后代,我深知跳出农门意味着什么。但我的心已碎,一气之下,将所有的复习资料卖给了废品收购店。拿着崭新的5元钞票,我第一次在餐馆饱餐一顿。

几天之后,我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镇里的车站。一辆豪华的双层大巴似一座大山矗立在我的面前,陡然之间,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忽然,耳畔飘来断断续续呼唤着我乳名的声音。循声望去,瘦小的父亲正沿着车身寻找着什么。他提着家中的马灯,马灯的煤油已经燃尽,他一定是天没有亮就出发了(我前一天就到镇里的同学家住下)。我急忙下车,一脸阴沉——你不用送了,我会按时把钱汇回来的。“孩子,你还是复读一年吧,明年一定会考上。”说话间,班主任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甩下一句狠话——这点挫折就受不了,以后有什么出息!在父亲苦口婆心的劝导下,我取下行囊,跟随班主任到学校复读。后来听班主任讲,父亲怕劝说不动我,专门叫上班主任前去当“帮凶”。

日子按部就班。我在学校复读,父母在家勤扒苦做。高考临近,回家向父母索要补习费及高考费用。不见父亲,母亲道出缘由:父亲知道我考试要用钱,一个月前到城里当棒棒去了。当棒棒就是下苦力,羸弱多病的父亲能承受得了吗?第二天,我向班主任请假,到城里去把父亲找回来,这个书我不念了。在城里,我如一只瞎撞的苍蝇,毫无线索地寻找父亲。好在是个小城,我很快在一群搬家的棒棒中发现了父亲瘦小的身影。我也对父亲苦口婆心,希望他回家去,不要为了我读书累垮了身子骨,可一向温顺的父亲拿着棒棒将我赶回了学校。几天后,他带着一脸的愉悦将皱巴巴、浸透着汗水的血汗钱交到班主任手中,我得以顺利参加高考。

命运再次作弄于我,第二次高考我又失败。选择一家小酒馆,我将自己灌得烂醉如泥。黄昏时分,混着一身劣质酒精的味道,我东一脚西一步地滑行在泥泞的山村小路上。雨依然下着,我的眼前一片模糊,多次摔倒在泥泞中。虽然酒精大作,但家的方向我依然清晰。

陡然,我的眼前有了一丝亮光。灯光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再靠近些,是父亲提着马灯来迎接我回家!一向腼腆的父亲,一把拥我入怀,虽然他的胸怀狭小,但却足够为我遮风挡雨。委屈的泪水涌了出来,父亲拍拍我的肩膀:“孩子,咱明年再来!”

父亲牵着我的手,在那盏马灯的牵引下,我们父子俩向家的方向进发。

第三年,我更加发愤图强,终于进入了一所师范大学。

如今,每次回家,我总是停留些目光在马灯上,我知道,是父亲提着马灯照亮了我最黑暗的那段泥泞小路。

父亲

文/杨经纬

父亲生前是一名中学教师,被病魔夺走生命已经32年了,但他呕心沥血培育桃李的历历往事却令人难以忘怀。

1950年10月,风华正茂的父亲参加了新中国的教师队伍,直到1985年7月病逝,先后在教坛上辛勤耕耘了35个春秋。他不论在哪个学校工作,都能认真备写教案,精心批改作业,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对于学生的提问,他总是耐心地给予解答,从不敷衍了事。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父亲先后带我在他任教的学校读书,有好多次我在午夜醒来,都见父亲在灯下伏案工作,不是备写教案,就是批改作业,他那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我年少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父亲不仅教书非常认真,而且还十分注重育人。在他任教的30多年间,班主任几乎没有离过身,这是一个烦琐具体的苦差事,许多教师宁愿多带几节课也不愿当班主任。父亲却认为,一个教师的职责不光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班主任工作虽然苦累操心多,但这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名学生的成人成才。因而他不计个人得失,毫无怨言地挑起这副重担。他在教好书的同时,每天都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抓班上的管理、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并经常深入到一些学生家中去做家访工作。

这些年来,有许多父亲早年教过的学生见到我时,都深情地回忆起父亲五六十年代在县二中和洛南师范执教时,经常在夏季蹚着洛河齐腰深的大水或在冬季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前往一些学生家中做家访的情景。有好多人动情地对我说:“当时我们家庭贫困,大人不让我上学了,要不是杨老师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我早就辍学了,是杨老师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啊!”经过父亲不厌其烦的思想工作,感动了家长,使许多学生克服家中困难,坚持完成了学业,有的考上了名校,有的分配在一些重要部门工作,不少人还成为领导干部。

石坡中学设立上高中后,父亲几乎年年担任高三的班主任,每年盛夏带领学生到县城参加高考,每次都语重心长地对应试的学生再三叮嘱,让他们注意交通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不要吃街道上生冷食品,晚上要好好休息,保持充沛精力。有几次我也在场,埋怨他婆婆妈妈说得太多。父亲说:“乡下的学生不常到县城来,学校派我带他们来县上参加高考,我就要对他们完全负责,一个农村家庭把学生供养到高中是很不容易的!”

高考结束后,一些落榜的学生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父亲非常体谅他们此刻的心情,利用各种机会做其思想工作。我清楚地记得,为了安慰高考落榜学生,他曾于1982年9月撰诗一首赠给一些同学,内容是:天空皓月几回圆,世间英雄谁十全。但有精卫填海志,万仞高峰亦可攀。高考未达等闲观,劝尔莫要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含苞蓄芳待来年。在父亲的安慰鼓励下,一些学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更加发愤攻读,终于在第二年高考及第,金榜题名。

父亲敬业乐教,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1985年的7月初,父亲的病情已十分严重,还念念不忘学校的工作,不顾自己的病痛,向前去西安医院看望他的学校领导和教育组的负责同志询问学生们的升学考试情况,并对搞好今后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父亲心中有学生,学生不忘恩师情。这些年,我先后见到父亲五六十年代教过的几名学生,尽管时隔50多年了,他(她)们一提起父亲都饱含深情,心存感激。一位年逾七旬的学生对我说,她在上学期间生了病,因离家较远临时住在一个亲戚家,父亲曾多次前去看望她,而且在自己经济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给她钱和粮票,像慈父一样关心爱护她,父亲是她一生中最敬重的人。

考试人生

文/泥人

又到高考时。因为这一场考试,往往决定着莘莘学子的未来,所以被看作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十年寒窗,只为今朝。记得以前的高考是在天气最热的七月,被曾经经历过的人称作“黑色七月”,可见这场考试留在芸芸学子心中的悲苦印象。

曾经为了给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一个心理期望,对埋在试卷里疲惫不堪的儿子说,等你参加完高考,进了大学,你就再没有这没完没了的大考小考,完全轻松了。可等儿子上了大学,却依然被各类学科、资格证书等考试缠身,轻松不到哪里去。

其实,回顾中国人的一生,一辈子不知要经历多少场考试,真好似一场考试人生。

恐怕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要接受考试的“检验”。入学、择校要考试,升学要考试,甚至连分个班都要考试,更不用说这场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高考。

中国人自千百年前的科举制度开始,就凭着这一场场的考试把人分出了个三六九等。

考试在当今社会已不“专属”学子。招工要考试,想搏个“旱涝保收”的公务员更要考试。进入工作岗位,你还得不断地考试。上岗证、从业资格证、职称,这个“员”,那个“师”,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让你依然在各类专业或非专业的书本里眼花缭乱、头昏脑胀。

当然,你也可以拒各类考试于门外。但你要是不达到那一张张试卷规定的要求,没了这个证那个书,好的岗位好的收入也将拒你于门外。比如你要当个会计,你没考个会计证,谁会要你去帮他管账?你要做个焊工,没有焊工资格证,谁敢让你去上岗切割焊接?生活的账不是你想算就有资格算的,火热的日子也不是你随便想焊接就焊接得了的。

考试人生真累。但是,不考,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海选”出适宜的、乃至优秀的人才来吗?所以,即便我们考得疲惫不堪、焦头烂额,但我们还是要在这一个个的考场中绞尽脑汁,奋笔疾书,以求交出一份达到及格的最低标准的答卷。

宏观地说,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考试。它不但以知识、技能在考验着我们的生活能力,也在用文化、精神、道德、品行等,在拷问着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行走。这场考试,我们无法缺席,也不能躲避。

走过那座桥

文/骆仲毅/陈蕾

一直想写篇文章来激励要高考的你,可是因为心境的原因,只好每每作罢。明日就要高考了,你对我说那会是你最后一次写作文。我想,我是时候写点什么了。

学海无涯,学至深处,也深深感觉到人与人精力的差别。大学里的舍友每日学到深夜,早时6点便醒,放歌high起来,开始他又一天的生活。我则在朦胧中把头塞进被子,硬是要多睡一会儿。说白了,还是懒散,再也没有高中那种起早贪黑的习惯了。

但是,和你一起度过的那段时光依然难以忘记。

因为,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些东西,是高于“书山题海”的。

比如那个雨天,初学《淮阴侯列传》,读到他胯下受辱的细节,心中激荡。想到在市井中恰好有座“胯下桥”。于是放学后偷偷骑了车,摸到那座桥边。说是桥,其实只剩下一座破旧的牌坊。路边商家早关了门,后面的小巷也深不见尽头。一时间四下阒然,昏灯如豆,只有牌坊上“胯下桥”三个大字显得格外清晰。那情形,仿佛只要几步路,就可以化去一身傲气,只留下铮铮傲骨。是了,当一个人的心里有更高的山峰需要攀登,他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泥淖。

然后,是去年高考后的一天,与朋友们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里游荡。我们吃遍了路边的小摊子,绕着小城一遍一遍地走,最后来到了运河的大桥上,扶着栏杆看着河水的波涛。就那样一路欢笑着,把旧时光里的不快都悄悄化入了运河水里。世界的粗糙,岁月的喧嚣,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偶尔我们也会说不出话来,相顾无言,想来一场倾盆大雨,遮盖住眼角的泪。

故人教我“光阴错落,都来不及,一一道破。”如今,时光摇摇头说,只要一日,它就是“旧”的了。旧的它存还在脑海里,新的事物又拥挤了我们的生活。那之后,便有了忘记。桥,也不在了。

可又怎能忘记?谁都记得,那年今日,我们剪下一段青春,为了跨过眼前的书山题海,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那倔强的样子,任何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漂亮。

细想来,那座桥,原来就在你我的脚下。我愿意一直陪你,走过那座桥,上尽层楼,摊开心中愁,共赏天下秋。

胯下之辱,引一市皆笑何妨?明日登坛拜将,当教三军都惊!

作家笔下的高考

文/艾里香

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高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高考对作家们而言,不仅是一次人生的磨砺和考验,更推动着他们慢慢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余华参加了恢复考试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不过落榜了。对于自己的高考,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的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我们那时候确实都是一颗红心,一种准备,就是被录取,可是后来才发现我们其实做了后一种准备,我们都落榜了。”后来,余华在卫生学校学了一年,然后分配到小镇上的卫生院,当上了一名牙医。空闲的时候,余华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大街,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就是这一刻,他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开始写小说了。

方方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装卸工。回忆1978年参加高考,方方在《高考经历》一文中说:“我家离考场挺远,每天一早出门,中午还回家吃饭,连续往返了三天。当年社会上对待高考真没现在这样兴师动众,就跟平常一样。考试中,监考老师不时停在我的位置上看我写。考完最后一门,他说:‘这个教室里我估计你能考上。’不知道这位老师是谁,但他的话给了我很大信心。”果然不出那位监考老师所料,方方顺利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同年开始发表作品。方方说:“感谢高考,让我实现梦想,也让我有了现在这样的工作和生活。”

格非1980年第一次高考,成绩公布后,没有人感到意外。他的物理和化学都没有超过40分,毫无意外地,他落榜了。他在《这些老师让我没成木匠》一文中写道:“我的母亲决意让我学木匠。师傅请来了,他是我们家的一位亲戚。初次见面,我们彼此都很厌恶。”最后阴差阳错的机遇,格非坚持了复读,并在次年再次参加高考。可要上考场的头天,格非却发烧40度,他的意志坍塌了,不想上考场了,他的每一根神经都已经断掉了。最后在罗老师的帮助下,格非走进了考场。这一次,他考入了华东师大,并顺应自己的意愿填了中文系。

莫言没有参加过高考,但对大学一直心存向往。在《我的大学梦》中,莫言详细记录了没能上大学的遗憾,以及对继续读书的渴望。“于是我想到了当兵。当了兵,只要好好干,就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后来,在《陪女儿高考》中,莫言写到,作为陪考家长,他与众多家长一样在烈日下等待,耳边是家长们不断变换的各种话题。尽管陪考备受煎熬,但作家也感慨:对广大老百姓的孩子来说,高考是最好的方式,任何不经过考试的方式,譬如保送、推荐以及各种加分,都存在着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对于高考,莫言只能感慨地说,高考很坏,但没有高考更坏。

作家们回忆高考,回忆那段青春和热血、激情与梦想、纯真与疼痛交织在一起的日子,或许有太多的东西难以忘怀。作家笔下的高考,能给我们增加一些有意义的感触与启发。

那年高考

文/一片云good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子,这一天不知道多少人悬着一颗不安的心,为子女,为亲人,为朋友,考生们更是为自己的前程而茶饭不思吧!

11年前,自己高考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其实,自己当学生那会儿,并不是个认真的学生,成绩总在中等生行列。或许是自己的天分不高,或许自己对学习兴趣不浓厚。总之,只要是上课,我就会处在昏昏欲睡的状态,可以说自己能已中等生自居,完全在于课后的自学,可即使这样不优秀的我,父母对我的学习也是极其重视,高考前一个月,复习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一日,下自习后,走出校门正准备回家(因当时寄居舅父家),忽然一张熟悉的脸让我幸福的忘乎所以。那是妈妈的脸,22点30分了,她正和堂哥等在学校门口,我激动万分,当时的心情正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作为一名农村母亲,更多的是对我衣食住行的关怀,很显然,那一晚母亲带我吃了好多平时都不敢奢望的东西,给肚子过了个好年。饭后,母亲因为我可能学习太累,在经济及其不宽裕的情况下,给我买了三盒《安神补脑液》,还没来得及和母亲多说几句话,更没紧紧地拥抱过,母亲和哥哥就要离开了,因为家里还有弟弟,还有农活,还有……,留给我的只是留恋和回味。其实,母亲好心给我买的《安神补脑液》我只喝了一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一喝就头晕,所有只好搁置了,但母亲的心我却明白,虽然只有最后一个月,我也不敢再耽误。

高考前三天,三年紧张的高中学习总算结束了,我收拾好行装,踏上了返乡的归程。

这三天,对我来说,是我印象中最惬意,最无忧无虑,最享受的三天,自回家后,除了洗漱,吃饭,上厕所外,我整日的不离床,母亲更是将我如公主般侍奉,我闲来看看书,看累了就休息。很快,三天时间就到了,我得真正上“战场”了。

可让人意外的不幸发生了,经过母亲三天细心的照顾,我浑身无力,上吐下泻,精神全无。可能生活过于安逸,缺乏锻炼,造成消化不良等,总之,我还不得不拖着这么一副身子去参加考试。要不然,还得再熬一年才有机会啊。

高考的两天,我几乎没吃一口饭,全靠葡萄糖补充体力,母亲更是时时陪在我身边,随时接送,还时时自责自己,没有把我照顾好。有着这样的状态,我肯定考得不大尽人意。语文和文综发挥还算正常,考英语时几乎晕倒在考场,考数学更是头晕眼花,体力不支,没有把题做完。但已成定局。

唉,每年的高考都煎熬着那么一些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谁也不敢马虎。只能奋力拼搏。但愿,所以的高考生,不要如我一样倒霉就好,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有个好的未来。

那一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

文/纤尘

大雨从昨天天黑始下,淅淅沥沥不间歇地落了整整一晚和一天,到傍晚时分高考结束才停下。像悲伤过度,禁不住落泪的人,哭到泪干才止。

记忆里,每年高考都会下雨,下得那么应景,不早不晚,如期而至。今年的夏天来得有些晚,高考期间天气不如往年炎热难耐,显得清爽沉静很多。

丫头刚结束她的高考,致电问候,语气颇为平淡冷静,她告诉我她要睡个地老天荒。我告诉她地老不了,天也荒不了。若地能老天能荒,那应该早就老了荒了。

时间犹如年轮,以生命为中心,一轮一轮地在增添转圈。每个人所走过的路所看过的风景原来一直都在那里,一遍遍被人们前赴后继地走着看着,历久弥新。

蓦然想起7年前,刚经历完高考的自己。7年前的今天,是端午节。下考后,瓢泼大雨倾泻而下,酣畅淋漓,豆大的雨水打在脸上身上,敲在如释重负的心上,激起大家压抑已久的离殇。

那时年轻的我们,任由雨水冲刷五味杂陈的心情。曾感谢那场来得不早不晚的大雨,让悲伤可以放纵任性地表露,让泪水有机会和着雨水肆无忌惮地流,让深陷凌乱的人能够融入混沌的天地。

从考点回自己学校的车上,被淋成落汤鸡的我们都一声不吭。那一刻,我曾祈求过地老天荒,祈求大家的青春会到地老天荒,祈求大家的友谊能到地老天荒。

后来的现在,才知道没有什么能够到地老天荒,因为地不会老天也不会慌。丫头说她有种和很多同学高考后一别就不会再见的预感。不忍戳破她朦胧的预感,不愿告诉她这不是预感而是人生的真相。

走散了的人,就像两条平行线,走多远都没有碰面的终点;也如布满夜空的星星,看上去近在咫尺,其实咫尺已是天涯。不再见的朋友,只能将离散和怀念的泪水,含在心里面。

一直以来,对于散场钟爱龙应台的这段话: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 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

以此自勉,告诉自己:无为在歧路,朋友共沾巾。也劝慰自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但坦白而诚实地说:高考雨水下不停,不及彼此不舍泪……

外婆的谎言

文/卜庆萍

我的童年,既生活在外婆的温暖里,也生活在外婆的谎言里。

很小的时候,外婆领我去公园玩耍。公园里花团锦簇,我高兴地跑到花池旁,随手采摘了几只花朵,然后抛向空中,花朵随风而舞,我开心极了。外婆看到了,急忙把我叫到跟前,认真地对我说:“千万不要再摘花朵了,花妈妈在旁边正偷看呢。花妈妈很心疼,谁采摘花朵,花妈妈都记在心里。每到冬天,花妈妈就会施展法术,惩罚摘花的人,让他手上裂开一道道口子,会很疼的。”我又惊又怕,忙问外婆:“我的手是不是也要裂开口子呀?”外婆安慰说:“我替你向花妈妈道歉了,花妈妈说没事了,就看你以后的表现。”我记住了外婆的话,不再随手采摘花朵,还经常给花儿浇水。公园里的爷爷奶奶见了,总是夸奖我。

刚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个插班生。她是从农村来的小女孩,因为个头矮,老师安排她和我同桌。我喜欢原来的同桌,他是我的邻居,又是我的好朋友,老师把他调到了后面。这下我不高兴了,于是就很反感新同桌。我在她身后贴纸条,还拽她头发,老是欺负她。星期天我准备和小朋友一块出去踢足球,刚要出门就被外婆叫住。外婆温和地说:“这踢足球嘛,一要会踢,二要速度快,让别人追不上你才能赢。你知道怎样才能跑得快吗?”我噘着小嘴回答道:“使劲地跑呗。”外婆整理了一下我的衣襟说:“这人嘛,从小就要为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多做善事。比如关心你的同桌,与她搞好团结,爱护她。做的好事多了,就会感到自己像羽毛一样轻,走起路来自然就健步如飞,那样别人就追不上你啦。”我果真相信了外婆的话,第二天就与同桌和好了,我还给她带了好吃的,经常领她来我家玩。

后来长大了,我以为外婆再也骗不了我。那年我上高三,临近高考,有一天外婆把我叫到跟前说:“外婆年龄大了,怕热。你姨妈家住在大城市,家里有空调,我想去那里住上一阵子。你在家抓紧学习,准备迎接高考,可不要挂念外婆呀!”为了让外婆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坦然接受,安下心备战高考,结果如愿以偿考上大学。后来才知道,外婆因为身体不好,去省城做心脏搭桥手术,为了不影响我的考试,就编织了这个谎言。

和父亲一起高考

文/李良斌

新县东部有座白云山,海拔900多米,西麓山脚下,流淌着白露河,汉潢古道沿河蜿蜒前行。河旁坐落着一片明清民居,有几十户人家,三四百号人。那里是我的故乡——毛铺大湾。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有七口人:爷爷父母,加我们兄妹四个,我是老大。父亲是大队民办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家中一贫如洗,却也其乐融融。

爷爷老家是息县的,年少时逃壮丁落户到毛铺,没正经上过学,但他小时趴在学堂窗外偷听教书先生上课,将教的东西默记在心,识了一些字。后来村子里办夜校搞扫盲,他更如饥似渴认真学习。

爷爷在对待儿女上学问题上,态度坚决。我的父亲是他唯一的儿子,为孩子上学他甚至讨过饭。父亲毕业于县高中,以微小劣势在高考中落榜。他惆怅地回到家乡,但学识很快在农村派上了用场,积肥量方、小队决算、喷写标语等等都非他莫属,他很快当上了大队民办教师。

父亲有段时间迷上了学英语。为掌握正确发音,他步行往返十余公里,到相邻沙窝公社完小收听英语广播讲座,一周几次,直到把一本书学完。

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那年我13岁,读初中,在学校是班干部。有一天,父亲神情严肃和我谈起学习、高考和未来的话题。随后日子里,父亲严格要求我的学习,布置大量课外作业,收集大量的资料、试卷让我学让我做。星期天,父亲把我留在学校学习,遇到难题,他和我头抵头演算,几番周折终于拿下时,他和我相视大笑。实在做不出来时,父亲会带题目赶到周河中学找老师请教。

放假了,我和三个弟、妹每天都有作业,邻居们常能看到我们兄妹几个一起做作业的情景。有时母亲会唠叨着让我们早起拾猪粪,或叫我们砍柴、捡茶籽,父亲会说“书中的东西比猪粪茶籽强多了”,家乡很多人常把父亲这些话当笑话传扬。

1978年5月,我夺得全公社应届初中生学科竞赛第一名,参加全县应届学科竞赛又进入前20名,被县高中提前录取进入“尖子班”。

上高中时,我14岁,个头小坐第一排。学校生活简单清苦,在家里带米换成饭菜票,再配点咸菜就是饭食。一天晚自习下课,雨雪交加,我和同学往寝室跑,我一脚踏进水坑里,鞋袜都湿透了,到寝室后把袜子使劲拧了拧就睡了。第二天清晨,上操哨音急促响起,我没有替换鞋袜,只好穿上湿袜湿鞋,刚开始跑步时脚上冰冷刺骨,跑着跑着,慢慢也焐干了。

有天中午饭是油炸馒头片,我很想吃,可一摸口袋,没菜票了,没钱买,也不好意思借,就悄悄离开饭堂在外转悠,有同学问炸馍好吃不,我拍拍肚子说好吃好吃,真香啊!

我每月回家一次,星期五下午离校,星期日返校,步行往返70多公里山路。每次回家母亲都说伢儿太可怜了,真受罪呀,尽可能做好吃的“慰劳”我,其实也就是炒菜时多放点油,或在鸡窝里拿俩鸡蛋蒸了。有一次离家返校时,天才蒙蒙亮,起了大雾,母亲不放心,送我走了好长一段山路,最后又站在高些的山头望着。走出很远,我回头,看见雾中母亲身影隐约,眼泪立刻模糊了双眼。后来每次读朱自清散文《背影》,就会想起那次母亲送我的场景。

1981年,我参加高考。那时有个特殊政策,教龄满多少年的民师允许参加高考,父亲符合规定,但他已是不惑之年。最终我们一起参加了高考,都考入了信阳师范学院,都是数学专业,不同的是我是本科,学制四年,他是专科,学制两年。

没想到,母亲竟因此和父亲大吵一场。因为父亲一走,家里有很多农活没人干,还有三个孩子要照顾,她自己没法弄。后来亲戚极力相劝,母亲才想通了。

九月份开学了,我和父亲收拾行李,各背一床被褥,双双赴校读书。教室在同一座楼上,班主任都是卢士堂老师,所学内容大部分一样,部分主课老师也是同一个人。

父子同学的事在校园里传开了,经常会有同学老师见了我们指指点点,慢慢地大家才习以为常。父亲学习态度认真,他的作业一丝不苟,书写规范,没有错别字,干净整洁得像印刷品一样。

两年时光很快过去了,父亲回到家乡到公社中学当了公办教师,工资升到了40多块,这让家里人都体会到了幸福感。

从1983年到1986年,二弟三弟小妹陆续考上了河南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和信阳师范学校。乡亲们都说,他家六口人,出了五个大学生,玄啦!一时间声名远扬,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我家的读书故事了。这件事也激励了一批学子,光我所在的大队和公社,就有不少学生相继考上大学。

很多年过去了,到了我儿子上学时,父亲依然关注孙子的学习,成绩不错,他会高兴地抿着嘴,偷偷乐。表现不好,他会叮嘱教诲几句。儿子高考前,父亲打电话叮嘱,叫他不要有压力,一次考不好,多考几次,一定要考上好学校!对于我弟弟、妹妹的孩子,父亲也会定目标,提要求,最后他的孙子和外孙都顺利考上大学。

如今,想想我家读书的故事,不禁心生感慨。我亲身体会了读书的辛苦不易和充实快乐,体验了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过程。体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明白了一个简单道理:个人如水滴,国家如大海,水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在真诚感恩时代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微薄的才识贡献给社会,才能对得起读书的初衷,才能无愧于国家的培养!

高考后给孩子的一封信

文/我爱冰柠檬

高中三年,你的主要奋斗目标是高考,中心工作是学习。在学习这个事情上,主要靠你个人努力。现在高考结束了,你还有两个多月就年满18岁了。在今后的人生旅途,除继续抓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还要增强做好人做好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你是一个懂事、成熟的孩子,对你的做人做事,爸爸妈妈是满意的。爸爸提这个话题,是因为做人做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爸爸在这方面并不优秀,常常会为说错话做错事而后悔。但我要履行好爸爸这一职责,则必须尽心尽力地分享自己的认识体会。

爸爸希望你在时间上用“一辈子”、在空间上“无死角”地做好人做好事,将来无论你上什么大学、干什么工作,只要做人做事到位了,爸爸就认为你成功了,否则学习再好事业再大也是失败的。

今天,简要谈谈九个方面粗浅的体会,以为共勉:

第一,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应时常仰望星空,不断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才智,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集体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第二,做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要做一个对得起良知的善良人。要慎独、慎微、慎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做讲诚信的人,言必诺,诺必行,行必果,千万不做失信的人、让人不放心的人。行善也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不做“农夫与蛇”中的农夫。

第三,做一个温暖的人。不断增强关心、关爱他人的意识与能力,做人做事要给人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努力让周边的人感到舒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他人,不逞“赢在嘴上”的口舌之快。

第四,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切忌人云亦云,努力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保持定力,不惧孤独,不随波逐流,确保自己的人生之船始终朝着正确航向前行。

第五,做一个勤奋的人。“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古训都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应自觉地传承好。勤奋这事说易行难,谁勤奋,谁就能走在时代前列。要过勤奋关,需增强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只争朝夕地奋斗。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做个有时间规划的人,时刻保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紧迫心态。

第六,做一个善于团结的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生产力。唯有团结,才能为自己的成长营造良好、愉悦的外部环境。真团结是大智慧,善团结是大本领,要登高望远、海纳百川,主动团结他人,尤其要努力团结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品格要高但不能高冷,要明事理、接地气,做个合群的人,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七,做一个执行力强的人。“一分部署,九分执行”。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点子和目标,而是追求实现目标的执着。要做行动派,做靠谱的人、干靠谱的事,不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第八,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早已成为过去式。不学习或者学习不够,一定会遭遇本领恐慌。增强做人做事的本领,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一位伟人说过:“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日不读书。”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善读无字之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带着思考读书,还要努力把思考转化为文字。

第九,做一个“学哲学用哲学”的人。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教人做人做事方法的学问。多学一些辩证法,努力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以从容的心态工作和生活,争取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流年,有你的落影

文/落晚吟殇

流年芳菲,思念浮华。

又是一年夏季。激烈的高考才真正开始。我却即将踏上通向北大的路程。落影,这是我暗恋你的第四年。与以往的三年没什么不同,却是我下定决心遗忘你的一年。

我永远记得你初来学校的样子。带着平易近人的笑容,从阳光刺眼的远处而来。穿着白衬衫的你被人群簇拥着,如天神般遥不可及。我痴痴地看着你,任凭好友叫了我的名字千百遍。你温和的目光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突然就看向了我这边。我猛然低下头,红透了双颊。仿佛你已经来到了我的面前。我拼命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只为找到你,再靠近你一点。却被不知谁的一只手推向了角落,那个属于我的角落。好友过来拉我,意味深长地说一句︰“流年,别玩了。他看不见你。”是呀,无论我多么努力,你都不会看见。

你迅速成为全校的风云人物。的确,成绩在学习排名上久居第一,篮球又打得那么好的人怎么会没有女生望着你眼冒桃心呢?可是我,依旧摆脱不了学习排名上两位数的诅咒。

终于,我攥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势必要引到你的注意。

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我在课堂上写着笔记,下了课就做预习。连周末,宿舍女生去逛街的时间,我也选择窝在图书馆一天。只为你,我就这么不要命地学习。

那是一天中午,阳光与你挂在嘴角的笑容一样温和。你来到我们班,当着所有同学叫了我的名字。整个教室哗然。在同学们的推搡下,我木讷地随你来到了走廊。“你就是莫流年同学吧。你好,老师说你这里有一套综合试卷特别好,让我来想你借阅一下。”你的手与我相握,提出了这个请求。我点头答应,立刻将自己没做完的试卷给了你,也不管它对于我的复习来说多么重要。真奇怪,我梦寐以求了那么久的场景,真正面临时,我却差点落荒而逃。“流年!”我很明显地愣了愣。“流年,我能这么叫你吗?”你带着丝毫不变的自信,轻轻问着我。我掩饰着慌乱,扯出了一个僵硬的微笑。“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你的成绩在排名里总是第二。祝福你在高考能成为第一吧。”我望着你扬长而去的背影,激动的心跳久久没稳定下来。

你记得你说的那句话吗?你注意到我了……你终于注意到我了!

高考结束。我心情愉快地收拾着书包,一面听着旁边女生的八卦︰“诶,你们知道吗?落影这次考试考差了。”“你怎么知道啊?我们试卷才交上去呢!”“落影是全校的种子选手。考完试肯定是立刻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估算自己的成绩啊。”“听说呀,落影物理最后一道题,就是那道一整面的题。因为一个单位,八小题全错了!”“啊?!不会吧,那他不是伤心死了?”“是呀……”

我的手渐渐停了下来。思绪飘到远处好久,半晌没能回过神来。

暑假,表哥为了庆祝我高考完毕,带我去了酒吧。我始终没想到,我竟会在那里遇到你。

你在人群中欢舞。头发染了色,往日的那件白衬衫你破天荒地第一次没穿。嘈杂的音乐里,你成了最微不足道的一点。我呆呆地望着你,忽然就留下来眼泪。我没想到你会因为高考的失误而自甘堕落成这样。

流年芳菲,思念浮华。

这就是你和我之间所有的事情,少得可怜。我却丝毫不后悔。

落影,我下定决心忘掉你。是因为我不再喜欢你了?是因为你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还是因为时光抹淡了我的暗恋?可是,再次遇见你,我已经不会有响到全世界都听得见的心跳。

栀子花瓣伴着幽幽清香,吹过我褪了色的年华和那份早已泛了黄的记忆。岁月容颜依旧姣好。我默默地迈出一步,又一步。心甘情愿离你不止一步的距离。

其实没有关系。流年画卷,有你的落影,已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