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节日散文

2022/12/13散文诗歌

节日散文(精选30篇)

共度“六一”

文/徐优

阵阵暖风吹遍大地,一年一度欢乐的“六一”儿童节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有的爸爸妈妈会带着孩子出去游玩,在乐园中尽情地享受自己的节日;有的爸爸妈妈会给孩子送很多礼物,捧着爱不释手的礼物是多么令人高兴啊!

可是在我们祖国的很多贫困山区,还生活着许多留守儿童,有的甚至因家境贫穷而没办法上学,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一样,也能收到节日的惊喜呢?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遥远的,所以我今年儿童节的第一个心愿给他们,愿他们能早日重返校园,而且能得到全国各地小朋友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也会尽我的所能去帮助他们。于是我和妈妈商量后,决定将我的一些图书、文具用品、衣服和玩具邮寄给他们,妈妈很赞成我的想法,并表扬了我。我想虽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绵薄之力,但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我相信那些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也会过上快乐的“六一”。这个心愿也是我送给自己的“六一”节礼物,只要有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晚上,我做了个甜甜的梦,梦见山区的小朋友收到了我“六一”节的礼物,和我一起快乐地度过了这个属于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难忘春节

文/顾轲文

冬去春来,又到了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九州同庆,全世界的华人都在喜迎新年的到来,因为春节对于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我们张家港有许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班级里也有很多来自外省外市的同学,他们跟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城市,一放寒假,他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春节。临近春节,电视新闻中每天都在播放春运:排队买火车票、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群、警车为摩托车队集体返乡开道……汽车站火车站,人山人海,再远的路都挡不住思乡的心,为的就是在这节日里和亲人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上热乎乎的年夜饭。

春节是一个祈福的节日。除夕的晚上,妈妈嘱咐我早点睡觉,到新年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再叫醒我。晚上11点50分的时候,爸爸叫醒了我,我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跟爸爸来到楼下放爆竹。哇,邻居家的伯伯叔叔早就在门前的场地上竖好了一个个爆竹,放上了一串串鞭炮,就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当电视机里春节晚会传出的新年倒计时开始时,爆竹声、鞭炮声顿时不绝于耳,天空中烟火绽放、五彩斑斓。每一户人家都在这热闹的爆竹鞭炮声中寄予了希望,祈求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春节还是一个走亲访友的节日。“新年好!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致问候。而小朋友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大人们在一起谈谈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电视节目,精彩的节目惹得大家会心地笑个不停。能干的家庭主妇们聚在一起包馄饨、做汤圆,大家谈笑风生,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难忘春节,新年新气象,在这充满欢乐的节日里,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可要好好加油,让爸爸妈妈少操心,做个大家喜欢的好孩子。

过年

文/董行

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在耳畔炸响,大红的春联映红人们喜盈盈的笑脸的时候,年就开始了!

乡间有“二十三,糖果粘”的民谣。所以“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的。祭灶一过,年前的市场就开始热闹非凡起来。年货店摊上,吃穿用玩琳琅满目,还有年画春联、烟花爆竹、灯笼香烛等喜庆用品。小孩子买到鞭炮,往往等不到过年,就噼里啪啦地放起来。为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村镇的小戏、高跷、秧歌、花船等民间玩艺也伴随喜庆与欢乐,开始活跃起来。

因为家境窘迫,小时候,我最渴望的好吃的东西,莫过于年夜饭的那顿白面饺子。以后该吃饺子的初二、初三,或因无钱买白面而掺杂面,或因无钱置馅以杂面面条代之。记得为这还惹大人生过气哩!六岁那年的年初二,我非要吃饺子,因过年的忌讳,大人不说那个“没”字,只说吃不成,但之后还是依了我。结果下在锅里的饺子烂成一锅杂面菜糊糊,搭了大人的工夫赚难吃,我当然脱不了一顿训。

当时,过年给我的印象是花灯、花树和鞭炮,是处处蒸腾的喜气。我觉得从过了腊八,我的心连同身子都是轻飘飘的,之后用倒计时,一天一天算到元宵节。我觉得从腊八到除夕再到元宵,是起起伏伏的节日群,春节是它的顶峰和高潮。伴随着人们“过了初一过初二,过了初三过初五,七姑娘生,八捞棉桃,十(石)头神生,闹元宵”,似乎一年里的高兴、欢乐的事和农田里的丰收都在里面;从老人念叨的吉祥话里,似看到来年的六畜兴旺了,在盈盈的喜气中仿佛看到五谷丰登!

对拜年,我说不上喜欢,却愿意跟着一大帮人随大流地跑,也不管关系好坏,只要是长辈,一跪就是一大片。

元宵夜的焰火我更是喜欢有加。往往几天前就做好调查,当天晚上饭不吃就跑到焰火多的人家门口等候。元宵夜放焰火似乎有个规定,大都是小户先放,零敲碎打的,小串鞭炮加零星焰火、小花筒什么的,不起眼,看不足兴。大家富户、生意人家或是新婚请女婿的就不同了,他们一家一家好像比着放。逢这时,心中的欢乐自不必说了。

我曾这样想,创造节日的先辈真是布局谋篇的好手,他们琢磨透了人的心理,以元宵夜的欢乐作这一群节日的结尾,让人回味一年,是再高明不过了。

在离开乡村的这些年里,我心中依旧荡漾着那节日的情趣,怀念那难以割舍的乡情。总觉得传统的春节,融入了太多的文化意境和象征,担负着一种文化的功能。

不一样的节日

文/朱政宇

在国庆节假期中人们都爱疯玩,我们家不一样。

一号那天大早,爸爸懒洋洋地回家了,看他一副“瘟神”模样,熊猫一样的眼圈,一身的酒味,像一个不老翁一样,站着也能睡觉。妈妈一下子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怒目圆睁扫视四方,从这可以看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妈妈一吼:“干什么去了!”爸爸一下子从八卦阵中走了出来,胆怯地说:“没什么,同学聚会。”妈妈脾气又大了,吼叫:“再说一次,你不会这不会那,只会喝酒打牌吧!”爸爸还在赖账,硬着嘴皮子说:“不是,不是。”妈妈像要一口气吃人似的说:“还撒谎!”爸爸没底气了说:“还不是他爷爷传给我的。”爷爷听了一下子涨红了脸。

第二天,爸爸又去玩了,我隐瞒了事实,但爷爷反常了。找爷爷打麻将的人在国庆节里特多,他们像闹钟一样在每个时段打来电话,爷爷如果在以前会开心答应,现在却坚定地说出了一个字:“不!”而爷爷就喜欢与一些所谓的“狐朋狗友”等人在一起玩乐,现在别人不管以什么方式诱惑爷爷,他也不答应。爷爷以前是最爱喝酒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对酒的喜爱。今天晚上吃饭,他的惯例是倒半杯白酒再拿两瓶啤酒过过瘾,可今天他对酒瓶说出了:“NO!”他没有喝酒,只是平常地吃起饭来。一连几天都这样子,连不常在家的爸爸也发现了苗头。三号吃晚饭时对全家人说:“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在外混了。”家人都露出了微笑。

后来几天爸爸减少外出,在家陪陪我奶奶,自己掌握大勺做饭。没事也不再外面乱转悠,不是在小店里帮妈妈打理生意,就是陪爷爷下下棋聊聊天……我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又有了新篇章。我问爷爷是怎么做下这个决定的,他告诉我:“这是为了你和儿子着想,先辈要给晚辈做榜样嘛,不能在外混是吧。”我连忙说:“爷爷,我以后绝不在外瞎混。”一家人都笑了。

这个节日非同一般,真值得举国同庆啊!

期待节日

文/吴浩

过年是个提笔忘字的时间段,无话可说又千言万语。就好像每天路过的早点铺,买了那么长久,要我具体形容下卖早餐的大嫂还是会很难,这就是所谓的越熟悉越陌生吧,或者说,因为太过自然而忽略。

没事干无聊地翻着旧报纸,看到刘震云的专访,关于《一句话抵一万句》,主题大概是关于孤独的定义之类。小说我买了很久没看,专访倒是看得很仔细,关于一句抵一万句的解释我倒深有同感。总的来说,就是有些孤独无法表达,如果坚持要说,那大多流于泛泛。一边漠不关心,一边寂寞难耐,这大概就是我或者这城市里很多人的生存状态。

所以,期待节日。

还是觉得少时过年的意味最是浓墨重彩,那时候因为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反之稍微有点事就显得非常重要,常常是十二月刚到就开始数着日子过,等过了正月十五还意犹未尽。有东西期待总是好的,无论是烟花爆竹还是饺子甚至是那时候就不大爱看的春晚。

一年一年这么过,春节就像女朋友过成了老婆,爱情过成了亲情,新鲜过成了依赖。慢慢长大,有了原来没有的所谓自由,有了更多所谓重要的事,遗忘和淡漠的也自然更多,不过很庆幸,对于节日的情结,还存于周身的细胞里。那种在烟花四溅爆竹噼啪的夜幕下,闻着饺子香,踩着沙沙作响的雪面走向这城市灯火通明某一处的感觉,挺踏实。人们需要抱团,需要期待,需要觥筹交错,需要安全感。不过这又何尝不是若干年前节日诞生的真正原因呢。

这么说起来,还是和擦肩而过的每个匆匆面庞一样,期待敲响钟声的欢呼,期待哈着气点着爆竹的瞬间……

水果节

文/雷思彤

我设立的节日是水果节,我要把这个节日定在每年夏天的大暑。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天,人们最渴望什么呢?那就是凉爽,所以我想设立这个节日。

我渴望的一天终于到了,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第一项活动是水果大战,当然我一定会参加。比赛开始了,因为我胆子小,所以就一直躲在沙包后面,悄悄地使出吃奶的力气向红方扔水果,红方被我打得措手不及。我的胆子似乎大了些,就拿起几个“手榴弹”向红方扔去,突然,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块西瓜皮,然后就翻了个脚朝天,红方的人哈哈大笑。这时,我的“小宇宙”爆发了,红方被我们打得传来一声声惨叫,哈哈,这场水果大战我们赢了。每个参赛选手都获得一盒热带水果。

第二项活动是吃水果大赛。比赛开始了,选手们有的吃得满脸是水果汁;有的满脸都是水果籽;有的全身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水果香,逗得我捧腹大笑。经过激烈的比赛,冠军产生了,那就是邻居家的张叔叔,他在5分钟内吃了一个西瓜、一串香蕉、一串葡萄、2个水蜜桃、3个苹果,我心里不禁想:张叔叔可真厉害,可以称他为“吃水果大胃王”了,他的奖品是一个水果大礼盒。

这就是我设立的节日,你想参加水果大战吗?想参加吃水果大赛吗?如果想,记得在大暑这一天来报名参加吧!

素水年华,静安好

文/陌影疏涵

在静静流淌的岁月里,我们走过了一载又一载,不再青春年少。但是,一颗不再为琐碎澎湃的心,真想说声素水年华,静安好。

--题记

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就在眼前,我明白又一个七夕来临了。不过,对于这种浪漫的节日,我的内心不再波涛骇浪,因为我已经和这样的浪漫走远了。曾经,也有着一颗澎湃不已的心,不愿错过所有关于浪漫字眼的节日,因为自己是个俗人,无法免俗。慢慢的日子就这样一个人安静的过着,过着过着就忘记了去演绎属于两个人的浪漫了。或许,人都是一样的,在所有的静谧里,最终找到了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

我一直是个害怕节日的人,不知道将如何去面对所有的节日,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这颗一边享受着孤独,一边害怕孤独的心。我真的是个矛盾体,很多时候向往属于节日的热闹,可是很多时候又害怕节日的所有繁琐。我一直在一面的逃避和一面的渴望里,追寻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一路奔跑。五年来,我一直是一个人过着所有的节日,包括所有和情感有关的节日。我一直渴望着有个能把我所有孤独划上圈的人,我一边找寻着,一边又自我逃避着。很多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找寻什么,自己在坚守什么。

风舞尘埃月数粒,岁岁年年又一朝。岁月的不断前行,让我在所有的迷茫里学会了安静,学会了冷眼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之外的所有。很多时候,自己潜意识里的那份焦躁就会在不经意间蠢蠢欲动。于是,我提醒自己,人到了这个年纪应该学会恬然的面对生活的所有了,不能再像青春年少时的小丫头那样张狂和不羁了。静能修身养性,静能陶冶情操,于是我在所有的静里一遍又一遍的重唱关于生命的绝唱。

这些年,因为爱一个人让我变得很焦躁不安,也因为爱一个人让我变得沉默寡言,也因为爱一个人让我变得学会了静享岁月。我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个性深深的爱着他,一直主观的以为他能读懂我的所有表达,他能读懂我对这个世界和对所有的诠释。一直主观的认为,他会永远的宽容我生命中犯下的大大小小错,我愿意以一个孩子的姿态存活在他的世界里。我一直自以为是的以为,他是我生命的精神支柱,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因他而写,我所有的思念都是因他而生,我所以的小说也是因他而写,我曾经答应过他,我会让他看到飞速成长的我。

可是,我不管怎么用尽全力的奔跑,最后还是跑输给了岁月,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美好,最终变为荒芜的时候,我除了用沉默来掩盖我内心的无望之外,什么都不想表达了。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不愿意再用文字去表述什么,也不愿意用文字去记录什么。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变成了一个只会吃饭和发呆的傻子,不会思考生活,不会斟酌岁月。我把所有的小说,所有的笔触都定格在了一个点,一段属于曾经想带给他惊喜和雀跃的岁月。

在所有傻憨的日子里,慢慢地真的学会了安静。那是一种由内心由发的安静,学会了笑看人生的无常,学会了在所有的淡定从容里过着每一天,学会了抿嘴一笑忘记所有的恩仇,学会了把自己内心淡淡的心事淡淡的隐藏。或许,我懂得了自己成熟了,但是所有的成熟都是用一页页不敢触及的过往换来的。

当所有的眷恋成为荒漠的时候,我倔强的在风里一次次的微笑,我知道自己很逞强,我也知道自己很傻冒。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只想隐藏我的那份悲伤,我只想用所有的倔强护起我那颗受伤的心,我想用所有的逞强藏起我那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自尊。

任何人,任何一次华丽的转身背后,都是别人看不见的伤痕累累。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对着阳光微笑,都愿意背着黑夜哭泣。任何人都不会把自己的脆弱,显摆在所有人的面前,都喜欢把自己最为美丽的刹那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直咬着牙微笑着转身,但是转身的背后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在七夕这样的日子里,我只能微笑着看着窗外的热闹,然后为自己悠然的放首曲子,让一切在所有的静谧里回味。我只能微笑着不断和自己说,素水年华,静安好。

八十三岁老人的春节日记

文/马广良

进入腊月门,孩子们进进出出多起来了,家里开始热闹起来了,进门一声“爸,妈”,临走一声“再见”!声声亲情温暖了这个家。

腊八开始,他们往家置年货,大到鸡鸭鱼肉,小到香纸码子,天天往家买。冰箱满了就往小北屋和地下室放。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以前叫辞灶,意思就是灶神在人间工作一年,要上天汇报工作,人们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给他送行。从这天起,大媳子4点就起来了。她在车站工作,年终最忙。这天,她是下午的班,上午就把饺子包好了。年前烹、炒、蒸、炸还有一大堆活在等着她。腊月二十七那天,她在伙房炸年货,整整站一个下午。第二天我到伙房去,油烟味仍很大。我感到有些心疼。因此,我想再过年不炸年货了。其次酱牛肉,蒸馒头等节日用的、吃的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做的。二十八日晚上,她忙完了之后,又给老伴洗洗澡,理理发;因为老伴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为此,她买了套理发工具,多年来老伴理发、洗澡她全包了。车站过年只放两天假,除夕那天下午,她下班后没回家,就直接到我这里来了。一进门就忙起来了,包饺子、办酒菜准备年夜饭,一直忙到八点,晚会开始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也上齐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碰杯、敬酒相互祝福。在笑声欢语中,守岁到深夜。在临睡前,她把老伴节日的新衣、鞋帽以及袜子,全找出来放在床头上,并嘱咐如何穿戴,耐心细致令人感动。我老家是西马家沟,在村里我的辈大,每年拜年的人多,她一早起来摆上糖果和茶具,烧好水。五点多钟拜年的一波接一波,她端茶倒水忙个不停,一直忙到中午十二点。初二下午又忙着包送神饺子,晚饭后陪着老伴打麻将玩,初三忙完年也到上班时间,六点以前赶到岗位,开始新的一年工作。

孩子,你辛苦了。爸爸代表全家谢谢你,祝你工作顺利,平安吉祥。

分手原因

文/崔永凯

表弟属于外貌协会成员,对女朋友的外在条件要求特别高,至今未婚。春节回家的时候,听姑姑说表弟刚认识了一位女孩,人特漂亮,个子也高,很称表弟的心意。我听后自然也很替他高兴。

昨天恰好表弟给我打电话咨询买车的事情,聊完正事后,我不失时机地问他:“听说你终于找到满意的另一半了?”不料表弟沮丧地回答:“别提了,我俩刚分手!”我诧异地问:“怎么这么快就决定分手啊?”表弟回答:“这个女人太物质了,光知道要礼物,情人节刚给她买了个包,三八妇女节她又要衣服……”我打断他道:“这些节日给人家送些礼物是理所应当的嘛。”

表弟愤愤地说:“我还没说完呢,这些节日给她送礼物自然没啥可说的,可让我无法容忍的是,植树节那天她居然也问我给她准备了什么礼物!”

我们的节日

文/张瑾

自腰椎做了手术后,原本一向对文字比较依赖的我被迫和电视打起了交道。在不能下地的日子里,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每天就两个期盼:一是等待电视连续剧下集的开播,耳熟能详地背诵着电视剧插播的广告;二是认真谛听门外邮递员摩托车的定时轰鸣,感受每天报纸投入家门的那清脆的“啪”声。

因为腰椎的问题,长时间走路、旅游成了我最期待的奢侈。在没有做手术前,虽然不能走路,但是坐还是可以的,所以看书写字浏览博客倒也充实。为了改变现状,下定决心走进了手术室,为的就是长痛不如短痛,彻底恢复行走的自由。尽管恢复的过程漫长而煎熬,但是,黎明前的黑暗总会过去。随着龙年的脚步响起,我的行走也终于自如,圣诞那天去医院做例行检查,主治医生看了我的X片告诉我说,术后的骨头生长很好,现在只要不做一些重体力活,当心大幅度的弯腰,开车旅行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医生的话无疑是给我龙年的最好礼物——还有什么比病体的康复更重要?

在2006年的时候经北京的一个文友牵线,我曾经和同事学生们一起给青海、陕西、湖北的三所贫困学校的学生捐助过一些过冬棉衣。后来一直想再筹集,因为身体的原因搁置了。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了,我一直想亲自去那几个地方看看,目睹一次那里的孩子现在生活得好不好?我能再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身体康复了,我一定要和这三所学校老师联系一下,去他们那里实地走访,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筹点棉衣和学习用品。去自己曾经捐助过的地方了解那些贫困地区孩子的现状,一方面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另一个方面也能让爱心得以延续,善事得以传承,我想我的人生会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充实。

龙年第二个心愿就是去心中向往已久的内蒙大草原旅游。提起内蒙古大草原,我的头脑中便会涌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一直想找机会去感受蒙古这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体验一下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如果能亲自在草原上驰骋,和那里的蓝天白云、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做个零距离接触,这是何等的开怀?在那空旷的草原上,能走进蒙古包,喝上一口牧民家的奶茶,欣赏一下马头琴声的悠扬,这又是何等的惬意?如果有机会,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去祭拜一下草原民族崇拜的偶像,心胸一定会变得和草原一样宽广。“蓝蓝的天下白云飘,白云下面我骑着马儿跑。”这同样是我在龙年里的一个心愿。

当然,龙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期待家人、朋友、我可爱的学生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同时我也想借这一平台,送给大家一份龙年大餐:成分——真情,真诚,真心。营养——健康,温馨,幸福。有效期——一生一世。

我在圣诞节

文/李晓

一个男人告诉我,他对这个舶来的节日开始有感情了。这个节日,也是雪花中、天幕里徐徐浮现一个年头消逝的背影。尤其是在一个叫做“平安”的夜里,和家人在温暖火炉前的守候,才明白这种守候本身,是对人生最本质的需要。这个节日,就是圣诞节。

我,一个常常紧闭双唇陷入冥想的中年男人,望见新年前夕的大雪纷飞,积雪随即在新年的阳光里,簌簌消融,抖落成耀眼水珠,一眼望去,白得晃眼,有老眼昏花的感觉。

我住在一条大江边,晚上起来推窗而望,常听见汽笛声响,感觉一艘客船抵达码头了。水声荡漾在圣诞夜里,不会有下船的念旧友人,风尘仆仆赶来看我了,所以那一壶老酒,我一直温在老去的时光里。 老曹、老宋、秦老二那些外地朋友,我们都在一个微信群里,见面的渴望远没有那么强烈,想见面么,视频一下就可以了。

去年圣诞夜里,我听见楼上一个男人同样在半夜醒来,他在猛烈咳嗽,大概是晚上喝了太多的酒,夜里醒来要喝水了。我正要关窗,楼上有一个妇人在说话,好像是在责怪自己的女儿深夜还没回家。是去过圣诞节了吧,深夜里那些影影绰绰中人的狂欢,整个城市都弥漫开一股红酒的味道。

二十多年前,这个节日还没这样盛行。我在一个小镇的圣诞夜里,一个老乡在深山丛林里打了一头野物,放了花椒、辣椒、八角、桂皮,在炉子里炖上一大半天,咕嘟咕嘟响着,好比那些年,我在小镇上缓慢滴答的老时光。那晚,几个人围在一起喝酒,小镇上的文艺青年小柯,弹起了吉他。那轻微的吉他声,如夜里昆虫唧唧,在草丛上跳跃,在心上滑过。小柯说,再过两年,他就要到国外去了,他的大姑在国外,要他去那边发展。

那些日子,我发觉小柯有些轻微的抑郁了,他常坐在小镇吊角楼的河边,听着潺潺河水发呆,然后把鹅卵石带回家。自古抑郁多才俊,小柯擅长音乐、美术、舞蹈,他还在练气功,走路时双腿也绑着沙袋。后来,小柯去了国外。有一年,他在那个国家,一个人的圣诞夜里,就在一棵树下独坐了一夜。小柯说,在那个国家狂欢的圣诞夜里,他在树下想明白了,自己的根,还是在中国。这些,都是小柯回国后告诉我的。

圣诞连着新年,似乎是心理上的一种提前预热。三十岁的男人,还没有那种年华东流的紧迫感,觉得日子还长,用一桶石灰,把地上刷白了,再当作起跑线。那些年的圣诞,身边发财的,苦寻浪漫的,渴望一次热烈情感的男男女女,都纷纷开始过圣诞了。他们穿着圣诞装去约会,仿佛真有一个白雪公主被白胡子圣诞老人牵手而来。

城市里的娱乐场所爆满了,都是提前预定的。日复一日的日子,似乎需要这样一些节日来装点。其实人类的节日,差不多都是为了抵抗平庸消解寂寞而产生。圣诞这样一个节日,因为都是地球村上的人了,村庄里的人,得一起过一起感受,只要不过分矫情就好。

等过了四十,对圣诞、新年这种节日,常有喜庆里的一点疼痛漫开,好比肉里埋着一颗针。才发觉,在光阴的河岸边,一些日子结了霜,一些日子像草一样枯了去。很多念头,都是昆虫转瞬即逝的叫声,我为什么不能做一只千年老龟趴在那儿呢?

一个中年男人的圣诞节,请允许我保持沉默,保持对安宁生活的凝望,在时光的深水里,做一个潜水员。属于你的圣诞节,就是平平安安的,把日子好好过下去,一天一天,才是扎实的生活。

老外们的中秋节

文/程贤钧

中秋节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世界上有不少国家也过中秋节。这些国家将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和本国的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使他们的节日放射出别样的光彩。

韩国称中秋节为“秋夕节”。过节时,全国放假三天。由于秋夕的习俗要回乡祭祖扫墓,秋夕也就成了家族团聚最好的日子。

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了农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节日这天,成群结队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日本的“月圆节”也特别突出“团圆”这个永远不变的主题。

泰国人把中秋节称为“祈月节”。八月十五这天夜里,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在泰国人心目中,中秋祈月会给全家带来福寿和好运。

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也过中秋节。中秋夜,越南的小孩子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为何要提鲤鱼灯?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条鲤鱼成精后到处害人,包公为救民就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这条害人的鲤鱼。另外,提鲤鱼灯游玩,还预示小孩长大后能“跳龙门”呢!

另外,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坦桑尼亚则将中秋节称为“月圆节”;而伊朗人将中秋节称为“麦赫尔干节”……由此可见,世界上不单单是中国人重视过中秋节,事实上,老外的“中秋节”也很精彩啊。

守望春的节日

文/高穹

当走亲访友的民风民俗还在为节日里的繁文缛节增光添色时,关于春的信息已渐次在松动的疆土上籽粒般广播,进而劲草般蔓延和拓展。

春天真的来了,谁都能感知得到。似乎一夜之间风向骤变,掀起一股南来的风,在空气里蹿动出丝丝暖煦潮润的气息来。尽管雾霭总在醒来的清晨里与万物缱绻暧昧,晦明交融撕扯不开,但丝毫阻挡不了阳光随时出行的热情。

今晨,一觉醒来,望向窗外,近在遐迩的群峦依然被缠绵的雾霾层层包裹着,但依稀可辨一抹淡黄的晨曦正努力冲破那层浓重。忽然就以物喜,似乎正如自己此时也卸下了一身负累般而感觉一身清爽,心里自然很清晰那种释然的境遇源自何因以及它要延展何方。

当今晨女儿和她的朋友也从我这儿走出,如同最后一缕人烟从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中离析出来般,我心里长舒一口气,不由感叹道:春节这道关口终于过去了。是否意味着一切的关于年的繁琐杂事都尘埃落定了?随之而来我也能感知到自己的所需所要了呢?

这个午后,我终于可以从循规蹈矩的传统缛节中走出,又重新找回自己。那一刻已被节日俗化的我早已抛开难免其俗的纠结。昨日沸腾的亲朋之情和交错的觥筹之光都随着今晨的第一缕晨曦梦般地隐退。我此时轻触键盘,页面上便层层叠叠起那些熟悉而亲切的字符来。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忽然外面响起一阵爆竹声,我正飞扬的思绪顿时像碎屑般惊落了一地,来不及拾掇,却见页面上倔强地闪动着一串春的絮语。或许春天一直就住在我心里,才不由我文生春意。

其实被世人繁复而功利化了的春的节日本可以像这样删繁就简,毫无负重毫无牵绊地蹲踞在每个人心中。像我们远行在外的儿女和年迈安康的父母,只需随时随处对他们心揣守望,就会感触到类似春的节日里那爆竹般的生命气息的存在。

春天的节日

文/西江月冷

吹了一冬的寒风,终是轻了下来。门上的灯笼依旧挂着,用纯美的红色烘托着节日的喜庆。

忙了一年的人,在春的节日里停歇下来。春节是最大的亲情驿站,即便远在千里的人,也要撂下平日的忙碌,放下手中的事情,赶赴家园。

年夜饭是一年中隆重的时刻。无论贫富,这一桌饭菜定是花样繁多,注满浓情。若在过去,一桌年夜饭总要提前忙上几日。提前赶集准备食材,又在年三十进行最后的准备。鞭炮放过,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来。无论老少,除夕夜都要喝上几口热酒。喝得满身暖热,从心窝子里飞出的话语,也句句甘甜。

今年春节,柳条是发出了嫩芽的。轻轻摇摇,似出阁的女子。

春日渐暖,偶尔也会听到几声喜鹊的叫鸣。我在室内,透过窗帘便把那歌声捕捉过来,轻轻的,放到童年的枝头,脑海中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溜冰的孩子,奔跑的歌谣,零碎的鞭炮声,都慢慢地映照在红色的春联上,一笔一画,动画般写成“人勤春早”的字符。

只是节日的浓情,并不能挽留住出行的脚步。初六一过,闲散的人终是少了起来。入夜,就连停歇了几周的跳舞的老人,也在各处的广场上重新开始了舞步。想一想,生活本是这样,有忙碌便有停歇,有停歇便有忙碌。生活之路,本是走走停停。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日子的脚步依旧忙碌。既然前方的路上有那么多的劳作与汗水,等待人们的,也定有未知的幸福和欢乐。

每年的“倒春寒”,都是春天到来的序曲。一如今日,我正轻抚着柳条的嫩芽,便觉吹来的风凉了一些。然冬天已去,满目的春色正翻动着身子,从沉睡的梦里醒来。如此想着,只待下一个春节到来,回望走过的路程,对自己喃喃说起,一年的时光又已远去,而我的手里,已是满满的行囊。

长湖——歌舞之乡

文/昂勇

我的家乡是长湖,朴实善良的彝族撒梅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欣欣向荣的生活着,抚育着下一代。

在我们长湖,火把狂欢节是这里最热闹的节日了。它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每逢这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我们长湖人民都视火把节为一个狂欢盛典呢!火把节还没有到,彝家女就会为全家人缝制好节日盛装,不仅这些,彝家女还会上街,采购食物,准备在节日当天拿了招待客人。男子汉们都聚集在一起,商议着节日中摔跤斗牛等比赛的事宜。大家为这盛大的节日而忙碌着,却个个乐此不倦。

火把节终于到了,大家白天去看各村举办的摔跤,斗牛,晚上就准备要开箐火晚会了。

一到晚上,大家点燃用木条,树枝等搭好的箐火堆,再由一个人将火把分发到各家,大家就换上各家妇女新缝制好的节日盛装,就准备开始晚会了。

“赛赛,赛罗哩塞哩,赛罗哩赛哩……”哎,快看,箐火晚会开始了,村村寨寨挤得水泄不通,彝族妇女、孩子围成圈儿,以箐火堆为中心,边唱边跳,彝族青年小伙儿和姑娘围着里圈的妇女,孩子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的跳着,最后,彝族成年男子抱着大三弦,弹奏着优美的音乐。大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一圈接着一圈。火光冲天,欢呼声响彻云霄,大家都沉浸在那欢乐的海洋之中,不知疲倦……

舞跳完了,大家将火把放入火堆中,让它慢慢点燃——开始用火把喽!大家高高的举起火把,让火光映照着天空,虽说是在晚上,但因为有火把的映照,似如一颗颗明亮闪烁的小星星。大家一直笑着,闹着,热闹极了,也高兴极了……

待火堆燃完,那些箐火堆中的木头早已经变成黑乎乎的炭灰了,现在,就是我们的天地了。我们会抓一大把黑炭灰,奔跑着涂抹别人全身,不过,我们比较喜欢抹在别人的脸上,直到把别人抹成“黑脸包公”呢!

其实,抹炭灰也是我们这里一个特别的习俗呢!你身上被抹的炭灰越多,就表示别人给你的祝福越多,以前,我也曾被抹的全身黑乎乎的炭灰呢!

这就是我家乡——歌舞之乡;一个美丽的故乡——狂欢之乡;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长湖,欢迎来我的家乡,我代表家乡人民欢迎您!

丢失

文/何永俊

元宵夜 吃过节日饭 穿着新衣的我 提着灯笼 到村外捉迷藏 打雪仗

风雪好笔力 泼墨之处 抹去了庄稼 道路 河流 抹去了除人以外的歌声 甚至抹去了野兔

我躲进林子伏在负着铠甲的树后 风住雪停 玉树琼枝 歇了琴瑟 伙伴们笑着远远飘过

忽然 我发现 不高的枝上 蜷着一对冻昏的斑鸠

它们的家呢

它们的节日呢

在我的节日旁 别人无家可归饥寒交迫 风雪这才透骨的寒冷 恻隐之心最易着凉

正发呆 又一阵喧笑 周围已经来了一大群大人小孩 棍棒落处 斑鸠无声落地 当做下酒的好菜被拎走

大家一阵风样远了

太快了 从头至尾 我都没有哭出来 甚至没有来得及喝一声

发呆的 继续发呆 地球仍在快速转动 我呆了一阵子 就茫茫地走向一片茫茫

后来 大人们把我找回了家 他们见惯了孩子们失魂落魄的样子 训几句 就不再问我

我想 人类那天收获也不小 打到了猎物 也找回了走失的孩子

可是 我总觉得人类是得不偿失的动物 他们找回了一双忧郁的眼睛 却永远丢失了一颗快乐的童心

自己还不知道

“六一”畅想曲

文/董若涵

六月是一支歌,一支幸福的歌。因为在六月的第一天,我们就将迎来期待已久、属于自己的节日——儿童节。

“六一”那天,我想将整个学校布置成“白鹿大未来”。里面有各行各业,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工作的乐趣。当医生能救死扶伤,侦探能破解各种谜案,清洁工能给人们带来优质的环境……这样的节日,不仅我们得到锻炼,而且也能体会到各行各业的艰辛,这样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使我们学会感恩。

“六一”那天,我们还可以走出校门,到暨阳湖欢乐世界去玩。一走进大门,就看到碧波荡漾的暨阳湖,满池的荷叶挨挨挤挤,湖边的柳树垂下它柔软的腰肢,一阵微风拂过,为我们送来了阵阵凉意。同学们定会欢呼雀跃,各自蹦向自己喜欢的游乐设施。那儿有让你心情舒畅的“太空漫步”,让你在空中360度旋转的“天地飞行”,从高空滑下来刺激的“水上飞车”,有惊险的“水上大战”,还有让人转得头晕眼花的“亲子转转杯”……在欢乐世界上空,回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这里简直成了欢乐的海洋。

“六一”那天,我会邀请同学来我家。我亲手制作酸奶、水果沙拉去招待同学,而后我们把客厅精心布置成一个小舞台,我和同学登台唱歌、跳舞,一起庆祝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真希望时光快速流转,让“六一”快些来到我的身边!

节日里的暨阳湖

文/张柏垄

宋朝的大诗人杨万里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我却说“毕竟暨阳节日中,风光不与他时同”,这是为什么呢?跟着我去一游暨阳湖,你就知道了。

快过年了,趁着双休天气晴好的机会,我和爸妈一起去暨阳湖。节日里的暨阳湖人山人海。刚进门,我就被吓了一大跳,停车场里停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车,就连路边也停满了电瓶车。老爸在停车场开着车慢悠悠兜了好几圈,找了好一阵子,还是找不到停车位。我感叹道:“唉,这可真是‘千金难买一车位’啊!”话音刚落,似乎老天爷听到了我的感叹,奇迹发生了,前面一辆车开走了,好啊!我们有车位了!我不禁又感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

节日里的暨阳湖景色迷人。虽然已经是冬天,可是那些常绿的树木似乎还在焕发着绿色的“青春”。微风吹拂,碧绿的湖水荡漾起涟漪,在阳光下泛出点点的金光,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来。那些活泼的鲤鱼,似乎也不畏寒冷,时不时地游到水面上来嬉戏一番。“暨阳湖里绿成荫,暨阳湖里鱼成群”。看见如此美的景色我不禁诗兴大发,即兴作起了诗。“今日来游……啊!”我不小心摔下了台阶。“叫你小心滑,小心滑,你怎么就不听呢?”爸爸又开始训我了。接下来,我们去了荷花池,可惜隆冬时节,荷花已谢,荷叶已枯,我们没能欣赏到美丽的荷花。

节日中的暨阳湖是不是很美呢?快去叫你的爸妈带你一起去玩吧!

春天的门

文/西江月冷

旧时,刚进腊月,孩子就闻到年的味道了。

腊八粥是新年送给孩子的第一件礼物。然后是年集。无论多么贫瘠的地方,年集上的货物总是玲琅满目。孩子早早起来,洗干净脸,跟在大人身后。集市上,看哪样东西都觉得新鲜。

真正的喜悦从小年开始。早就买好的鞭炮终于响起。一声声,带着电火花。新买的灶糖很是粘牙,孩子却当宝贝,紧紧地含在嘴里,舍不得咽。

之后,年的脚步一声紧过一声,等待的心情终被日子填满。

后来我终于明白,那时装在心里的年为何那样丰满,为的竟是留作后来的记忆。否则现在回味,年的篇章一片空白,我又怎能感受新岁之语。

除旧迎新,现在心里真的麻木了很多。日子的味道一年淡过一年,年的味道一年淡过一年。什么时候,时光已变得混沌不清,节日亦在心头可有可无。是的,一年年,为何竟把节日过成了这样淡漠的状态。许是心中没了盼头,许是觉得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发展,让人早早地望见了路的尽头。

可年终究还是要来。门上的春联要换,祝福的话语要说。倒是年后的日子必定变暖,又是三月桃花开,温暖的日光,总是让人心头发痒。

虽说日子难以望见大的变化,小的起伏还是要有。把日子过细,于世俗中过滤出一份清新和甘甜。这样,年只是一场季节的变换。望着又一场四季,我是否可以栽种自己的花草。我所想的,无关于节日和悲喜。走在腊月,遥遥的,我只是想推开春天的门,看一看那个依然生长的自己。

过好节日才能过好日子

我小的时候,麦还没黄,就想着端午节。我们那里不叫端午节,叫“五月当五”。那时,过五月当五,是生活中一件让人长久期盼的大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五月当五那天,天还灰苍苍的,便一溜小跑,去村边小河洗脸,并按照奶奶的指示,在河边捉一只青蛙,往脸上擦,这样可以祛毒防病。尽管我小时候身子虚弱,是全村有名的“三类苗”,平时小病不断,但我对这种做法却深信不疑。

在我们那个地方,上岁数的人都会在月亮地里,让小孩细心地看月亮,说月亮里住着月奶奶,每天都在捣药呢,到了五月初四的午夜,就会往人间大地撒药,河水就成了药水,而青蛙是个灵虫,知道月奶奶要降药,就坐在地埂上,接了一身的药。我小时候总好看月亮,似乎真的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捣药,感到奶奶说的一点也不假。

这个风俗,让五月当五与月亮,与药王奶奶联系在了一起,节日就变得很神圣。

实际上,我们那里五月当五的主题就是祛毒防病。五月当五是过早上的,除了要吃鸡蛋、粽子与油条,早上家家熬凉茶。熬凉茶的水都是早上从河里挑的,有的人家不想去河里挑,就要晚上把装满井水的水桶,放在没有东西挡的正当院,接药王奶奶的药。早上用这些撒药的水熬凉茶。凉茶的药是野外长的勺茶叶、狗腥草、黄黄苗、公式牛脸,其实它们都是常用中草药,学名分别叫半枝莲、鱼腥草,蒲公英与夏枯草。这还不够,还要煮大蒜,喝雄黄酒,大蒜补肚子,败毒能力很强,蛇与野外的各种虫,都怕雄黄与酒,喝点雄黄酒,再用棉花蘸上雄黄酒抹抹耳眼儿与鼻孔,蛇与虫闻见就躲得远远的,小虫也不敢往鼻孔耳孔里钻。

五月当五小孩要在手脖、脚脖、脖子上绑五色线,到六月六剪掉,绑在茄子上,说是把人娃儿的病都传给了茄娃儿,如果绑五色线的那棵茄子长得黄巴巴的,病就转移给了茄娃儿。戴的香布袋里面装满香草,不但辟邪,还防止蚊虫叮咬,百病不侵。

我们老家叫五月为“毒月”。五月啥都有毒,常有牛羊吃了毒草中毒而死去。不管是不是中毒,在五月死的牲畜大多数人是不敢吃的,尤其是牛,常听说哪村哪庄吃了牛肉而死几口人的事。而有的人胆大又馋,硬是吃了,虽然没事,往往到秋天就好长毒疮水泡。

为什么五月有毒,大家说,五月是一年中最旺的一个月,植物的津液暴得很,毒素都出来了,有一种叫猫眼的草平时叶津很少,到五月撕开叶子白津就往外滴,平时牛误吃后会几天没精神,到五月,牛误吃后非撂倒不可,救都救不活。也有人说,五月是天生的毒月,所以有毒。虽不明其理,但我觉得都是真的。

“五月当五见三新”,“三新”就是小麦、大蒜与柞茧,尤其是小麦,一春无粮,小麦就是救命粮。收获的憧憬让乡村沸腾,沸腾中节日又来,可谓双喜临门。正值麦收,当五到来,既要抢收,还要过好节日。当五这天割麦如期进行,但都可以悠着点干。而小孩子则可以不干活,戴着香布袋,五色线,吃着好吃的,浑身香喷喷的,四处玩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快乐人生了。

后来到县城上学,才知道,五月当五不是敬月奶奶的,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回到老家便对人们讲屈原的故事,想让大家也纪念屈原,让节日有点品位。当我给人们讲屈原如何如何,大家问,屈原是谁。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当我说到屈原报国无门而投江时,奶奶好似很生气,说皇帝不重用就寻无常,那还得了,身子都是父母给的,动不动寻无常,就是不孝顺,寻无常,在咱这儿是不能回祖坟的。后来有更多的孩子外出上学,与我一样讲屈原的故事,但至今屈原也走不进老家的五月当五。

我想,不立文字的农耕生活,终究会遗失很多故事,一个小山村不知道 屈原,也应该是极为平常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五月当五却流传了下来,并且用凉茶、鸡蛋与粽子之类的寻常物件,让节日变得神圣有趣,这也只有家乡能够办得到。

有时候我感到,乡村就是日子拧成的一根绳子,绳子上绑了不少小红旗,那小红旗就是节日,在她的飘扬中,乡村有了动感与色彩。

后来到城里生活,五月当五也成了端午节。但我仍按照家乡的方式过五月当五。去年五月当五早上,我照例很早就去买油条,门口的油条摊前已经排成了长龙,一查竟有二十二人,便带着遗憾去买了油烙馍。但吃的时候,却感到味道不对了。第二天仍感到有所缺失,便买了油条,才感到心里安稳。

现在很多人对传统节日看得很淡,节日除了文化上的传承意义,就是让生活浓的,连节日都淡了,平常的日子恐怕就更淡了,淡了的日子是不是就是寡淡的凉水?我想,节日就是让人认认真真去过的,过好节日,就会有好的日子,日子过得像节日一样,生活就美好了。

祝福平安

文/古槐枫月

没有任何的声张。在匆忙的脚步声中,在忙碌的身影后面,圣诞这个洋节悄悄走了过来。当都市的红男绿女们和着一片疯狂,使得节日的热情达到了沸点。而乡下,更多的是用沉默面对。洋节受到青年人的追捧。也许,青年们当着一种时尚,尤其在都市圣诞的节日,是青年人的,是都市人的。它不属于乡下。

当贫穷中的渴望,只有在节日的时候得到些微乎其微的获取,那所有的节日都是疯狂。而社会的进步,肠胃却疲惫不堪,使得人们及大地减少了对节日的热情。物质的丰富反而麻木了人们的神经,迟钝了人们的嗅觉。一切一切的节日,失去了人们昔日的渴望。一切一切都变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我也是一个不把节日看重的人,尤其是对一些泊来品。说是这样说,可每当年底的日历没有几张的时候,就是嘴里不说,心里却嘀咕起来,圣诞节又要到了。这会让我的脑海里显现着很多有关圣诞的往事,而这些碎片似的往事儿却串起了一串串闪亮的记忆。在一个特定的场景或一个特定的时刻,我们守候着。守候着平安夜的降临,守候着平安夜的歌声,守候着平安夜的祝福!那是一个平静而又紧张或许还有些难以抑制的莫名其妙的躁动。

守候,我们都在守候。守候是快乐,是一种幸福的等待。一切期望走来,一切预想计划变成意想不到的喜悦。喜悦的守候便是这个平安夜里的收获,我们分享喜悦。在这愉悦的时刻,祈祷平安,祝福平安。愿天下平安,我所有的亲人,所有的朋友们永远平安!

当夜幕落下,晚霞的余晖还在燃烧,那是为平安夜的祝福而使节日的幕布增添些色彩。风把一片片雪花满天地的抛撒,洁白晶莹的雪花轻飘漫舞,婀娜多姿,那是为平安夜献出的舞步。没有过多的牵扯,也没必要去做一番透彻的解释。我们的热情或者狂热,我们的蜡烛燃放着欢呼,我们的五彩缤纷的花篮和为圣诞准备的礼物,只为平安二字!当远方的亲人送来祝福,送来平安,这便是平安夜的意义,也是一个节日的定义和价值。嘘一声寒,问一声暖。虽是天寒地冻,相距遥远。那一声问候,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便会犹如南下的暖风,瞬间,就把季节转换!这就是亲情的力量,亲情是一根永远牵扯的线!亲情难买,平安无价。

当把祝福送给远方的亲人,祝福就是平安的歌!我们在忙乱的奔波中,有昂奋的呐喊,也有无奈的挣扎或者还有些许的心灰意懒。这没有任何附带的祝福,是为呐喊助威,也为有些冷淡的心送上温暖与呵护。

节日的界限,在于顺从人意,在于人们的习俗与接受。剔除任何的缘由,不看任何的色彩,只为平安夜,只为那一声祝福。这个隆冬,格外的冷,风凛冽寒气逼人。窗外,满天地的雪花恣意飘舞。对着远方嘱托着,叮咛着,细语着。轻声,轻声。让距离缩短,再缩短。那个等待已久的日子,虽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刻,我却失去耐心,焦虑万千。恨不得即刻双手擒住,疯狂而又任性的将它拥抱入怀。平安夜平安,平安到永远!

我看着日历上寥寥数张的纸页,那一个个字符也像是在心慌意乱,不停地抖动着跳跃着。哦,我知道你们的心事,你们当然也知道我此时的心绪更是无比地缭乱。我们相视会心的一笑,然后攥紧拳头,挥动一下,做一个胜利的手势。来吧,拉紧我们的手。来吧,平心静气地守候。那遥远,遥远的地方,响起第一声平安的钟鸣,我和你们的祝福便会灿烂如花,温馨如歌。

父亲节

文/yingtaoxiaowanzi

有一种爱如大山般深沉,它是父爱。有一个人无论何时都是我们避风的港湾,这个人是父亲。

众所周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 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他创始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于1910年正式成立,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是由住在美国的一名女子倡导的,她之所以提倡有一个父亲节,是因为他的父亲很辛苦的将他们兄妹六人拉扯长大,而且并未再娶妻,当他们长大成人时,本该享受儿孙之福的老父亲,却因病去世了,所以他想纪念自己的父亲,当这个节日正式成立后。各国也有了相应的父亲节。例如节日当天,有为父亲送花送礼物的。也有为父亲做早餐,喝啤酒庆祝的。

沉默寡言,不善言语向来是父亲的代名词。只因木讷,只因顾面子,所以眼中的父亲一直都是苛刻严肃的。殊不知在背后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它代表着浓浓的父爱,是最深沉的父爱。莫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现象出现在你的身上,你的一句普通问候,都足以令父亲高兴好半天,此刻,不妨拿起你的手机,给自己的老父亲打个电话慰问一下吧。这一定是父亲今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最后,祝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春节,喜庆的节日

文/陈贞伊

春节,是我们最大、最喜庆、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我们最大的节日。说它大,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全球的中国人都会很认真地过这个节日,结束一年的奔波,回家与亲人团聚。全球的中国人都会很用心地过这个节日,备新衣,送祝福,寄期望,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是我们最大的节日,还有一个原因是春节的时间很长,从春节前一个礼拜,甚至更长,到春节后的两个礼拜,我们都是在过这个节日。小年夜,除夕夜,大年初一,正月初五,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近一个月,我们的生活中心几乎都是过年。从过这个节日的人数、范围到这个节日的时间,任何一个节日都没法跟我们的春节相比它的大。

春节是我们最喜庆的节日。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包含着吉祥喜庆的含义,打扫卫生,备新衣,用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的到来。燃放烟花爆竹,消除一年的不顺,带来来年的喜庆。除夕夜家家桌上的鱼,预示着年年有余,还有那必不可少的豆芽菜,你知道这是预示着什么吗?这是吉祥如意的含义哦!大年初一,长辈给小辈的红包,寓意小孩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乐成长。还有那高高挂着的红灯笼,迎接着一年的红红火火。

春节是我们最热闹的节日。说它热闹,是因为那不断升起的五彩烟花,是因为那喜庆的爆竹声,是因为那不断响起的电话短信声:您好,给您拜年了,祝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幸福安康。在春节里,从年前到年后,你可以看到,超市里,商场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喜笑颜开地挑着各种年货,大包小包地把它拎回家。在春节里,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娃娃们放假了,爸爸妈妈放假了,大家都团圆在一起,包饺子,做团子,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

春节,它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它是我们中国人喜庆祥和的节日。春节,在春的季节里,给我们新的开始。

八十三岁老人的春节日记

文/马广良

进入腊月门,孩子们进进出出多起来了,家里开始热闹起来了,进门一声“爸,妈”,临走一声“再见”!声声亲情温暖了这个家。

腊八开始,他们往家置年货,大到鸡鸭鱼肉,小到香纸码子,天天往家买。冰箱满了就往小北屋和地下室放。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以前叫辞灶,意思就是灶神在人间工作一年,要上天汇报工作,人们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给他送行。从这天起,大媳子4点就起来了。她在车站工作,年终最忙。这天,她是下午的班,上午就把饺子包好了。年前烹、炒、蒸、炸还有一大堆活在等着她。腊月二十七那天,她在伙房炸年货,整整站一个下午。第二天我到伙房去,油烟味仍很大。我感到有些心疼。因此,我想再过年不炸年货了。其次酱牛肉,蒸馒头等节日用的、吃的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做的。二十八日晚上,她忙完了之后,又给老伴洗洗澡,理理发;因为老伴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为此,她买了套理发工具,多年来老伴理发、洗澡她全包了。车站过年只放两天假,除夕那天下午,她下班后没回家,就直接到我这里来了。一进门就忙起来了,包饺子、办酒菜准备年夜饭,一直忙到八点,晚会开始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也上齐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碰杯、敬酒相互祝福。在笑声欢语中,守岁到深夜。在临睡前,她把老伴节日的新衣、鞋帽以及袜子,全找出来放在床头上,并嘱咐如何穿戴,耐心细致令人感动。我老家是西马家沟,在村里我的辈大,每年拜年的人多,她一早起来摆上糖果和茶具,烧好水。五点多钟拜年的一波接一波,她端茶倒水忙个不停,一直忙到中午十二点。初二下午又忙着包送神饺子,晚饭后陪着老伴打麻将玩,初三忙完年也到上班时间,六点以前赶到岗位,开始新的一年工作。

孩子,你辛苦了。爸爸代表全家谢谢你,祝你工作顺利,平安吉祥。

我们的节日

文/顾丽虹

如果,此刻是青春蓬勃正当时,我的心愿便是:邂逅一位琼瑶笔下的白马王子,收到一束鲜艳欲滴的玫瑰;

如果,此刻是花儿怒放最盛时,我的心愿便是:拥有一个和美幸福的婚姻,得到一位人见人爱的宝宝。

然而,我已人到中年,生活,就像身边的这垛白墙,斑斑点点的,布满了岁月的水痕和泥渍。年少时澎湃的梦想,也像那些因为时间久远而剥落的墙皮。此刻,我的心愿,已从高高的天空,慢慢坠落到平实、厚重的土地。

春去春来,日出日落。龙年,在我们的不知不觉间,悄悄地从远方走来,如今,我们已能清晰地看到他的身影。他的步伐,永远是那样从容不迫。

2011年,我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儿子高考。十多年的盼望、焦虑、忧心、挣扎,终于在经历了一段灰黯的日子后画上了句号。常常会默默地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些电视剧中看到的情节,都在儿子的成长和我们的教育中一一经历。也常常在蓦然回首时,看到一个小小的男孩儿,在我下班时向我奔来,扑进我的怀抱,紧紧地把小脸贴在我的脸上。那温软的肌肤触感,那幽幽的孩儿体香,仿佛还存留在我的怀中。然而,岁月的流逝,就像村边的小河,没有声音,没有涟漪。那个小小的男孩儿,已长大成人。在陪着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总希望儿子上大学的那一天快快来临,好让那个因忙碌辛苦而远离自己的自我,与真正的自己融会一体,好让自己能做一做暂且放在一边的喜欢的事儿。然而,当儿子真正离家成为远方一个大学的大一学生时,我竟然比以前更加感觉到肩头的重量。那天,当我把儿子送到学校收拾好一切准备回家时,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和家长,我的心却如同戈壁大漠一样苍凉空旷。我不敢回头,怕眼泪瞬那奔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每一次与儿子相聚又送别的时刻,我总会想起龙应台的这句名言。孩子总会长大,孩子总会远离。而我就是种植在原地的一棵母亲树,努力地伸展着枝干,去遥望那亲亲的背影。牵挂,在枝丫间生长得绵绵密密。

儿子在上学不到一月就因打球受伤而住了医院,这是在事后儿子才告诉我的。我埋怨儿子为什么当时不对我说。儿子说,他一是怕我着急,因为我本身睡眠不好;二是怕花我们的钱,因为知道我们有着大笔的房贷。他的住院费,是借同学的,他慢慢地从我们给他的生活费中还给同学。读着儿子的来信,我泪如雨下。

所以,龙年的唯一心愿,就是儿子在那个遥远的城市能够健康、平安。

正在电脑上敲打这些文字时,忽然接到了儿子用别人的号码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他的手机,刚刚在公交车上被偷。我急得不知所措,傻傻地给那个可恨的窃贼发了一条短信:你知道手机是我和孩子之间唯一的联系吗?你知道一个母亲的心吗?然而,那边早已关了机。

我让儿子去当地派出所报案。然而,我知道这手机不会再回到儿子的身边。此刻,我的这个心愿越发强烈。儿子,只有你健康平安了,我的日子才能温暖如春。

让龙的图腾,引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期盼新的岁月,充满恬淡和谐的乡土之情,让传统文化回归、融入到城乡一体的好日子。这就是我龙年最大的祈愿。

春天的节日

文/尚书华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把“春节”视为人类自己的节日。辞旧迎新,庆祝一年的开元初始。

我们过“春节”是具有仪式感的。奔乡回家,拜宗祭祖,燃放鞭炮,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拜年、耍狮、舞龙、扭秧歌……很多少数民族同样把“春节”过得正式而隆重,既不失本民族特色,又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召示春天的到来。

对“春节”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动植物们似乎没有感觉到与常日的不同。牛、马、羊在圈棚里悠闲安然地嚼着干草;鸡、鸭、鹅一如既往地在村街上徜徉;只有通晓人性的狗,忠诚地保镖般跟着主人一趟趟买年货、挂灯笼、贴春联——跑前窜后,兴奋不已。村头那棵沧桑的老榆树,像长者一样静静地俯视着穿着新衣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逐家拜年。尽管所有的牲畜、树木们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的节日,可从主人比以往给它们多添加的草料以及孩子们比平日更多的欢颜悦色中,它们隐隐体验到一种异样的气氛,只是不知晓这种气氛叫做“春节”。

春节,天气依然很冷,可人们心头的热望抵御驱散了些许寒意。春,从人们的心窝涌出,荡漾在每一张渴望温暖的脸上。

一年四季,这个时候是最具活力的。这种活力绝不单单来自人类社会,而是整个大自然的倾情呈现。从高天厚土,到江河湖泊;从广袤田野,到浩瀚森林;从南方到北方,从村寨到城市,到处都涌动着生命律动的春潮。

人类用独有的智慧将一年划分成季节和节气,并设定了诸多节日,用以将日子过得更具条理、更有节奏、更多色彩。动植物虽说不具有这样的智慧,可本能使然,让它们敏感于季节和节气,对春天的气息更是有一种别样的灵动表达。

“春节”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动物、植物包括世间所有的生命都拥有春天,“春天的节日”亦属于它们。

那些至今仍有幸生活在原始旷野中的动物们,春天的阳光和雨水给了它们太多旺盛的精力。它们在辽阔的山野中自由奔跑,相互角逐,让旺兴的种群更加旺兴,让强大的基因更加强大。也许这就是它们欢度春天节日的方式。

那些高大到可参天的树木,弱小如苔藓类植物,无一不感念春天。春天对它们而言,既是节日,亦是生日。在北方,所有的草木经过一夏一秋荣枯后,寒冷的严冬对它们充满了生命考验。它们渴望春天早早到来,意在让春风春雨检验一下生命的荣枯。于是,春天的节日,是盛大的礼赞,没理由不用一抹动人的新绿去充盈枝头的萌蘖,为春天的到来唱一曲由衷的赞歌。

正月初一之后,无论南方北方,风,被称为春风;雨,被称为春雨;雷,被称为春雷;雪,被称为春雪。还有春水、春泥、春苗……人们把世间许多景物都冠上一个春字,这些景物自然就成了春天节日的主人。

中国人习惯把“春节”称为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为年间,长达半月,喜庆绵长。

在这春天的节日里,人们用一年中最美好的祈盼虔诚点亮自家门前的灯笼。人与人之间仿佛少了些许陌生,好心情释放出带着笑容的问候,走在街上相互打着招呼,“过年好!”的祝福声不绝于耳,暖情弥漫,街巷温馨。

在凌空炸响的鞭炮和孩子们阵阵的欢声笑语之中,农家院里,那头喂养了一冬的黄牛,膘肥体壮,结实的肌肉似乎忆起了春播犁铧蹚开泥土时的那份畅快,湿气氤氲的土地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伴着秧歌队渐渐远去的铿锵锣鼓,侧耳倾听,远处隐约传来声声鸟鸣。那是报春鸟儿在风中欢快鸣叫。在这谐美的叫声中,雪在一点点融化,大地在慢慢舒缓解冻,冬眠中的一切生命都在悄然复苏。

春天的节日,属于人类,更属于自然。属于山川、树木、鸟兽、花草、鱼虫——世间万物。

春节,一个人与自然共享的节日。

节日里的成长

文/朱艳莉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过年,觉得过年与其他的日子不同。所以,那会儿,我会在过年前,偷偷地翻看日历,小心翼翼地在那页日历上折一个角,然后在心底里默默地、焦急地期盼。

直到,母亲从地窖里取出存放一冬的萝卜;直到,她把浸泡好的黄豆挑到加工坊;直到,她取出收藏已久的红薯糖;直到,她翻炒着香气四溢的芝麻花生……我才突然惊觉,春节终于来了。

在年夜饭上,父亲会一边高兴地喝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我们描绘他心目中幸福生活的蓝图。我大口地吃肉,使劲扯过一个鸡腿,趁父亲说得正起劲时,又飞快地把几片带鱼转移到碗中,直到饭菜所剩无几,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饭桌。我躺在床上摸着鼓鼓的肚皮,竟不由自主地抱怨自己的肚子太小。记得有次因为贪食,我肚子太胀不舒服,午夜里父亲抱着我沿着漆黑的乡村小路狂奔到村卫生室,直到我吃下消食片后,才慢慢地抱着我回来。那年,我七岁。

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地不再那么急切地盼过年了。在外地参加工作头一年,打电话对母亲说,“路上堵,我不回去过年了。”晚上和同学在宿舍煮速冻水饺,守着一台二手市场淘来的旧黑白电视机看了春晚。凌晨,伴着新年的爆竹声,我拉紧被子轻轻地抽泣。一遍又一遍回想,父亲抱着贪吃的我奔向村卫生室的场景。

第二年春节,我赶上年三十的末班车。正在做饭的母亲说,“外面的饭不好吃吧?这脸越长越小。”我埋下头仔仔细细地洗白菜,装作没听见。其实,我喉咙内不知何时有了个“疙瘩”,噎得我说不出话来,眼泪一圈圈往上涌,我使劲咽了又咽,“还是家里的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好吃,我最喜欢吃家里的咸菜。”我故意岔开话,抬起头看了看母亲,看着她脸上一圈圈的皱纹。这些年,我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可父母亲脸上的皱纹,却越来越多。

以前的日子虽沉厚,却像一段未了的情,浸印在骨髓里的印记,就像雨后的阳光。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新一年初始的日子。新年了,我希望初始的日子都是好日子。就像儿时,急切、默默地期盼。

我们的节日

文/张维民

龙年悠悠的钟声,随着新的祈望,回响在龙的国度。龙是华夏儿女的图腾,龙腾虎跃、龙狮欢舞、龙凤呈祥、龙马精神,人们对龙年寄予太多的情感和心愿。点亮阿拉丁神灯,我期望光景里,多一份传统文化“图腾”的回归、守望。

一个人呱呱坠地时,父母就留下了图腾,这就是生肖。生肖是龙子龙孙,独有的人生图腾。龙年,属龙的自然多了份自豪,多了份新的向往,总想龙行虎步,更有成就。是的,龙是国人共有的图腾,这一年的心愿,也许赋予太多的、更深的内涵。作为一名龙的子孙,对龙图腾肃然起敬。我本属蛇,雅称小龙,这条小龙曾穿行于乡间、农田、老宅,对乡土有着特殊的深情。

于是,久住城镇“鸽笼”的我,曾无数次回到故乡,想起赤足走过的田埂,曾经倾注汗水、风霜的乡野,想起与泥巴打交道的日子,不免捧一把泥土的芬芳,掬一手故土的甘霖,心中荡漾原生态的缕缕乡思,化作心中永远的深情。故土的水淡而清新,故土的菜绿而新鲜,故土的米糯而甘甜。乡土永远是每个人心中的图腾。

故乡金村有条走马塘,经过故土腹地,成片的乡土让给了大河,那是太湖连接长江的新龙脉,是惠泽太湖儿女、还太湖碧水蓝天的丰碑。在乡亲心中,这条大河,似乎成了新的“图腾”。于是,乡亲举家离开了先祖熟地,融入新的生活圈,拥抱新的未来。龙年来临之际,我再次踏上故土,大河似长龙,在阳光下闪着万千碎银般的鳞光,如龙的身影在轻轻摇曳,大桥、河闸如彩虹飞架,给乡土带来新的气象。

今天,面对拔地而起的高层“花园”,面对阳台上舒展的绿意,昔日田野上走来的村民,对农耕生涯、风土人情,心中升腾起岁月新的“图腾”,不免对农耕生涯、风土人情,恋上隽永、怀旧的心境。于是,有的利用假日,有意到乡间走走,挑些乡间土菜,有的渴望有份劳作,抑或是新生活的雅兴与补充。

可喜的是,文化的春意带着姹紫嫣红,正款步走来,演绎着婀娜多姿的春曲。新的朝霞里,一群群昔日的泥腿子,穿上多彩的唐装,挥洒新生活的舞姿。太多的原生态农民,淡出了农耕生涯,融入多彩的城市节律。小区里邻里文化、会所文化,也在陌生的心土上,长出农耕文化新的“图腾”。传统文化也带着泥土的芬芳、农耕文化的气息,如春燕翩然而归。故乡金村那个传统的庙会文化,就如一坛老酒浓香四溢,似乎成了乡民心中归来的图腾。

传统文化正如广袤的乡土,那么厚重、宽广。龙年,我没有太多奢望,总渴望每个人心灵深处,也如乡土、乡情一样朴实、厚道,如乡河、老井一样清澈、纯洁。渴望文化的春天里,传统的文化带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带着农耕文化留下的遗产,走向心灵的原野、社会的舞台。让走向城市化的市民,依然充满泥土的深情、邻里的挚爱、图腾的元素。期望离开故土,走入安置新区的乡亲,每一个日子更加美满、幸福、安康。总想哼一首古老而又清新的河阳山歌,总想到乡土的原野,去放飞心灵的图腾。总盼岁月变得经典、富有图腾的灵魂。

龙的图腾喷薄万道霞光,金色的原野上,小草含情,百花吐艳,燕呢鸟鸣。让龙的图腾,引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期盼新的岁月,充满恬淡和谐的乡土之情,让传统文化回归、融入到城乡一体的好日子。这就是我龙年最大的祈愿。

龙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期待家人、朋友、我可爱的学生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冬至的汤圆

文/李阳波

冬至那天清晨,在厨房里小心翼翼地煮开热水,抬头看见一个星期没有换水的黄金葛的绿叶子已经垂头丧气,赶紧先给它淋上新鲜的冷水浴。然后,把昨晚自福州带回来,一共陪我们走了一千多公里路的闽南汤圆一粒一粒,小心翼翼地放进滚水锅里,耐心地等待它们浮上来。

这是第一个没有自己亲手搓汤圆过节的冬至。

小孩争着要搓汤圆的吵闹声,桌上五颜六色的汤圆米团,空气中浮游着香草糖水的味道、碎花生特有的香气,渐渐在变成遥远的记忆。

何止是冬至的汤圆呢?许多中华节日文化在漫长曲折的岁月中逐渐消逝。因为是一点一滴逝去的,不太明显,便也不那么惊慌,然而,到最后,它们还是消隐不见了。

过年的年糕常年可以吃到,粽子并非在端午才刻意去包扎,月饼天天在市场上购得,一切有关节日的兴奋、异样、期待,不再稀罕难得,因此全被淡化了去。

人越来越忙碌,飞快地流逝的时间使人疲惫不堪,一切都变得机械化,更加方便,但不再令人充满期盼,淡淡地,一年又一年。

冬至大过年。是吗?年轻人听到这话,不明白。然而,连过年也不外如是的时候,人们的快乐和满足益发不知该从哪里寻获。

安静的厨房里,冬至的汤圆,在滚水里渐渐浮上来,捞起盛在碗里,一直在为中华文化的节日一点一点地抽掉内容的人,捧着一碗热汤圆,还没开始吃,突然看见洗碗盆边的黄金葛,它的绿叶子因为加了新的水,姿态马上昂扬生机。

难忘教师节

文/倪韵乔

这么久了,我总是会想起今年的教师节。

那天,我早早就起床了,把精心准备好的卡片又仔细检查一遍,才匆匆赶往学校。

来到教室,班上已经有五六个同学了,他们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这时,赵文洋向我走来,悄悄对我说:“我们准备给代老师一个惊喜,每个同学都藏到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代老师一来,我们都跳出来跟她说‘节日快乐’ 。”我兴奋地说:“好,就这么办。”

这时,班上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二十多人,我们一传二,二传三…… 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每位同学,为了不让代老师发现,我们还派了一个侦察员。

正当我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叫道:“代老师来了,代老师来了,快躲起来呀!”同学们忽地四散而去,有的藏在门后,有的躲在最后一排,还有几个干脆趴在桌子下面。

随着代老师噔噔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大家不约而同都屏住了呼吸,这时,许多果用他那尖尖的嗓门喊道:“三、二、一,跳!”同学们听到口令都一跃而起,跳起来跟代老师说:“代老师,节日快乐!节日快乐!”随即涌向老师身旁,我看到代老师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照亮别人的蜡烛,在教师节这天,我们都不要忘了给老师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