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好的文章 > 正文

老师的文章

2023/03/29好的文章

请欣赏老师的文章(精选8篇),欢迎分享与收藏。

朱老师的笑容

文/高鹏

我最敬爱的人是老师。老师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最深的爱献给了学生,而留给自己的却是两鬓秋霜。

我从上小学时,便喜欢语文课,因此对语文老师有一份独特的感情。

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一位男教师,姓朱,大约40来岁。他的头发乌黑发亮,夹杂着几根白发,不大的眼睛里总是闪着柔和的光,一脸的笑容使同学们感到亲切,同学们都甜甜地叫他:"朱老师!"

笑,是美好的。但我的心目中,朱老师的笑最美。以前,我以为老师是最让我害怕的。然而,朱老师的每一堂课几乎都用笑容面对我们,使我一下子明白:老师不是令人害怕的,而是令我们感到和蔼可亲的!朱老师的笑给他形象生动的语文课增色不少。所以,我们都爱听他讲课。

但朱老师也有发火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完家庭作业后,同学们就开始"大闹天宫"了:有的站起来说话;有的随意在教室里走动;就连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也凑起了"热闹".教室里真是人声鼎沸。这时,朱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看见朱老师那常挂笑容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便安静了下来,顿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朱老师严厉地说:"谁让你们这么闹的?"同学们沉默不答。"给我把第七课课文抄一遍,快,抄!"大家好象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乖乖地抄起来。最后,也许是朱老师不忍心让我们抄了,便让我们停了下来。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时间是你们的,浪费时间也是你们的事,可是,你们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吵闹,不如拿出书来看,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啊,这是朱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他希望我们成为有用之材!我一直拿这句话激励自己,以后一有时间就看书,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朱老师的甜甜的笑容永驻面庞,每当我看见他的笑容,就想高歌一曲,唱出我对朱老师的爱戴之情!

我最爱戴的老师

文/陈语莺

从一年级至今我最爱戴的老师可要数班主任——裴老师了,她高高的个子,窈窕的身材,齐耳短发下是一张漂亮而温柔的瓜子脸,而她最突出的是那一双炯炯有神的黑葡萄似的眼睛(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在白皙的皮肤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红润,在我的眼里,她简直就是一个天使,因为她不仅仅美丽,更重要的是她在培育我们时的那份细腻的心思,那份无微不至地关怀。

记得四年级上学期经过裴老师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我的写作水平终于有了一点儿起色,可是,好景不长,一直有点自以为是的我开始骄傲起来,不仅写作文的字数越来越少了,内容也越来越不丰富了,久而久之,有些懒惰的我能不写时就尽量不写了。当裴老师知道了我的学习状态后,并没有马上严厉地指责我,而是在一节讲习作的课程上,她提到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同学们写的日记,记得当时一听到裴老师要评讲日记,我就开始不由自主的忐忑不安起来,也许是"做贼心虚"吧,心想:不好了,这下老师一定会在同学们面前狠狠地批评我,多丢脸啊!那一刻真想有个地缝钻……可是,我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裴老师并没有提到我的名字,而是好好的表扬了那些写得好的,写得认真的同学,可是在她不停表扬那些同学的同时,一直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注视着我,虽然裴老师并没有批评我,但是从她的眼睛里,我读到了她要告诉我的话:孩子,一定要好好写作文哦!学习不是为别人学的哦!是为你自己而奋斗的!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不断进步!学习如同水上行舟,不进则退啊!

正是裴老师无声的教诲,才让我不断进步;正是裴老师一次次地及时提醒,才让我在错误面前悬崖勒马;正是裴老师默默地关爱,才让我健康的成长;所以,她是我最爱戴的老师!

假如我是一名老师

文/安金美

假如我是一名老师,我会认真工作,把我的学生培育得更加出色。

假如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会给同学们讲故事,让他们知道老师有多么辛苦,让他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在上课的时候,我会看谁不举手,告诉他们上课要积极举手,就算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我就会知道你们对学过的知识到底会不会?我还会利用一些时间跟他们做游戏,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也感到轻松……

假如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我会跟他们讲什么时候用加,什么时候用减;我会跟他们做益智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了解数字的奥秘;我还会做一些我独创的教学用具,让他们对物体的形状、空间模型在观察中产生……

假如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我会告诉他们背单词的诀窍,我会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要敢于用英语交流;我还希望他们学好英语,将来做一名翻译家。

假如我是一名舞蹈老师,假如有一天,这个理想实现了。看,从舞蹈厅走出来一个亭亭玉立、气质高雅的舞蹈老师,那就是我。随着一阵优美的音乐,我来到舞蹈厅,翩翩起舞用自己优美的舞姿、快乐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位可爱的学生,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渴求。我把最美的形象展示给孩子们,带着孩子们跟着美妙的音乐跳起来,舞起来,看到了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快乐、灿烂的笑容。我感到幸福无比。

为了实现我的这个梦想,从现在起,我要更加努力学习!

合格的老师

文/王世虎

"马小强,把***妈叫来没有?"星期一早晨,一进教室,我便问马小强。

"老师,妈……妈妈说最近比较忙,要过几天才能来。"马小强低着头,小声说。

太不像话了!我不由有些愤怒。这是什么家长啊,老师既然请她来学校,就说明她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况且马上就要小升初考试了,她就一点也不关心自己孩子的未来吗?教学教学,虽说学生的学习主要由老师管,但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嘛!

事情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马小强一直都是班里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乖巧,听话,还是学习委员。但上次月考,他竟下降了十来个名次,而且最近还经常迟到,上课时精神状态也不好。我想他可能有什么心事,找他谈了几次话,什么也没问出来,于是,我便想请他的父母来学校一趟。可都过去一个多星期了,家长也没来。

中午回到家,我的气还没消。饭桌上,女儿问我怎么了,我摆摆手说没什么。女儿在市重点中学读高三,很重要的时刻,我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她。不过说实话,我还是蛮替女儿高兴的,有一个热心负责的好班主任。以前,女儿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但自从那个叫刘虹的老师来了之后,女儿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上次高考模拟测试还冲进了年级前一百名,只要稳在这个成绩,考个重点大学完全没有问题。

女儿常在饭桌上称赞刘老师,每天都是第一个进教室最后一个离开的,为了辅导学生复习,经常忙得中午不回家,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和尊敬她。有好几次,女儿下自习晚了,都是刘老师亲自送她回来的,而我们家和她家根本就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为此,我很是感动和内疚,心想下次遇见了,一定要请她到家中吃顿饭。

这天晚上,像往常一样,我做好晚饭后照例在小区路口等女儿回家。可都快十点了,也不见她的身影。

终于,远远走来两个人影,一高一低,亲密地依偎在一起。走近了,我才看清矮个子竟是女儿。看见我,女儿高兴地叫道:"妈,这就是我们刘老师。"我忙上前握住她的手,感激地说:"刘老师您好,经常听女儿提起您,今个儿您又亲自把她送回来,真是太谢谢了!"刘老师笑:"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我请刘老师到家里坐坐,她挥挥手说太晚了。我和女儿不依,连拉带扯,才把她请进了家中。

进了屋,刘老师执意不和我们一起吃饭,说家里已经做好了,我只好给她倒了一杯热牛奶。简单地讲述了女儿最近的学习状况后,刘老师问道:"听说您也是老师?"

我点点头:"是啊,小学老师,和您没得比。"

"都一样,传道授惑不分高低。不过看得出来,你除了是一个好老师以外,还是一个好母亲啊!这么冷的天气,还坚持在楼下等女儿。"刘老师有些羞愧地说:"我就不能和你比了,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对不起孩子啊!"

"怎么会呢?"我问:"您孩子多大了?"

"哦,上六年级了。"她淡淡地说,"您知道,我爱人是跑长途的,长年累月在外出差,就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可我今年带着毕业班,特别忙,有时连回家做饭的时间都没有,真是苦了孩子了。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听说最近下降了不少,这不,他们班主任让我去一躺,都好些天了,我都没时间。"

我忽然觉得刘老师的话有些耳熟,忙问:"您孩子在哪儿上学呢?"

"实验小学啊!"

"他是不是叫马小强?"

刘老师惊讶地叫了起来:"是啊,您认识他?"

我点点头。其实,我何止是认识啊,根本就是很熟悉了。可此时,我却有些羞于承认了。无疑,同样是一名人民教师,但在刘老师面前,我却显得多么自私和渺小啊!

坐了不到五分钟,刘老师便匆匆告辞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想想正独自在家中等候母亲归来的马小强,我的心里忽然涌起一阵酸楚。

第二天,马小强果然又迟到了。他不安地扯着自己的衣角向我解释:"老师,妈……妈妈说后天就来学校,真的!"

"没事。"我抚摸着他的头说:"小强,不要让妈妈来了。从今天起,老师给你补课,中午,你就到老师家里吃饭,好吗?"

马小强疑惑地看着我:"老师,你……"

"老师什么都知道了。"我轻轻走上前,把他抱在怀里。此刻,我忽然觉得,这个孩子是如此的坚强。"小强,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更是个好妈妈,对吗?"

马小强愣了愣,然后点点头,会心地笑了起来。

是的,从今天起,以刘老师为楷模,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懂学生的好老师

文/裴绍恒

我心目中的老师要有一个符合中国男女标准身高的身材,允许她有点近视,鼻子上架副眼镜,像很有学问的样子。她的眼睛很亮,小一点没事儿,单眼皮也没关系,但是要会说话,能读懂我们的心思,像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笑容,必须像阳光,既温暖又美丽,她知识渊博,读过许多书,能博古通今。无论多难的问题都难不住她,无论多难懂的知识她都能分析得简单明了。只要一听她讲的课,便能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她家里肯定有个大书柜,里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科普类、名著类、文艺类……她还会讲一口漂亮的普通话,最起码的级别是一级甲等,可以跟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媲美。她会写一手漂亮的好字,还是绘画高手,当我们在课堂上不懂红梅为何物时,她便能在黑板上三笔两笔就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实物。她还会讲英语,她也会教我们上网。最好还懂得一些医学知识,当我们因为贪玩不小心弄伤手指头时,能及时为我们包扎。她布置的作业不多也不少,内容最好看上去很简单,必须要动动脑才能做完,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够味。她敢做敢为,敢在双休日带我们出去玩儿,而不像有些老师总是在说这是教育局的规定,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

她一定要性格开朗,有耐心,不会被调皮的学生气坏,能宽宏大量,为我们做事时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一通。她是我们的朋友,懂得我们的心声,并严守我们秘密,不要像个大嘴巴一样到处嚷嚷。在我们孤独彷徨时会来到我们的身边给予我们鼓励。对家庭贫困和外表有缺陷的学生不会表面上很好,暗地里却排斥,尤其是她没有性别歧视,不重女轻男,整天只夸奖女生批评男生。她肯陪我们一起做各种游戏活动,不能布置额外作业,不占用体育课,让我们尽快尽情地玩耍。

这就我心目中的老师,你喜欢吗?

杨老师的爱情

文/潘敏

我们这个年纪,已经成家了,有了小孩儿,父母正在老去,生活繁复纷扰。爱情,是什么东西,想起来就心烦,还有什么爱情啊?不都是柴米油盐,今天吃什么饭,明天炒怎么样的菜吗?

可杨老师,不正年轻着吗?但是他却没有爱情。听起来,让人有些泄气。但是他不在乎啊,不是还有麻将,还有酒吗?

再说,对于此事,他也用不着太担心。除了他的父母,还有一大群人都比他自己更为上心。特别是凤妈,一逮着他就念叨。私下,还跟我秘谋着一定要帮他张罗一桩婚事。而杨老师,每每被问及此事,一改往常风流倜傥的潇洒劲,站在一旁脸红筋涨,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但是,为什么杨老师会没有爱情呢。其实,我认识的这个杨老师,还真算是一个不错的人。

我们外出工作时,碰到下雨又堵车,被困在车里。除了前面山坡的一块巨石上刻着"嗡嘛呢呗咪吽"的六字真言以外,周围什么风景也没有。车窗起雾时,我们被淹没在一片水气氤氲中。杨老师伸出个指头,在窗户上画起来。这是我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在玻璃窗户上,呵口气画画,画个丁老头啊,画个鸭子啊,看起来还怪可爱的。

杨老师也画,一笔一划,一顿一挫。我不经意斜瞄一眼,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他书写的是山坡上刻着的藏文。楷书字体,笔锋微芒,那些回旋弯曲处,自然平展,感觉内力不浅。后来,我又见识了他的汉字,那力道……又让我暗自吃了一惊。

我的字写得很难看,所以难免羡慕那些能把字写好的人。况且,杨老师平常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副有文化的样子,就连说汉语,除了发音不标准外,舌头也会打结似的,老是表达不熨贴。我和之哥私底下经常嘲笑他。也难怪,他是从藏文学校毕业的。

他也很有"派头"啊。这个"派头"是能让平凡的他闪闪发光,是一种进入到工作中的状态。他的工作,需要捕捉一些普通人最为稀松平常的状态,却又要反应最真实的内心,为了渲染某种气氛,全体禁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这种流程。就连刚开始时,我也不适应,时不时做出一些小动作,发出一些小声响。他倒好,一点不讲面子,劈哩拍啦就吼过来了。挨了两次,我就乖乖记住了。但,心里真难受。别人也会挨骂,除了同情之外,朵朵、之哥我们三人只能面面相觑。工作结束时,他又变得和蔼可亲了,还时不时地调侃我几句。幸好,我不是个记仇的人。

他的这种"专业",让所有的人都叫他"杨老师",就连他们刘台长也这么叫,真不知道他身上是不是具备老师的各种素质。他的好朋友彭勇,也成天"杨老师、杨老师"地叫着,可我听起来,总觉得有一丝戏谑的味道。比起来,我叫的一声"杨老师"可是发自内心的——苍天可鉴。

可是,就算这样他还是没有爱情。但是他有酒。

有一次,他跟我说:"你们这样的人,就是应该喝点酒,喝到一定程度会有一种很舒服的状态……"然后他眯起眼睛,想了半天,我竖着耳朵等下文,他没有再继续表达。

我看到过他的那种状态四肢无力,全身软绵绵地瘫坐;张着嘴,翻来覆去的把一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我还是没办法认认真真的"醉"一回。即使是在最高兴的或是最悲伤的事情面前,虽然会心生呼啸,而身体却永远如深海般宁静。我那么小心翼翼,无法敞开,那么矜持地而又刻意地清醒着。

杨老师想问题时,老是喜欢在嘴里叼个东西。在野外时,是一根草;在餐馆时,叼牙签;在办公室,就只有叼指甲盖了。看起来,像是在思考什么,很有内涵,又不可接近的样子。但有时候他又是这样的,餐桌上的土豆烧排骨,排骨只有几块,杨老师表率带头,给我夹了最好的一块,兄弟们也不甘示弱,都轮番着往我碗里夹,一份烧排骨就被我的胃收了。在牧场上,我们遇到了暴风雨,他们为了不让风吹到我,把我包围在帐篷的最中间,我忐忑,不能安然享受,还被他抱怨笨头笨脑。

下山以后,我们住在瓦泽乡上,最惬意的是用啤酒来打发晚间的时光。他的一位兄弟,湖南小伙子方锋,打电话过来说是要打个照面,结果一屁股坐下就不走了。他们浸泡在酒中,插诨打科,还聊到了这么多年以来杨老师参与过的各种相亲活动——简直就是杨氏爱情故事锦集。

原来,杨老师曾经也是有爱情的。可是,后来为什么都又都没有了。

酒一下肚,杨老师的那些陈年旧事就浮上来了。是他过去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段爱情故事,那一晚上,我光顾着沉浸在他的故事中,帮他叹息了,酒也没怎么喝,想"醉"一回的想法,由此搁浅。

后来,日子继续,杨老师还是在岁月中扑爬滚打,也听闻他的各种趣事,但都与爱情无关。好长一段时间,我们不再见面。我再次见到杨老师,他在高原上眩目的蓝天下,冲着我咧嘴一笑,牙齿仍旧整齐而漂亮,他还是那个曾经的少年。

老丁老师

文/徐金宝

初冬的港城,香樟树迎风而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四季常青的香樟树,它的树叶犹如绿色的眼睛凝视着我,目光炯炯,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穿着灰色衣服、肩挎灰色包的老者,背稍稍前倾,白发在阳光下银光闪闪。他向我徐徐走来——那是四月九日的一个上午。

在交谈中相识、约定、发现。

发现他是老师、作家,姓丁名品森,发现他竟与素不相识的我约稿,发现他在爽朗的笑声中有一颗童心。

就这样,不到一年,我已经第五次走进丁品森老师的不易斋书房。看着丁老师静心批阅我写的稿子,我不便打扰,便在他的书房四周寻觅,探索丁品森老师的阳光心灵。

两排整齐的书架,丁老师出版的十本书和四十年的教学心得资料,归成档案,占去书架的三分之一,与各种名着并列着。一张陈旧的写字台,两张泛黄的椅子,这样的东西,旧货店里随处可见,却与丁老师相伴四十余年。丁老师天天一丝不苟地修改学生的文章,修改的文章已有上万篇,不厌其烦地找报刊、跑邮局,邮资自己垫,稿费学生拿……

对于我这样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年人,丁老师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修改我的病句,一个字一个字推敲,遇到潦草的字,用放大镜查看,动作缓慢,有些吃力……毕竟已年过古稀。

他发现我的文章里,"像"字没有加"人"字旁,没有立即点出,而是先与我探讨我所写的故事的结构、语法、修辞……再慢慢点出"像"字旁边要有"人"字旁的用意,"人"字语气加重、响亮,让我铭记于心。

临走时,丁老师跟我说,他在60岁退休后才学电脑,主要用于查资料以及跟学生沟通交流,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学电脑,写文章时,旁边放一本《新华字典》。这让我很感动。

回家的路上,清风徐来,我想到了三十年前,那时我十七岁,有一位叫陈永达的老师也曾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如何写好文章,并亲自带我到县文化宫听课实习,但我最终没有把握好。现在有幸遇到了丁老师,我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用后半生的时间,沿着泥泞的路走下去,诚如丁老师在《青少年心灵日光浴》中所引用的朱熹的精辟见解"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一样,最终能写出好文章来。

与丁老师的相处,激活了我尘封多年的心。我回头,再一次仰望,长长的巷子尽头,有一棵香樟树,顿时使我热泪盈眶。

老师不在的时候

文/孟诗雨

每个周一的中午我们学校的老师们都要开周前会,不过最近会议不是在综合楼的大会议室,而是在我们教学楼四楼多媒体教室,和我们教室在同一层楼,只有一段距离,老师随时都可能到教室来,这多少让我们提高了警惕。

有次周一午自习刚开始不久,过了一会,终于有同学耐不住性子,开始窃窃私语了。又过了几分钟,讲话的同学越来越多,其间我们班的"小侦探"张梦磊朝窗外望了一会,回头向我们摇了摇头说:"没有老师。"班级里顿时热闹起来,有的男同学在讨论游戏,还有的女同学在谈论最近看的电视剧……

突然,坐在最后一排的李帅霈学了一声狗叫,把我们都笑得前仰后合。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大家都以为是老师回来了,急忙整理东西,慌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李帅霈也非常着急,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眼泪都快出来了,同学们又哈哈大笑起来。"小侦探"张梦磊又往窗户外看了看,原来不是老师,而是六(1)班的同学去厕所。大家虚惊一场。

没过一会儿,教室外面又传来了阵阵脚步声,开始同学们都不以为然,直到张梦磊去门口看,才知道老师们散会了。同学们都赶紧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拿出笔和书装作学习的样子。可不幸的是,有几个同学不小心被老师抓住狠狠教训了一顿。

这就是我们班老师不在时候的写照,你来了一定会感觉像是到了KTV一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