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阴煮沸

2010年05月26日来源: 网络文章经典散文

收到解放日报关注版编辑的撰稿特约邮件,先是一愣。虽然已有不少副刊约稿,只是一听解放日报,还是让我想起了什么。涉世之初的遥远。多年前,那是我欣喜的一份报。小小衷情里,总有小小结。

那一个夏,那一年的高温,出奇的达到了40余度。我策划撰写一个关于职工高温作业的稿件。炉前,窑顶,高空平台,走遍了一钢铁企业各生产单位的高温岗位,深情写下一篇《高温里,可爱钢城》。

高温的夏,一个雷鸣闪电的夜,一个小女孩,一整座空了的办公楼,从下班的六点一直伏案到次日黎明的六点,一整版的通稿全部赶出。身上满了蚊子的叮咬,竟浑然不觉。那一个风雨交加的夜,于我却有种心中豪壮之感的伴奏。流着泪,激动着,写着。与其说是深情的文字感动着心中的热,不如说是那些汗水与热爱浸染着我的键盘之力。

或许是,年年炎夏,年年战高温,年年同格调,麻木了人们的视线。那篇稿子,引来诸多的感动与好评。也是那时,许多人记住了我一个小姑娘的名字。彼此不识,却有感动互通。

三天过后,一篇报道,跌入眼前,来自解放日报的:高温里,可爱上海。一阵,惊住了视线。仔细读那篇通稿,内容不尽相同,而格调、立意与情感,那么的相通。我感动得,立地而叹。那个时候,喜欢上了解放日报。且骄傲的觉得,与之没了距离。在同一场高温里,同样的深情里,竟然有着如此咫尺的相握。舞台不同,视线不同,遥远不识,却如此深情对视。只有也只能是爱,热爱。

那时单位订的报纸中,解放日报只是平常的一份。那时我初到那个小小报社不久,每天去报箱取各种报纸,这样技术含量低的活儿,是新面孔接应的任务。现在,新人换了一批批,这样的小活儿,也不再由我这个“老”面孔去做了。不知怎么,没再看到解放日报,也有六个年月了。

六年不见,一朝提及,依然如老友。不为别的,只因一篇稿子,一篇相通着的心跳。六年的时间,不知这份报经历了怎样的阳光风雨,而我,在这封邮件前,仿佛又闻到了那份特有的衷情墨香,以及一个穿白色衣裙的、扎着两个辫子的瘦瘦的小姑娘,每天如约赶至报箱前,抱着厚厚的报纸,然后一张一张的整齐装订。那里面,许多的光阴,与报纸都无关了。而今夕,一个名字,解放日报,打通记忆的一隅,却让人回到那个从前。那时,我的高温里,我的可爱钢铁城堡。

岁月里,风景不断的刷新,物事不断的变幻。断流渐旧的谷,开源新生的河。每个人都在如此,以让未来走进。

原来,记忆中,封存的谷底,总有那些个闸,一经碰触,滚滚而来。它们是岁月底片的清晰机。那么,一份报的一个名字,也是一个记忆闸了。

说来,这个打开小小记忆的人,是我的一个博友,younglianlian(莲莲)。音容彼此不识,喜爱却让彼此记挂。她总是会给我发来那么多好看的书、经典的戏曲,以及那个关注版的邮箱,也是她从博客纸条发来的。怕负了这份深情,偶尔,我会往那个邮箱发过几篇去。没想,编辑真诚的回信,让我拾起一片无际的回望,那一场高温,那样的汗水与热情。

记得当时,我采访过的一个班组,山东冶金机械厂锻工班。那些曾在遥远年代被称作“铁匠”的挥汗如雨的师傅们。长年累月的那一种轰鸣声响中,他们大都成了“聋铁匠”。工房里,我大声的说话,他们凑近了还是会听不清。一天每人喝下五大壶的水,全部变成汗水,然后再被高温的炉子烤干。高温里,师傅们灿烂淳厚的笑,有着别样的热爱与感召。那样的谈话里,我们感觉像亲人,彼此用眼神与心灵体恤懂得。

望着火红的锻件,从炉膛取出,瞬时会烧开地面上那一大盆的水。我感触的写下:有时生活就像一盆冷水,而我们每个人需做一块热铁。如果不想被平庸无色的生活冷却了你的斗志,那么,就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劳的汗水,将那一腔的豪情打磨,把这冷水煮沸。

今天,重读那篇远了的报道,读到这句话,竟然再次,泪流满面。这些年来,工作中,碰到一些个冷,遇过一点点挫,也曾感觉着一些个不公。岁月面前,一个年轻人很轻易的,收敛了许多的锋芒,一同收起了许多的字词。再不敢轻易的用“斗志”、“激情”、“热爱”这样的词汇,再不会一周多达连续通宵五夜的加班不眠。当时,偏执的觉得,即便让我交钱付费来做这份工作,都心甘情愿,因为热爱。如今,竟然常常会觉得做得够多,而得到却不成正比。这样的时候,会跟那些擅走捷径的人比较,会有不平。这样的时候,文字当然会降温。即便再多了老到,却也少了热度。

当时,我在那篇通稿后记里写下——在我们的忽略里,他们正奔忙在最艰苦的一方寂寞无闻的挥汗。不禁想起那首老歌: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追求……

时光会是如此的对辙与考量。今天重读,在想,这个是不是,这关于热爱的承诺,其实如此重,不是说说而已。一首老歌,唱了很久。多年后回头,会有多少人,多少热度,凉了,或不再温。

读读旧文,看看来时路,量量心底温度,还好,热情纯粹不改。只做自己,就好。

比如,那些“铁匠”师傅们,偶尔闷炉,不是休炉,而是休整。下一个锻件,更精彩。

飞速的发展,山冶的厂区、规模与设备,换颜全新。工人的作业条件,天翻地覆的变化。锻造工艺,消失在了一座半个多世纪国企的历史舞台。随之,锻工师傅们,也都到了新的舒适的岗位,或者陆续退了休。如今,每到山东冶金机械厂现场采访,遇到那些熟悉的锻工师傅们,远远的,他们大声打招呼,亲切得,就像熟识的久违老朋友。虽不是共同挥汗如雨的打拼之亲,却有着同一场热里同样的对于汗水的懂得,以及对于岁月的珍重。或许曾经,我们在一同,用心中的热,把许多冷水煮沸。生命诗意的懂得,已在字外。

感谢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始终不完美的世界,可以完美并释放内心的自我,且一直活得很有感觉着。

感谢我的“铁匠”师傅们,让我看到火光于冷水中的不屈。感谢解放日报的编辑,更感谢我的博友younglianlian(莲莲),让我的热情,与那一个夏天的那一场高温连通。

热来,热往。又是炎夏,又是一年高温。热与热爱,正当时。火光中,铁还没热透,水正凉。那就加一点热,把它煮沸吧。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