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那些花儿

2010年08月05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写《那时花开》是出于很偶然的想法,题材根据一本多年前的日记而构思,快有二十年了。也曾在博客上写过,关于潮的那道诗的来历,当初,日记与那些明信片一起,在搬家时,被主人丢弃了,明信片与这本薄薄的日记,我是在垃圾桶里拾到的,我以前也说过,他几搬家,我们姐妹都帮他收拾家俱,为生计奔波,才多次搬家,大多数旧物件都被他丢弃。那首诗和日记本与及一些零碎的物件我带回家中,这么多年来,它们与我的私人物件一起,转辗回到这儿。日记的主人也是我亲戚,他确实是一位美术老师,他教了约七、八年书,在一阵下海经商的热潮下,弃鞭从商,如今依然偶有挥豪弄墨,只是余业爱好罢了。其实他的硬笔书法更出色,当初是看到日记中那龙飞凤舞般的笔法,我不忍心丢弃,才把日记拾掇来回的原因。

小说写完了几天,仍有些想法在心头涌现,小说中的人物仍然清晰可现,小说中只有M与采文是日记的原型人物,其它人物全是虚构的,M连名字也是日记的真名。我直接采用M这名字,M是他的英文名字,二、三十年前,她的就有英文名字,可以说,她的确很时髦的女子了,M是或美儿是她的呢称,她跟主人公也确是初恋情人,我也不认识她,后来他们没有在一起也是事实,因为,亲戚娶了另一位相貌端庄很普通的乡村女子。这点小说也没有变动,M可能是位有背景的人家吧,这点我也不太清楚,后来她只是被家人搞去另外一个大城市教书罢了。

在小说的前两章,尚还有点相关,还有点踪迹可寻,后面十八章却完全与日记无关的了。当然书中有关他写生,上公开课,烧烤的情节也日记中记载的,文采也是真人,只是名字变了。当然,我在描述故事时,并不是直接抄写原文,以免犯上剽窃的过错,而是有限度把情节写入自己的文字里,就算他看到小说也不认为我写的人就是他,只会觉得情节熟悉些吧了,比如乡村停电,下田耕作,在焦虑中等待分配的通知,其实他的日记所记载的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些都是属于社会性的东西,也是很多人的集体回忆罢了,并不只是他一个人拥有的记忆。

当然有些人物似乎与小说没大关联,比如林敦,彩玲,美玲,只是可有可无旁枝未节的人物,林敦的名字取于我极喜欢的〈呼啸山庄〉的角色,林敦,俊尚、惟真、梨花等的角色也只有些衔接或导航的用途。人物也只有书中着墨最多的四个关键人物。

由于名字里面带着淡淡的冬恋的味道,只是故事毫无关联。也源于对冬恋的沉迷的证据吧,因写的小说只是一幅平面图,大多数人物只是如影片投射的限度,是一幅普通老师的生活图景,所以并没有太多深刻的意义,以及对人生的深沉的剖析,连同所有人物,都是些中规中矩的人物,无可否认,它只是个平淡的故事罢了。也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我也肯定,这些善良的人,曾经是这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想到他们,也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奇风的名字取于,岭南画派,高奇峰先生,(1889—1933),七岁丧父,九岁丧母,家境清寒,刻苦冶艺。当时,他与其兄高剑父及陈树人并称岭南三杰,高剑父桃李满天下,如关山月,黎雄才等一大批门徒,而高奇峰却是英年早逝,只遗下七名徒弟,充称:天风七子,他素性孤高,与时流寡合,但对青年后进却奖掖有加,画家徐悲鸿早年亦尝受其资助留学。1931年比利时百年独立大典期间,其中国际艺术展览大会,奇峰先生得最优等奖,当时各国博物馆争相购藏其作品,享誉国际,一时无两。

取名也非沽名钓誉,只出于对大师的尊敬与怀念,与小说无关。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