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形式

2010年08月11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故事

生命不能不获得一种形式,但生命往往也失陷在它的形式里。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担当一定的角色,从事一定的职业或事业,例如工人,农民,或文学家,教师,或者金融家,企业家等等。每一种社会角色,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习惯和规则,也都有各自的追求目标和价值标准,农民的价值在于一年的收获有多少,战士的价值在杀数量,政治家的价值表现在一连串的权谋中……它为人的一生划定了大致的运行轨道。

这本是平常而必然的事情庄子却对这平常而必然的事情从根本上提出怀疑和否定。《徐无鬼》篇中有一节,译成白话是:智谋之士没有思虑的变换就不快乐,善辩之士没有谈论的话题就觉得无趣,明察之士没有可供细细考查的事端就觉得闷,他们都把自已拘囿在外在的事物中。

善于招致人才的人立身于朝廷,善于治民的人以官爵为荣,筋力强壮的人以克服阻难自矜,勇敢的人奋起除患,爱好战斗的人乐于征战,山林隐士注重声名,讲求法律的人推广法治,重视礼教的人修饰仪容,崇尚仁义的人贵在交际。农民不事耕种心中不安,商人不做买卖心中不乐,普通人有份工作就会自勉,技工有器械的知识自然气壮,钱财不聚,于是贪者心忧,权势不足,于是狂者悲哀,不安份的人,乐于世事多变,因为遭逢时机可以有所作为,让他们安静是很难的,凡此种种,都是逐时俯仰,拘囿于一事一物的人,弛骛身心,沉溺外物,终生不得回返,可悲啊。

这一节文字数说人间百态,在古代生活的范围内,几乎无所不容,也就是说,庄子把几乎所有人的生活方式统统否定了,他这样批评,相信很多人不服气。

然而,回复到生命的初始状态,我们看到:一个婴儿降生到世间,犹如一张白纸,既是一无所有,又是无限可能,他长大成人,在社会中取得一种身份,从事一种职业,“无”变成了“有”,无限变成了有限,有人说过: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可能有二三十种以上的人生选择,而到了四十岁,能够有二三种不同的选择就很不错了,生命固定在一个形式中,失去其多样化生活的可能,这好像是“作茧自缚”的过程。

每一种生命的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追求目标和价值标准,但是这能够看作是生命“本真”的价值吗?一个守财奴,一辈子辛辛苦苦,积下一大笔钱财,平日里视财如命,看到它就满心欢喜,到头来一命呜呼,钱财却与他毫不相关。曾经叱呵风云的历史人物。在生命离他而去的时刻,往往伤感而迷惘,因为再伟大的事业,也如同守财奴的钱财,终了仍旧和生命本身相分离,仍然是一个外在的东西,不能给人以真正的满足,像曹操,奋起于东汉末大动乱中,力克群雄,统一北部中国,算得上不可多得的成功者,然而到他临终之际,却失去了一向的英雄豪迈之气,意绪哀切的吩咐分得卖履之类家常琐事,他大概感受到了上面所说的那种深刻的事实。

庄子把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无论其担任何种社会角色,以什么样的形式生存,一概指为:弛骛身心,沉溺外物,终生不得回返。他确实看到了非常重大的问题:人的社会存在,是被限定的存在,因而它是缺损的,迷失状态的存在,它背离了人的自由本质。

但是,人生有许多巨大的矛盾,是根本无法解决的(所以,有些现代哲学家宣称:人生在本质上是荒谬的)然而一个人,倘不在世间扮演一种角色,获得一种存在形式,他的生命又在何处立足呢……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