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秋色半蓼花

作者: 劳爱阁2010年09月13日来源: 网络文章经典散文

来这里的次数多了,就发现了一种叫做红蓼的花,有一人多高,或伶仃地站在墙角,或从院墙里探出头来。它的茎干粗壮,像竹子一般节部膨大中空,一节一节地向上抽长着。红蓼的花小巧而精致,小米粒般的花苞红中略带点白,像谷子般密密麻麻地结成穗状,沉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寒风中浅吟低笑,仿佛是相熟已久的老朋友。也难怪,红蓼花是多年生的宿根草本,只要播下种子年年都能萌发。“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红蓼花顶着风雨向隅开放,似烟含愁,自有一番清冷在。

红蓼花本来是伴水而生的,在水滨、泽国、渡口能很轻易地铺展开一大片,将河岸染红。水边的红蓼花因常常生长在迎来送往的渡口码头,于是渐渐成了“离愁之花”,梅尧臣在他的《水荭》中将蓼花之美写到了极致:“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白鹭烟中客,洪渠水上邻,无结珠穗,秋露浥罗巾。”由于红蓼花的生命力强,所以既能在大江南北漫山遍野地生长,也能在城市的居民小区里落地生根,楼前屋后的几株高大的红蓼花,很随意、很率性地开放着。那淡红至深红碎米般的小花,玲玲珑珑地攒在一起编成长长的穗状花序垂挂在枝上,在风中瑟瑟地点头。“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秋颜红珠的蓼花成了在秋的图画中的点睛之笔。

这里少河流,所以这常常在水边驻足的精灵还不算多。一条人工开凿的河岸被石块和水泥砌得严严实实的,没有了野趣。水边茂盛的芦花和红蓼只能是想象中的风景了。到了秋天,大家一窝蜂似的奔向山里赏红叶,只不过,在游人如织的山上,人比红叶还多的尴尬一再上演。在有些人的眼中,秋天的景色似乎除了山上的黄栌树就没有别的了,其实,路边的黄菊,小区里的五角枫,环路旁成片的火炬树,还有“蔟蔟复悠悠,年年拂漫流,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的红蓼花就在你的身边,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美景的。

当然,也不能全怪人的偏心,这与红蓼花开得很低调有关,说它“冷淡过清秋”是恰如其分的。但它的花期却很长,能从初秋一直撑到隆冬;我想,有朝一日,说不定它也能成为这里的一景,将不多的几处水滨打扮得更加地漂亮呢。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