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为线,一线穿珠

2010年11月15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读鲁迅的散文和小说,我们会发现作者在组织文章材料时常常善于以感情的变化为线,一线穿珠似的结构成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摇曳多姿。

如以物为主要写作题材的《风筝》,作者情感变化线索为:惊异和悲哀——愤怒——不幸——沉重。通过一系列情感的变化来表现少年时踩碎弟弟风筝一事的感受,进而表现出反省、自责,乃至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思考与批判。

再如以记事为主要写作题材的《社戏》,围绕社戏,“我”的情感变化有:盼望——沮丧——轻快——急切——沉醉——困倦——依恋——怀念。这样,把与看社戏有关的材料紧密地串联起来,让读者也随主人公一起或忧或喜。

还有如以写人为主要写作题材的《阿长与<山海经>》,儿时的“我”对阿长的感情为:讨厌——不耐烦——特别的敬意——新的敬意。通篇以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阿长的特性,表达作者对阿长的怀念。

其他的如《藤野先生》、《故乡》等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循着文中的这条情感线来组织课堂,进入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以体会他博大与深沉的情感世界。

其实,不只是鲁迅的文章如此,其他作家的文章也多用此法,散文尤甚。

我们常常讲散文的基本特征的“形散而神不散”,这不散的“神”即文章的主题思想,多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各种材料的组织大多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线了。前面说过,散文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它反映的往往是一定生活过程中的某些时空片段。描述客观对象时常带有主观感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抒发主观感受时多借助客观的景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说,这些时空片段,基本上是以作者的主观感情聚合起来的。

这样看来,散文的教学有一个很经济的组织课堂的方法,那就是也以作者的情感为线,抓住一点(情感的聚合点),由点辐射开去,进行多角度品读,这样会使课堂既显得层次清晰,又显得重点突出,而且环节紧凑。不妨一试。

我看来,散文的课堂教学就像散文的写作一样,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如果一味的发散延伸,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跑起来漫无边际。该放的时候,就要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该收的时候也要点到即止,惜“语”如金。这样收放自如,岂不是妙境。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