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疼孩子一样,疼爸妈吧

2010年12月21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刚才在报纸上看到的,看的我哭了。希望每个子女都能记得要对父母好一点。哪怕他们对你不是很好。

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你,那个含泪写下139字的微博,引发了匆忙的人们对父母的感情大发酵的吴飞,是我大学的老师,那时他刚到杭州没多久。在我的记忆里,即便是在课堂上自由的闲聊,他常常以一种探讨的口吻,跟我们“商量”:毕业后是做一名站在社会风口浪尖的记者,还是考公务员,或者研究学问,可能会相对安逸。那时候他和我们一样考虑的是事业。

没有相对安逸的生活,作为大学教授的他也越来越忙,因此有了匆匆出差,老父跌跌撞撞跟在后头,口里说着“没事没事”,却分明久久眺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

有人跟帖:“有一回考编辑,题目是《我和父亲》《我和母亲》,没有人早交卷,很多人都抹着泪在写”。

有人感慨:“父母总是说,你们管自己忙,我们就真的管自己也只能管自己忙了”。

有关父母的回忆,想着想着总会红眼眶,不得不承认那是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小时候,我心脏不好每周要去打一种很痛的针,每次打完针,妈妈都会拿车钱给我买个蛋筒冰激凌,然后抱着我走上几站路回家。

现在长大了工作了,越来越忙了,父母却渐渐闲下来了,像个孩子一样开始有期盼和依赖的眼神了。有时候,我也试图“教育”父母:“退休后你们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但我发现,虽然他们也出门与朋友小聚,也结伴旅游。只要我一个电话 “今天我回来吃饭”,他们就会乐颠颠地推掉所有的约会。

一位老编辑的女儿到了谈恋爱的年龄,某天起大早听到门铃声,开门不见人影,只有一份热乎乎的早餐,这样的情况持续出现,老编辑管他叫“女儿的影子男友”,感情很复杂,很心酸很不舍,远远超过兴奋。

有一回参加女友婚礼,入场时,爸爸牵着女儿的手走进来,走到中厅花门处把女儿的手交到女婿手里,那位爸爸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像个孩子,甚至都不得不扶住花门,在场所有的爸爸和女儿都很动容。

我出嫁后,每回去老公家过年,打电话回家妈妈总是声音哽咽,父母家的冰箱门上贴了越来越多我的照片。有时候这样的依恋会让人不知所措,尤其是每年过年。我总是想,怎么能让他们高兴?

最早想出来的办法是给他们包压岁钱,每年递增,从几百,到几千,到几万,都是到银行里去换了新钱。当时我以为,大年初一,一醒来就在热乎乎的被窝里数钱,肯定很幸福。

后来一位年长的朋友告诉我:你要学会给父母办“实事”,就跟政府给老百姓办实事一样。

他的实事果然很“焐心”,比如给父母家的卫生间进行重新装修;有一年给他们装了个小厨宝,这样每次洗菜洗碗都有热水;还有一回,给两老每人买了一套夹棉家居服,省得他们在家穿那些过时的旧衣服,不柔软也不够温暖。

所以,我学会了陪父母旅游,学会了请他们吃饭,挤出时间来请妈妈在阳光明媚的周末喝下午茶。单位发餐饮券,有人嘀咕为什么不直接发钱呢,我却乐得原价收购,然后拿着餐券请父母吃饭,告诉他们单位发的,他们会觉得不那么心疼。

有一回在家旁边的必胜客请妈妈喝下午茶,让她带上喜欢看的书。不过两块蛋糕,两杯咖啡,一个冰激凌,我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服务小姐正请妈妈做消费调研,问她“对环境和点心是否满意”,戴着老花镜的妈妈很认真地回答“非常满意”。估计她是给予评价最高的一位消费者。

你看,父母的满足有时候就那么简单。妈妈说,有个孩子你就会知道,孩子小时,你的感情付出会得到他全部的回报。可惜,长大后,孩子就会渐行渐远,留给父母一个追也追不上的背影。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