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文章|微笑的文章

2008年12月31日经典散文
  在人的一生中,我站在冬日淡暖的阳光下,给了冬阳一个温馨的微笑。我只能站在阳光下,站出回忆的影子来。日复一日地学着、忙着,却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让自己信服于自己所做的一切。失去了意义,一切行动也就只是机械地重复而失去了光泽;学习也是,一旦没有一个自己能认可的坚定的信念,智慧也不再流光溢彩了。若是行动与思想都这般冻结,生活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陷入了这价值失落的深渊,生活没有了阳光的照射而不再鲜活。有人说我太多愁善感了,而我却人为生活本该如此细致地品味与思考。但这样下去,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善感的我曾因生活的困惑而痛苦,本欲以理智想清自己的生活从而超脱世俗,却最终又败于自己的善感,回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归于社会,归于世俗。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虽常令我头痛厌恶,却也总在我无助之时给我温暖给我力量。只要世间还留有这份美好,就可以抵挡住诸多的冷漠和困惑,令我欣然存于其中,并以微笑面对。所以我只能站在阳光下,站出回忆的影子来。我相信我既能曾经那样精彩过,就一定能再找到那发光的根源。有些人、有些事倒是也所引发我的一点思考,也对我颇有触动。我的心情受到了自己很大的牵动,整天患得患失躁动不安,我尽量压制着让自己平静下来,很难。明知道自己不是婚姻的奴隶;明知道自己是个比苦涩的情感精彩得多的人;明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绝不是赢得夸赞的虚幻荣耀……我很明了自己的虚伪的一面,那绝不是我的意义之所在,可是为什么我还这样介意这些呢?已经理智地想得很开了,却还是这样受牵制。是那份放不下的自尊吗?还是不愿看到爱护着自己的人对自己失望呢?抑或只是争强好胜的本性?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在人的一生中,善感之人苦于善感,负于善感,最后又从中找到欢乐、找到意义、找到方向,尽管那方向仍会有困惑伴随,但这已经是最美好的结局了吧?人人都活在自己的梦中,我也一样。梦的本质,是人的欲望。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梦醒的时候。但整个人类却永远处在梦中,它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开始,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不会结束。我们自身的梦醒,只是下一个梦开始前的短暂的盲然状态。你不能设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梦,他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没有了梦,也就是没有了欲求。没有欲求的生命,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即便是皈依宗教、崇尚无欲无求的人,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梦,只是梦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他们的梦表现为纯精神的,梦想着通过修炼,摆脱人世间种种欲望的诱惑和苦难。这本身就是一种梦,一种更为纯粹的梦。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对幸福的不懈追求。基督教称之为天堂,佛教称之为不再进入生死轮回的西天。
 
  在人的一生中,我曾立志要证明自己更强于身边的人,但我却逐渐发现这个别目标根本不具可比性:在不同的价值观下这不是简单的数学关系,而我更是不甘于一般的世俗眼光。一旦形成了自己的角度,就很难去作客观的评价了。不,根本就不存在客观。那么我的角度在哪里?我这样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什么是我的最根本的动力?很多人问过我,但我也一直不甚明了。
 
  在人的一生中,成功与否并不重要,这样想着以后我顿觉豁然开朗。我想把“他”的概念扩充为“别人”,我身边的人,对我好的人,我所在意的人。是的,总是这样,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但决非没有主见,我的个性强得会因自己的想法而去否认一些千古真理,也经常因此而与朋友争论。但就是在有些方面,我发现别人会成为我的路标。
 
  我们个体的人的存在,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或她)只是男女双方的一次兴之所至的求欢的产物,没有任何理由规定谁应该或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这似乎是对人的生命尊严的一种讽刺和亵渎,但它却是事实最真实的存在。来到这世上的人们,就象是奔赴一场盛大的表演聚会,一场延续数十年的盛大聚会。在这场聚会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主角,而让他人替自己跑龙套。然而主角注定只有一小部分,于是便有了种种力量的较量。有的人凭借武力;有的人凭借智慧。于是这世上便有了战争和杀戮;机谋和暗算。很少有人会去想,这只是一场没有主人的聚会,每个人都只是客人当中的一员,演完你自己后,谁都必须离去。这是注定不可改变的。
 
  在人的一生中,也许有些努力就是为了别人吧,为了关心过我和给过我帮助的人。总觉得每跟别人多一层关系就多了一份责任,一份不让别人为自己而担忧、能因自己而开心、为自己而骄傲的责任,于是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也许我这样为别人而学、为别人而活的确有些愚蠢,但每当我因身边的人而感动、而觉得温暖的时候,便感到那份责任的重大,希望自己也能使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于是别人的期待成了我的动力,我努力将自己塑造得更好,希望自己配得上那些优秀的朋友,希望自己在被别人的光辉照亮的同时,也能尽自己之力为世界增添一份色彩,也能让别人因我而骄傲、而开心。
 
  在人的一生中,人们都陶醉在自己的梦中。有谁知道搞政治的玩家们在成为主角前,竭斯底里地劝说人们为他们的利益去厮杀,他们喋喋不休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让人们相信当前的社会已经不可救药,只有他们能够建立起人们想要的社会新秩序,只有跟着他们,才能找到人世间所有的幸福,直到你真的相信了他,为他付出你的一切,甚至你的生命。我们的先人经历的奴隶、封建社会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回转身来,他们成了这场聚会的主角,而你和你的同类成了游戏的牺牲品。幸福并没有来到你的身边,你所要的一切有赖于他的施舍,除了你的命运从一个人的手里交到另一个人手里之外,这世界的一切依旧是原来的模样。而你不但失去了你的财产和亲人,甚至也失去了你的灵魂。所有骗术中政治家是最庞大、最系统、设计得最精密的骗子。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相信自己或出无悔的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人与人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系,因为一旦扯到社会个人,便又涉及到利害得失,而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一旦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便可超越这种你得我失的“守恒”,关怀与一些更细腻微妙的感受是完全脱离利害和私心的。从这种关联上看,从别人的眼光中,我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不必精心揣度着别人的心理,人的欲望是自己实现计谋的最好帮手。你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相信,只有获得真实的自己,你才会是这世上最精明、最理智、最幸福的人。这不同于将自己的意义寄托于别人,这是由感受爱的能力与最根本的责任感所自然而然产生的豪不做作的真诚,它不依赖于别人,不期望在困难之时求得一个分担的人,不是一种寄生关系。陶醉过后你会发现,我们多半迷失了自己,不知该何去何从。
 
  在人的一生中,争来争去为了什么呢?这是个没有主人的世界,但却人人都想成为这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种多么荒唐的逻辑!人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相互拼杀着、争斗着,人人都认为别人挡了自己的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扫除(他认为是)挡着自己的一切障碍。但归宿却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谁也无法逃脱的死亡。没有人会否认这一事实,但在死亡到来以前,人们却都会不约而同的去回避它。基督教徒们认为,人们都在奔向那最后的晚餐,等待上帝的审判;佛教徒们则认为,大家都在修来世,今生的一切便是前生修来的因果报应。这些看似荒谬不经的说教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劝导人们回归理性。理性的人生更接近人性。人的理性所追求的更倾向于精神的愉悦,得到的才是真正完整的幸福。一顿盛宴,不会换来蒙娜丽莎天使般的微笑;一场夺人心魄的音乐会给人带来的顿悟是你在餐桌上永远无法得到的精神升华。固然精神的愉悦必须建立在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之上。没有人会在饥饿的时候去感受幸福的。但物质上的满足,却永远无法填补精神的饥饿,这是人与普通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在人的一生中,人的一生如此短暂,毛泽东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古人有白驹过隙一说。一个生命的造就,同时也就意味着造就了一个死亡。事实上人世间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恐惧情感给人带来的折磨,这是人类与其它一切生物的根本区别。有什么办法呢?自然规律而已。所以我们要在短暂的人生中尽可能地使自己快乐起来。想到这些,尽管我一个人站在冬日淡暖的阳光下,还是给了冬阳一个漂亮温馨的微笑。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