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闻灯不看来

2009年02月10日来源: 互联网原创文章
古人眼里,正月为元,夜晚为宵,正月十五夜,便是元宵。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元宵节作为一年中最热闹的佳节,历代文人墨客都不凡描写元宵节的佳作。如明代的唐寅在《云霄》写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如清代的董舜民《元夜踏灯》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清代的唐顺之《元夕影咏冰灯》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是一个“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似的灯火辉煌的月夜。处处充满着喜庆的氛围。那各色精美的灯笼,把城乡装点得金光璀璨,尉为壮观,火树银花,相映成趣而艳丽妩媚。因了灯火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代表了照亮前程。那灯,红彤彤、火辣辣、衍射成绚丽妖娆的不夜良辰。此时于楼台赏月、燃灯放焰、合家欢聚、其乐融融。置身于这样的氛围,心境自然热腾腾,神情自然喜洋洋。哪怕有多大的烦恼,多少的困厄,也会忘得干干净净。元宵之夜,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夜月如镜高悬,窗外人声鼎沸,灯火班驳陆离,礼花与星月交相辉映,把夜空装点的更加美丽。“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吟诵着这样的诗句,心在微笑,柔和的半明半暗灯光下,心里有一种浓浓的温暖氛围。遥望天空那轮明月,凝洒着淡淡的思念之情。这元宵之夜,到处灯火谰珊,轻歌曼舞,我依然割不断缕缕情思,剪不断遐想联翩。明月千里寄相思,弹一曲飞越万水千山的相思歌吟,扬起风儿把祝福吹向天边——天边的人儿开心吗?现在是否也对着划破夜空的绚丽礼花而一笑嫣然呢?元宵节,若一辆时光的幸福之车,有团圆,有亲情,载着冬天渐行渐远,载着春光日益临近。在快乐欢畅的笑声里,在轻诉浅谈的祝福中,七彩的思绪如霞霓在夜空飘飞。这元宵夜的灯火,若含笑传情的眼睛,缀得心幕里亮亮晶晶。风在和我轻轻私语,象是绵语叮咛。“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气氛,真愿一切美好,都在人间每个月圆里约定……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在这天晚上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用各种形式来寄托。天空里飘着的烟花在放飞人们心中的梦想,夜幕里响起的爆竹声在燃起人们心中的希望。按我们传统的习俗,过了正月十五,就算春节过完了。可心里储存的年味并没有随着元宵节的过去而淡忘,飘逝的烟花撩起我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的情思,让我有了幽幽的回忆和丝丝的甜蜜。元宵节,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寄托了千古的期盼。可是,漂泊的游子终究要踏上征程,展翅的鸟儿终究要飞向天空。从此,带给父母的,有太多离别的愁绪,有太多牵挂的忧伤。无论我们走多远,我们的身后总有父母关切的目光,无论我们飞多高,我们的身后总有父母深情的祝福。走累了,总一个最温馨的港湾在停靠;飞倦了,总有一个最窝心的家巢在等待。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