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种人称看自己

2009年03月01日来源: 互联网原创文章
苏子日记的千古绝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折射着思想的熠熠光辉。能教好别人的却无法教自己的孩子,能医治好别人的却无法医治自己的病,能剪好别人的却无法剪好自己的头发……类似的现象不一而足。苏子“当局者迷”的论断是否永远无法改变呢?

这其中,有些因素固然是客观而无法改变的,但关键的是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认识了自己。

在欧洲某城市,有个人因工作压力大得了抑郁症而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这座城市有个剧院,剧院里有个著名的喜剧演员,凡看过他的演出的人都会被逗得捧腹大笑,烦恼尽消。医生建议这个人先去看他十天半月的表演再说。医生说完,病人久久都未抬头,他抬起头时已是泪流满面。病人告诉医生,就是这位著名的喜剧演员。故事意味深长,令人沉思。能够最大限度地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却无法让自己真正地快乐。为什么呢?看来,这位喜剧演员失去了自己,听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陷入了斯芬克斯之谜。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著名箴言。实际上,我们可以用三种人称来认识自己。

用第一人称“我”来看自己是做自己。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暂时不能实现,也要保持自己内心信念,尽量不背离自己。尽管各自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但从人生的本体上看,做国家总理和做个农民并没有什么区别。国家总理出访外国访问洽谈,达成共识,签订合作项目。农民到邻居处串门,解决春耕互助互利等家庭问题,形成合作方案,共同行动。二者处理的事情虽然大小有天壤之别,但二者都均从自己角色分工出发,对各自人生本体而言,这两件事的意义同样非同凡响。自由是相对的。我们在自己有限的生活范围内同样可以做自己。

用第二人称“你”来看自己是做自己的朋友。

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曾讲述一个关于树洞的秘密。当一个人被很多的故事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他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把洞封上。那秘密会留在树里,没有人知道。我想,为什么中国人信佛要到庙堂烧香拜佛,西方人信教,要到教堂做礼拜,向陌生的神父袒露自我呢。这是因为,无论身在中外,我们要借助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救赎。用“你”来看自己,做自己的朋友,经常地和自己谈一谈,让自己在喧嚣尘俗中省视自己,拥有一份宁静超脱。

用第三人称“他”来看自己,是做自己的评委。

曾有人问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 泰勒斯回答道:“认识你自己。”那人接着又问:“什么是最容易之事?” 泰勒斯回答道:“给别人提建议。”我们往往能较理性客观地认识他人,给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却往往疏于理性客观地评价自己,给出科学判断。用“他”来评价自己为的是在评价的同时适时调整自己。冷静地想想“我”的知行意是否合乎道德规范,是否趋于自我完善。老庄提出“外化内不化”。于丹解读说:“外化就是指一个人在外在的物质世界上,越多地融入社会,顺应规则,随乡入俗,能够遵从大众情感,这个人就越成功。因为你融汇进去了,避免了很多的冲突,避免了很多的磕磕绊绊,这就是人生的教育。内不化,就是指当我叩问内心的时候,可以清晰看见内心中我之为我那个生命永恒的愿望。我们内心坚守的信念以及一生所要承担的使命究竟是什么?有些人一辈子可能只想干一件事,这就叫做内不化,也就是说用自己的心守住我之为我的那一点幸福的根据。”简而言之,外化是儒家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内不化是恪守自我,超脱尘俗,与天地精神共往来。此所谓“外儒内道”。人不能脱离社会,要融入社会,但人又不能为社会所吞噬,失去自我价值评判、理想信念。罗曼罗兰曾言,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用三种人称看自己,是对自我立体的认知、判断、调整。当我们拥有了理性、冷静,温暖、坚强,超脱、信念的时候,我们就距离自己不远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