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情画意

作者: 杨中兴2017年04月15日来源: 云南网现代散文

早春细微的气息,已从很不起眼的角落里探出最初的脚步,。轻轻越过冬日的门槛。又是“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人们在经历了严冬之后,开始用浪漫的情怀,赞颂春天,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春天是来之不易的,未经一番彻骨之寒,哪来万紫千红之春?元代诗人刘因的《探春》,让我们看到了春光不甘在严冬面前退步的顽强。诗曰:“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看,残冬并没有放弃最后的抗争,然而,春光却不甘在严寒面前退脚。缕缕柔丝,早已在城外拨弄出浅黄,春已在柳梢上向人们招手了。

早春时节,最值得赏春、玩味。杨巨源在《城中早春》里,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卷:“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那丝丝绿意,那点点浅黄,那被春风抚摸过的一切,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春光好,我们到户外游春去吧!”我读杨翁这首诗,仿佛听到诗人在召唤!

在诗人的笔下,春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的谢灵运《登池上楼》里这两句诗,从春草的初生和鸣鸟的更换着眼,捕捉到了春天最初的踪迹,不仅概括地描绘出初春景色,而且表达了诗人的新鲜感受。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运用了精妙的比喻:细密的小雨,像酥油一样润着万物;草芽经过春雨的沾濡开始返青,远望中显出一层’朦胧的淡绿。可走近一看,春草却尚未露出地面,稀疏纤细的草芽,颜色也尚未见到。在韩翁笔下,春被赋予了天使般的内涵。他能使你寂寞的心兴奋起来,使你的思绪,畅游在迷离的初春里,美哉优哉。诗人高度的语言技巧,令人称羡不已。

杜甫的“红人桃花嫩,春归柳叶新”一句,描绘了初绽微红、格外娇嫩的桃花和飘柔春绿的柳叶。“人”、“归”两字下得十分贴切传神。他的“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更让人叹服:大好春光,尽收眼底,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的欣喜之情。诗句写得既有色泽美,又有音乐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看吧,春天这大手笔,为大地绘出一片绚丽。桃花鲜红欲燃,竹林青翠欲滴,江水清澈碧蓝,鸟鸣山,谷喧闹,都有声有色。“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新燕报春来,百鸟争春景色艳。诗人把春之色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如临眼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鹤鸽天》),给我们描绘了一种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般的意境。

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妇孺皆诵。它与宋代张良臣《偶题》中的“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两句相似。但叶诗中“关不住”的关,比张诗中的“藏”用得更妙,“关”表达了一种自然现象,无“藏”的有意封锁之意。正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到了春天的诗情画意,春天的故事才如此精彩、艳丽。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