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芹女

作者: 高铭昱2017年07月28日来源: 西安日报现代散文

倘你能早起,漫步村口地头,定可遇见集结的人群。或三五结伙,或数十成队,手机频响,呼张唤李,这个在催,那个在急,突然间灯亮电动车响,齐齐地疾驰而去,瞬间无了踪影。天未明,夜还黑,究何人竟有何事,舍却良宵美梦,不惮劳苦?

这就是采芹女。不必想得过于浪漫,内中既无二八佳人也无妙龄少妇,风华正茂的人们不屑于此道。她们清一色都是年华垂暮的农村老妇,鲜有六十岁以下者。采芹女是美称,似出自《诗经》“思乐泮水,言采其芹”,乡下俗语惯用“的字结构”,故“割芹菜的”四个字是这个群体最响亮直白的代号。

我家在西安阎良,过去这里盛产粮棉。这些年,一些人种起了芹菜,渐成气候,有了规模。芹菜栽、收都需要大量人手,乡间这些年劳动力也短缺。年轻力壮的男人女人们,都去了附近城镇或打工或应聘或经商创业,“挣大钱”去了,谁在家等着给种芹菜的干活呢?于是,这些已经把孙子带大的六七十岁农村老妇,成了种芹人手里的香饽饽。

种芹不易,作务得好不见得卖得好,市场波动幅度大,今天每斤一两块,明天却成了一两毛,谁能说得准呢?故每到收获时节,种芹人个个寝食难安,火烧火燎,比优劣、抢客商,怕隔天价格就变。费劲与客商说好后,就得联系采芹女了。农村无闲人,采芹女也可能被别村别处定走了。种芹人最怕的是联系好了客商找不下采芹女,而有时采芹女定好客商又变卦不来了。

割一车芹菜至少也得三五十人,这活要趁早。采芹女天不亮起床,到约定地点集合出发,天放亮就进地割菜,这是惯例。

采芹女辛苦。夏季酷热,她们猫在蒸笼般的地里,任汗水湿透衣衫;炎阳似火,晒红晒黑了裸露的皮肤和脸;秋冬季天凉,芹菜地里露水大,割一把打湿胳膊,再割一把溅透衣裤,冰冷彻骨,地里又泥泞,故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干一天活下来,腰酸背疼,身上都湿漉漉的,沾满泥污。秋季里雨水连绵,但既然和客商谈定,这车菜是必得装满的,冒雨也得干,这时候是叫不得苦的。干活的时间长短,随客商的要货量而变。要货多人手少则长,反之则短,干到黑天昏地的时候常有。

采芹女快乐。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聚在一起就闹翻天了。边割芹菜边叙说家长里短,天南地北,这边喧闹声才落,那边哄笑声又起,尽情张扬,好不惬意!平时各忙各的,现在有了交流的良机。往日纵有千般愁思,万种忧郁,这时都会烟消云散,风清月朗。有点小病小灾的,割上几天芹菜,竟然症状全消,此亦并非夸张或孤例。采芹一族大都上瘾,看着地里的芹菜越割越少,便有失落之感,知道快乐的日子即将过去。

采芹女知足。计时干活,收工付现,往年一小时六块、七块,今年涨到九块、十块,干一天回家兜里揣着几十元,想到可补贴家用,为儿女减轻负担,便很有成就感。如果中午加班不能回家,主家给每人发两个馒头,咸菜大块随取,就这待遇也值得采芹女津津乐道的炫耀,算是享受了额外的福利。

采芹女非一地独有,在当下农村,到处活跃着这类群体:采椒女、采棉女、采果女、采茶女……皆云晚霞丽,谁知“俏夕阳”?只要还能干得动,她们没有退休时。她们撑起了一片天!

汉语中,芹言、芹心、芹献等等,尽做谦辞之用。芹菜被视为低微之物,却默默滋养着人类。那么,采芹女呢?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