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轻意轻

作者: 李英群2018年02月10日来源: 潮州日报现代散文

礼轻情意重是古语,潮州人口语,称为物轻意重。也许,在潮人看来,平素亲朋戚友、厝边头尾,随手送点小礼物,很经常也很正常。看作送礼,有点隆重其事,而且这礼虽轻如鹅毛,也是情意深重,可能让受礼者平添心里压力。因而改为“物”,来得普通一点。

咱们中国乃礼仪之邦,人际交往,总是礼尚往来,友情常青。不知怎么搞的,送礼成了一些不清分子贿赂的手段,于是,“送礼”一词,像“小姐”一样被污染了,成了十足的贬义词。

但在民间,尤其俺潮州,喜欢到邻居或朋友家中喝喝工夫茶聊聊天,顺手带点自产的贡菜、乌橄榄,是一件双方都乐见的雅事,并不太在意于情深或浅,就像路上相逢点点头一样,不要总去发掘它的意思。

客气,应该是一种礼貌,但我怕太客气的行为和气氛。外出旅游归来,带点小礼品作手信,联络感情,受者客气一番:“破费了,不敢当不敢当!”推之再三,场面有点尴尬,也许受送礼贿赂的不正之风影响。于是,想到一个词:物轻意轻。

别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了,也别心中总想到“物轻意重”了,小小物品,别挖掘背后那深厚的情意了,物轻意轻情也在。

一次,回原工作的单位去跟老同事聊天,小洪见我,有点高兴,毕竟退休之后我很少回来,他跑去买了二包香烟摆在我面前。我问:“老弟,什么意思?”他说:“送二包是相敬,送一条就有贿赂之嫌。”

我觉得这是一句名言,以后曾多次引用。因为物轻意就轻,物重意就重。

有时,物重意也轻,送者无非像小洪一样,久别重逢,表达一点友谊,但受者不可能这样看,平添心里负担。

被称为国学大师的张中行老先生,有一篇文章叫《一瓶人头马的烦恼》,说他平素喜欢喝点酒,喝的都是二锅头,每次一两量。他写此文时,二锅头一斤一元八角,茅台是一斤二百元。他的弟子众多,常有人登门时送酒,都是名酒,他总盼有人送二锅头。“不幸我人微言轻,理由虽然正大,而送者未闻,或虽闻而置若罔闻,于是有时由门外还进来酒,而且花样越来越多,产地由四海之内变为兼有远度重洋,而就是不见我曾经表示欢迎的二锅头。”有位住美国、挣美元的晚辈送来一瓶包装上标有XO字样的洋酒。张老先生说自己待酒就待客,不分高下,随便放在一个空地方。后来有识货者告诉他,这是法国产名酒“人头马”,一瓶一千八百元。

张老大吃一惊之余,可就为如何处置它而烦恼不堪了。首先想到喝它,按他喝二锅头的量是每次一杯一两,这一杯就是一百八十元。自己卖文,优惠价是千字三十元,他写三天才能得六千字,喝一杯是三天血汗!不敢;其次想到卖,即使有人要,拿晚辈人情换钱,万一再会面,问到酒的味道如何,怎么回答?于是此路也不通;第三种办法是转赠他人,但送不同群的人,怕有巴结之嫌;送同群的,对方也会因一杯要用三日血汗钱而不忍举杯。

喝不甘,卖不敢,送不得,张老望着墙角的人头马心烦不已,想到现在喝人头马者,一席万金,钱从何来?禁不住学孟子曰:“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

原来,送人头马的晚辈是“物重意轻”者,就像小洪送我二包香烟表示相敬而已,但这物在张老这位国学大师看来,人头马此物太重了,自己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朋友之间,常来常往,送点小物品上门,还是人之常情。那么,来个物轻意轻,送本书吧,送小瓶菜脯丁吧,受者总不会认为你于他有所求。这样,气氛轻松,友情常青。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