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的一对枕巾

作者: 刘海楼2016年01月09日抒情散文

听说我家的枕巾出窟窿开花,应该“退休”了的事之后,82岁的老母亲忙着翻箱倒柜,从压箱底的众多宝贝中翻出一对40多年前出产的老枕巾送给我们。妈妈手捧着枕巾很激动地说,这是1982年夏天你们结婚时,邻居送来的贺礼……

这对枕巾是纯棉线织成的,柔软厚实,上面带有斜角对称的8朵牡丹花,特别是还有“印花枕巾,北京71.3、3604”的红色字样十分醒目。我猜测这对枕巾应该是1971年3月北京生产的,“3604”可能是生产厂家的代号。

面对这40多年前生产、32年前我结婚时收到的珍贵礼物,我非常激动,记忆的闸门顿时打开,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邻里关系特别融洽,由于大家都是住着平房,平时经常互相串门走动,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比如遇上买煤买烧材、挖菜窖、秋天往家搬运大白菜这样的事时,总会有许多邻居家的大人或小孩前来帮着干活,大家相处的就像一家人似的。要是赶上谁家娶媳妇,嫁闺女这样的喜事时,邻居们更是家家全体出动,倾尽最大能力来相帮。由于那个年代人们工资普遍较低,结婚随礼送上两三块钱就不算少了,也有几家邻居凑份子,合伙买个暖水瓶或一面镜子啥的,也是一份精美的礼品。虽然人多钱少东西少,但人们之间的情义却十分厚重。可以说是送礼的心安、收礼的满意。不像现在的随礼,最少要200块钱打底儿,如果随了100块钱都不好意思去喝喜酒,得求人把钱给捎过去,还得编个理由过后和人家解释。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随礼钱是少了点,但并不寒酸,因为收到的不仅仅是礼金礼物,更是人与人之间淳朴的友情和邻里间、同事朋友间的情义。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居住的楼房越来越高了,就是正在棚户区等待拆迁的人,现在的居住条件也比我们当初住平房时好上许多。可美中不足的是,邻里之间沟通的不是很多,彼此联系的太少了,缺少了平时的走动,许多对门的邻居都不知道姓甚名谁。一对40多年前出厂的枕巾,在呼唤着邻里之间友情,勾起我对已经失去的小平房、邻里情的美好回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