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记忆

作者: 卢丽君2016年02月23日情感散文

最近整理鞋橱,发现一家三口四季的鞋子多达好几十双,真可谓鞋多成患。特别是儿子脚板长得快,许多鞋子穿上一季就小了。看着这堆半新不旧的鞋,我舍不得扔掉,童年缺衣少鞋的往事,一幕又一幕地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我们穿的是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说是千层底,其实是夸张,应该有几十来层。我亲历过无数次母亲做鞋的全过程。农闲时,母亲将家里一年积攒的破旧衣物,拆成大小不一的布片,然后选一个晴好的天气,用米浆把它们做成硬布壳。白天要出工干活,晚上母亲忙完了家务就开始在灯下做鞋了,我常常在母亲悠悠的纳鞋底的声音中进入梦乡。正是在母亲的操劳下,天气转凉时,我们兄弟姐妹都换上了新布鞋。并且赶在下第一场雪前,我们又能穿上暖和的棉靴。小时候我们深爱着母亲,不仅仅因为母亲是爱的源泉,更因为母亲能在寒冬里给我们带来无比的温暖。

稍大一点知道爱漂亮了,我希望母亲把黑布鞋改成花布鞋。母亲说花布好看不耐穿,这黑灯芯绒结实。这倒也是,每年春夏之交,我们的鞋子也青黄不接,不是鞋邦前开了窗,就是鞋后跟磨穿了。好在夏天来了,如果能从母亲那讨要到一双塑料凉鞋自然欢天喜地,实在不行就光着脚板去上学,那时农村学校夏天打赤脚的学生至少要占半数以上。可有时候,小小的童心并不知足,看见有的家境好的女孩子,穿着红红绿绿的熟胶凉鞋特别惹眼,我是多么羡慕呀!母亲可从来舍不得多花那一两块钱,我脚上的凉鞋始终是那款棕色的,因此没能穿上漂亮的塑料凉鞋是我童年的一大遗憾。

后来,我依然穿千层底布鞋走进重点中学的校园。因为上体育课要求统一穿运动鞋,于是我便有了第一双白色的球鞋。这双球鞋我可宝贝得很,除了体育课和重要活动,平时舍不得穿。当然这种鞋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们体育课上穿的大都是那种鞋底带有钉子的跑鞋,我们那时称它钉子鞋。这种鞋鞋底弹性好,不仅有很好的防滑效果,跑起来速度也快。可是拥有这样的鞋对我们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关于鞋的记忆并不止这些。我们家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那是解放初当村支书记的二伯与村委会全体成员的合影。照片中二伯脚上穿的是双草鞋。小时候我只要一看这张照片,就觉得二伯太寒碜了。父亲告诉我,就这草鞋二伯也爱惜得跟什么似的。那时候二伯经常要去十几里外的公社开会,交通不便全靠步行,草鞋便不耐穿。为了节省,二伯在途中就赤着脚赶路,把草鞋拎在手里,快到了公社才穿上。

除了草鞋,木屐也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物品。记得父亲就有过一双木屐,底是木头做的,鞋面是用拖拉机上的废履带钉上去的,夏天穿上倒也清爽,就是底板打在地面上,像敲木鱼似的响个不停,走到哪响到哪。

岁月悠悠,步履声声。如今,市面上的鞋类产品花样繁多、价格各异。因为交通的便利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对鞋的利用率及情感渐渐下降。重拾这些关于鞋的记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鞋子不仅仅承载着人生,更承载着一种感恩情怀和艰苦朴素的品质。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