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文明的考古人

作者: 贺嘉年2016年05月22日心情散文

2014年7月15日,小雨。

午后的杭州,小雨连绵,微风轻拂,在这样舒爽的天气下造访良渚古城遗址,免去了骄阳暴晒之苦。遗憾的是,雨篷下的城墙遗址早已成为残垣断壁,空留给我无尽的想象,只有不远处的考古基地里,才寻找到关于良渚的些许记忆。

曲径通幽,所谓的考古基地就潜藏在这里。几幢低矮的小平房,看似不起眼,里面却装满了宝贝。一进大门,我就被地上成堆的瓷片阻塞得寸步难行,它们都是别人丢弃又被考古人收集起来的,静静等待被复原成完整的一块。砖陶色彩不一,黑皮陶、红色、灰色,上面勾勒着良渚先民的纹饰图案。拾起一片碎片,原以为十分轻盈,掂量之后才发现它的厚重,拂开土灰,那些精美的纹路让人惊叹。房后的展架上,有复原成功的,也有补修成型的陶器,它们大小形状不尽相同,但做工都堪称精美。

最令人震撼的是考古人的工作。发掘易,修复难。成千上万的碎片里,要成功修复拼接一件器物谈何容易。从碎片出土到修复,研究撰写报告,三五年是家常便饭,几十年的工程也屡见不鲜。用石膏修补残器,不仅是手工艺之考验,更是对毅力的检验。

不必说舒爽的环境,幽静的小屋,惊险的发掘,精美的文物,只用看看成堆的碎片,简陋的设施,蚊虫的叮咬,你就会明白考古人的日常生活何其艰苦。

突然想到早上北大老师讲给我们“何以北大”,曰:心系国运,吃苦、坚持。 正因为如此,良渚文化的一点一滴才浮现在眼前。

走出小屋,回望那景色,远处的大小莫角峰静静伫立,一屋无语立斜阳。我心里却更加向往那考古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