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那棵树

作者: 张长怀2016年05月30日抒情散文

树是人的密友。虽然有树的地方不一定有人,但有人的地方却一定有树。

树是人的榜样。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便是以树喻人,歌颂中华民族的质朴与坚强。

树是山的衣裳,也是山的生命。有树的山,一定美丽无比生机盎然。“树海绵延”“绿荫森森”“笼山覆谷”“藤莎络瀑”“拿云攫石”“葱茏蔽日”这些极富生机与活力的词语,正是树与山情缘的真实写照。

树是立体的诗篇。咏树的诗文,最是动人。古人曾经借树咏怀留下佳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数树新开翠影齐,半掩春桥半拂溪”。

爱树敬树,感情由衷。因之,我曾专程拜谒过不少古树名木。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深藏在巍巍终南山中的“玉兰王”了。在我看来,此树不但具有普通树木的品质与风范,而且,她还是沧桑的记录仪,故事的述说者。

这棵树生长在周至县厚畛子镇海拔1200米的大蟒河东岸,距县城百余公里,树龄古老莫知其年,胸围4.5米,树冠占地2.6亩。当地百姓说,它是一棵神树,灵异无比。鲜花开放季节,香飘数十里外;落英遍地时节,花瓣可收300公斤。林业专家说,它是一棵奇树,在同类树木中“绝无仅有”。结论:“该树是中国玉兰中的花魁,堪称世界玉兰王。”在周至做过县尉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于拜访玉兰树后赋诗抒情:“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脂胭染小莲花。芳情相思知多少,闹得山僧恨出家。”

玉兰树的南边有座山峰,高约百丈,突兀而起,孤立无邻,险峻苍翠。峰下有条大路,路下有条大蟒河,传说因王莽追赶刘秀到此而得名。峰巅有座殷娘娘庙,庙中供奉的是玉兰树旁殷家坪的一位村姑塑像。

当地人传说,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势单力薄、走投无路的刘秀,只身遁入莽莽秦岭深处。有一天,殷家坪的一位清秀女孩正在田间劳作,突然间,自南而北的大路上人喊马叫、尘土飞扬,不由她十分诧异,疑云满腹。没等殷姑娘缓过神来,但见眼前站立一位英俊少年。不待姑娘发问,小伙便急急诉说:“我是皇家后裔,后有叛贼追杀,请您搭救于我,日后定当厚报。”聪明睿智的殷姑娘听后一言未发,飞脚踢走了小伙的坐骑,顺手递给他一件农具,两人一起做农活。稍许,追兵赶至。领头的军官跳下马来,瓮声瓮气地问道:“刚才有人从这条路上逃跑,你们可曾看见?”姑娘从容不迫地答道:“看见了,往北跑了!”军官又问:“你身边的小伙是谁?”姑娘又淡定自若地答道:“我男人。”于是,追兵潮涌北向,刘秀逃过一劫。

惊魂未定的刘秀,不敢在此久留,急急告别。临行之际,郑重告知殷姑娘:“他日我若为帝,一定娶你为妻!”姑娘简短作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等你!”刘秀揖别殷姑娘,南奔逃命。不久,即登龙位,史称光武皇帝。

忙于治国御政日理万机的光武帝,早将往日的承诺忘在脑后了。谁知,痴心迷情的殷姑娘,却在秦岭深处坚守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山盟海誓”。

自那之后,殷姑娘常常站在路旁,等待前来迎接她进宫为妃的车辇。等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年又一年,她延颈鹤望、望眼欲穿,等来的不是喜事临门、宫廷迎娶,而是五味杂陈、泪水涟涟。

虽然过了出嫁年龄,殷姑娘依然矢志不移,苦等入宫。而远近乡人早就知道她是当今皇帝亲诺的婚配,纵使她有倾国倾城之容、沉鱼落雁之色,从未有人敢来提亲。斗转星移、岁月无情,殷姑娘在人老珠黄之年,索性出嫁驻庙,直至终老。自此,人们便称她为“殷娘娘”了。

据说,当地有一首《妹唱山歌无人回》的山歌,咏叹的就是殷娘娘的悲凄恋情:“妹唱山歌无人回哟,好似干柴搁冷灰哟。干柴搁在冷灰上哟,有柴无火枉自吹哟……宽宽正正几百里哟,四季鲜花开满地哟。妹是崖边山野花哟,劝哥采朵好花枝哟……妹比一朵山花开哟,哥作蜜蜂采花来哟。只要山花能开口哟,哥作蜜蜂采花来哟……”歌词哀婉凄凉、催人泪下。

现在的殷娘娘庙直耸云间,石阶小路盘旋而上。远远望去,云岚环绕,玲珑幽静,幻若人间仙境,酷似天上神宫。每年过庙会时,不光附近村民倾家而出,烧香祭祀,就连远在城固县早年迁走那些乡邻们的后代,也都依照先辈的殷殷嘱咐,跋山涉水从未间断地赶来朝拜故乡的“殷娘娘”。善良的村民们,又在庙中塑了一尊菩萨神像,祈祷殷娘娘天国圆梦。

前来烧香祭拜的人们,有的赞念殷娘娘的忠贞坚毅、矢志不渝;有的感叹世态炎凉、人心叵测;有的为殷娘娘的不幸人生扼腕叹息、默默哀怨;有的对光武皇帝的负心爽约报以斥责、义愤填膺;还有的对这个流传的故事半信半疑、连连追问……彼此争论中,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庙北那棵玉兰王,就是殷娘娘的化身;要不,玉兰树咋能长得这么高大、如此神奇?!

2011年4月,着名作家吴克敬游赏玉兰王,即兴吟诗两首,其中一首为:“辗转山中访玉兰,眼前白云生紫岚。倏忽花树枝头艳,迟迟古庙入眼帘。”诗中“迟迟古庙入眼帘”之句,饱含作者对殷姑娘不幸遭际的深深同情和隐隐惋叹。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