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

作者: 陈喜联2016年07月15日情感散文

老家拆迁前,我们让婆婆把没用的东西清理掉。拆迁的日期临近,婆婆说东西处理得差不多了,要我们回去看看,顺便把有用的东西带进城,放到车库里。

满以为旧家具之类的都清空了,可是到家一看,桌子柜子凳子一样没少。我们问婆婆处理了哪些东西,她说,是100来斤旧衣服和两三条破棉絮,还有一张老式帐台——那还是上一辈从地主家分到的,非常牢固,照说也不能卖;还有,旧衣服件件完好,可惜了;破棉絮如果重新弹一下,也还是跟新的一样……

我们赶紧打断她,问她留下来的这些家具怎么办。

婆婆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站到了一顶柜子前。柜门上的镜子早没有了,几张旧挂历糊在上面,上世纪80年代的某位女星笑眯眯地瞧着我们,另一扇门上裂开的口子足足有一厘米。两扇门都变形了,别别扭扭地硬合到一起,一根布条勉强将两个把手系在一起。婆婆说:“这柜子,是我的陪嫁,你外公省吃俭用托人买来一根木头打的,这么大一面镜子花了不少钱,那时,村上就我的柜子上有大镜子。”

她又来到侧屋一张雕花木床前,木床久没有人睡,红里发黑,雕花缝隙里都是白白的灰尘。“这张床,伐了一棵株树打成的,株树还是爷爷年轻时种的,伐下来以后,先在河里浸了两年,再晒干,请前村的老木匠打的,你们看上面的雕花,花了足足四五天呢,漆匠上了3遍红漆,这么多年了,还这么亮。”

……

原来,每一件家具里面都蕴藏着一个故事!

我想,我理解婆婆的心情,这满屋子的什物,每一样都来之不易,每一样都陪伴她走过一段独一无二的岁月,每一样都记录着她的期盼、快乐,所有这些家具合起来,就是她一辈子的所有回忆。

想起我小时候,看上了供销社柜台里一个昂首挺胸的塑料公鸡卷笔刀,我多么渴望拥有那样精美的一个卷笔刀啊!后来听说药店收购一种药草,于是每天放学四处去找药草。暮色四合的黄昏,每当我提着满满一篮药草往回走时,心里就装满沉甸甸的欢喜。一天又一天,晒干的药草终于装满一篮,我求母亲赶集的时候帮我带到药店去卖掉,然后买回那个卷笔刀。

母亲带回了卷笔刀——后来我才知道,因为以讹传讹,我辛辛苦苦挖了那么久的,原来并不是药草,母亲是自己掏钱帮我买了卷笔刀——我欣喜若狂,因为太过爱惜,我甚至从来没有舍得用它卷铅笔,每一次,我用小刀艰难地削着铅笔的时候,它都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文具盒里,直到刀片生了锈,我都一直珍藏着。

那时,拥有一样东西是多么不容易,过程总是充满曲折,因此,它们带来的欢喜,是今天无法感受到的。现在,我们总是很容易就能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但是,轻易得来的东西里没有渴望,没有等待,没有故事,没有回忆,所以,也就不懂得珍惜。正如台湾作家蒋勋先生说的:在容易购买、容易贩卖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遗失掉了,那就是珍惜。

后来,车库被塞得满满当当的,里面有一张老式床,一张永远摆不平的八仙桌,一对铁箍已经松开的米桶……

我们把汽车停在了外面,车库,且让它装一屋子的回忆罢,与汽车相比,这些回忆更值得珍惜!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