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棵树

作者: 潘姝苗2016年07月15日优秀散文

春来的时候,萌发出一个愿望:亲手种下一棵树,看着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生长在乡下,对土木之物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巧在我的名字谐音“树苗”,每被人念及,都有窃窃的欢喜,好像浑身沾染了绿油油的生机。余秋雨《我本是树》里面写过,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村,这里的孩子一出生,即由父母亲为他种一棵树。他们相信:每一棵树都有灵魂,护佑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与自己不离不弃,一起变老。当这个人死了,村民就把象征他的这棵树砍下,裹着遗体埋在密林深处,再在上面种一棵树,象征生命还在延续。人与树合化为土,继续滋养碧绿的植物。多么美好的寓意,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孩子成年之时,带他一起种下一棵树,让他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伴,共生共融。

楼下就是花鸟市场,每到3月,市场摆满了郁郁葱葱的植物。花木繁多,不少我也叫不上名字,有的花种装在袋子里,细心的卖家便顺带了草木的生长图,供客户观照参看。在各色苗木间穿行,儿子十分好奇,这边摸摸那边望望,根本说不上它们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果。我虽觉得他好笑,转而又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可怜,除了课本、电视,他们还有多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呢?翻开典故,自古有建树者大多与树结缘,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被贬忠州期间,年年种植花木,并赋诗:“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吃饭的朱元璋走入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果子美餐了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依旧念着柿树的功劳,每年不忘让百姓植树造林。

挑了几棵好养的树苗带回家,在院子一角,我找来铁锹挖出一个土坑。儿子见了要自己动手,难得有这样的劳动机会,虽然手脚笨拙,可他还是忙得不亦乐乎。小坑渐深,我将裹苗木的塑料皮撕开,双手将其植入,像摆弄长发一样把根系捋顺,梳理齐整。我手扶枝干,儿子蹲下来用手拨土,一层层地填埋在根须上,再用脚压实。该喂树苗“吃饭”了,我拎来一桶水,儿子用舀瓢一下下地浇着,小树汩汩地吞进了这些“定根水”。

虽是春天,乍暖还寒,为了给树苗保温,我找了些塑料膜和杂草,覆盖在树盘周围。终于大功告成,无意间抬头,见儿子的额上已经渗出了汗珠,鞋子和裤脚上也沾满了泥土,可是笑容还挂在脸上,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时序更迭,草木含情,每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在春天种下一棵树,让它来孕育心中的梦,见证岁月成长的力量,心情也随之枝繁叶茂起来。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