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彤的是中国年

作者: 晁惠芳2016年08月30日现代散文

走进腊月的集市,扑面而来的是红灯笼、红福字、红春联、红窗花、红鞭炮、红蜡烛、红色中国结、吉祥红辣椒、红色基调的年画……每年腊月的集市都是这样红得铺天盖地,红得猝不及防。

千百年来,国人总是按捺不住与岁月重逢的欢喜。从虎年迈向兔年,亦然。

过年,源于先人把“年”看成了一种相貌狰狞、生性凶残的怪兽。他们认为此兽每到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就会趁着夜色偷偷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想伺机捉个活人大饱一次口福,到了第二天的鸡鸣破晓后它才会逃窜……为保护家人的安全,他们聚在一起守夜,并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用象征熊熊燃烧着的烈火颜色将“年”轰走。

在悠远深长的历史中,过年的形式被传承下来,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也许,它的独特意义就在于通过年的种种习俗,表达出人们对团圆、平安、和谐、富足的家庭生活的美好祝愿。

现代意义上的过年,已成为人们自身的一种需求:日复一日的奔波劳累免不了让人身心疲惫,人们需要有一个可以回去的故乡,那里有老父母、老房子以及满屋的温馨安宁,那里充满了祥和安泰,欢乐喜庆,亲情友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年”都是被大红的灯笼点亮的,是在大红的鞭炮声中醒来的,是从门上大红的春联上走下来的。它潜伏在红色的窗花和“福”字里,欢笑在秧歌锣鼓的大红绸带中。

沧海桑田,时代改变。但“年”的颜色——中国红,一如当初的鲜艳,一尘不染。

过年啦!从腊月为年准备的岁月红袍,到正月掀起了年的岁月盖头,我们簇拥在中国红的色彩下,共祝愿未来的365天,天天平安。

过年啦!随着大年初一的第一串鞭炮,孩子们在飞扬的红色纸屑中欢呼跳跃奔跑,跑着,跑着,便长大了。

过——年——啦!平平淡淡的口吻却意味深长。年,其实也就是一个不寻常的寻常日子。只不过在年与年的衔接处,给了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特有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怀。

“杏桃催换新颜色,惟有寒梅老一年。”过了年,我们看到了大地的颜色在悄悄地改变,但驻扎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红,依然在来年的天空中飘扬,一天又一天,从不间断。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