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

作者: 姜华2016年10月06日现代散文

山依水出,水绕山旋,凿石筑城,镇居仙境。踞秦岭而拥巴山,引蜀水而抱汉江,千年古镇写尽繁华沧桑,汉水明珠讲述人间传奇。蜀河,临水而居,大美卓然。

蜀河以其独特的建筑,奇异的民俗,多元的文化,古朴的民风和特色的餐饮而享誉全国,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

从古城西安出发,沿西康线穿秦岭,出旬河,至旬阳太极城,再揽汉水东去53公里,便至古镇。蜀河镇因蜀河而名。据史载,蜀国是与巴国齐名的重要古国,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蜀国于今河南南阳以北地区。尚不强大的蜀国,迫于楚国的扩张逐渐向西迁徙,曾建都于今湖北郧西以西,即旬阳县蜀河一带。从汉刘邦在蜀河置县始,到魏晋南北朝的800年间,蜀河一直是淯阳与兴晋二县县城所在地。历经了几度兴衰,至明清大移民后,随着移民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进入,商贾潮涌,水运大兴,蜀河古镇再度走向繁华兴盛。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风格迥异的庙、馆、楼、寺,保存完整的明清庭院、街巷、步道,功能齐全的历代机构建置,字号林立、商贾云集的传说,无不影射出蜀河昔日的辉煌,弥漫出高古的气味。因其所处地域优势,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物流的畅通,带来文化的交融,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修建会馆,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倾听乡音的场所。着名的有黄帮黄州馆、陕帮三义庙、回帮清真寺、江西帮万寿宫、武帮武昌馆、船帮杨泗庙,还有本地帮的火神庙等,更有诸多井形的巷道编织着这里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自古以来,蜀河便是汉江中上游的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

古镇经济繁荣,南北文化交融,从集镇内现有的部分历史小地名如八家巷、乾益巷、永安巷、兴文桥、六合坊、沈家楼等和清真寺、黄州馆、杨泗庙、三义庙、江西馆、湖南馆及武昌馆等都给古镇留下了繁荣的文明印记,是古镇文化积淀的历史见证。到上世纪30年代初,全镇还有商号69户。商贸发达,货币流转,这里被誉为旬阳县的“钱窝”。早在清同治9年蜀河就设厘金局,光绪30年4月,蜀河设甲级邮寄代办所。民国8年设五等电报局。

蜀河古镇灿烂的民风民俗,南北交融的文化艺术和特色鲜明的传统饮食更是陕南一绝。其民间社火滚龙、太平灯、双彩车等以其古老、独到的表演曾吸引了八方游客的目光,而闻名于汉水流域的传统美食“蜀河八大件”更是搅动了四海宾朋的胃口。

如今,蜀河的黄州馆、杨泗庙、清真寺等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拨了专项资金修葺一新,古镇保护被列入当地政府要务。

蜀河,汉江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