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作者: 崔杰2017年01月18日来源: 云南网哲理散文

赵伯伯是我老家镇上的一位生意人。按理说生意人大多特别精明,可是乡亲们背后送给他的评价却是——“糊涂了大半辈子”。

赵伯伯最初是靠磨制豆腐发家致富的。当时市场上卖的豆腐里大多以石膏为添加剂,可赵伯伯却一直沿用传统工艺——用卤水点制豆腐。谁都知道,卤水点制的豆腐味道好,有营养,但出货率不高。而赵伯伯就是不懂得与时俱进,稀里糊涂地守着老法子。说来也怪,那些用石膏点制豆腐的店铺一个接着一个或关门,或转产,而赵伯伯的豆腐坊却一天比一天红火。慢慢地,赵伯伯的豆腐坊越开越大,最后办成了一家专门加工豆制品的工厂。

赵伯伯不忘带动大伙儿一同致富,招了不少村里人去厂里上班。村里有位以鼠肚鸡肠出名,被大家称为“老抠”的村民亦来报名。大家劝赵伯伯:“这个人对人一向斤斤计较,你招他进厂做工,肯定会吃亏的!”赵伯伯笑着摆摆手:“一个人过去怎么样我可管不着,我只要他以后干好了就成!”大家无法理解,说赵伯伯糊涂到了不明事理……结果那“老抠”到了赵伯伯的厂里,被安排在质检科工作,你别说,那“斤斤计较”的“特长”还真的派上了用场——他对每个生产环节严格把关,厂里的豆制品质量层楼更上,生意也更加红火了。

赵伯伯稀里糊涂地赚钱,稀里糊涂地用人,甚至还稀里糊涂地花钱。

前几年夏季天气干旱,村里收成不好,有些村民手头拮据。几位老乡商量着向赵伯伯借些钱以解燃眉之急。他们为难地向赵伯伯开口,未等他们说完,赵伯伯就从抽屉里取出一沓现金:“这些钱你们先拿回去用着,不够就吱一声!”几位老乡掏出纸笔要打借条,赵伯伯连忙摆手:“都是家里人还打什么借条?我难道还信不过大家?再说我能有今天还不都是仗着各位乡亲帮衬?”连“驱”带“赶”地送走了他们。乡亲一走,老伴冲着他直嘀咕:“怎么也不问问情况就借!连张借条都不打,到时候他们还不上咋办!”老爹摇着蒲扇道:“人家有难处才开口的,问多了不是为难人家嘛!再说了,我这钱赚的谁的?还不都是这帮乡亲?就是一个子儿不还,我这也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几句话把老伴说得服服贴贴。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年初赵伯伯和老伴在县医院体检,医生单独留下他老伴通报情况。看着老伴走出主任室后闪烁的眼神赵伯伯也不追问。回家后,赵伯伯将豆制品厂交给了儿子儿媳,自己除了配合医生治疗,整天乐呵呵地与村里那帮老人下棋、喝茶、跳舞,看起来神气活现!村民觉得他“病糊涂了”,连自己的病情都不过问,赵伯伯却给了这么个解释:“要知道那病干啥?徒增心理负担!还不如蒙头过,轻松自在地多活几年……”依旧精气神十足地满村遛弯儿。赵伯伯就这样在村里人不解的目光里稀里糊涂地安享着“余年”。

前几天赵伯伯又去县医院体检,检查结果是:他的“绝症”竟然神奇地痊愈了!我中秋节回老家探亲,看了趟赵伯伯,见他身子骨硬朗得还能挑担!我向赵伯伯讨教养生秘诀,赵伯伯乐呵呵地给了14个大字:“凡事不往深处想,留得糊涂天地宽!”

嗬!看来赵伯伯不仅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还是一位诗人和哲人!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