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

作者: 李定河2017年06月12日来源: 郴州日报亲情文章

父亲少时离家。因家庭困难抚养不起,被送到龙湾村做上门女婿,离开家时是奶奶炒了两升米,用两头扎紧的旧裤子装着,作为践行之礼物。由于家里穷,寄人篱下的生活更让人看不起,造就了父亲懦弱、胆小的性格。后来我奶奶实在不忍心,又把他从别人家要回来了。

父亲一生经历了太多苦难。年幼时家庭十分困难,缺吃少穿。与我母亲成家后,靠借了别人一间屋居住。两个人省吃俭用,到1964年建了两间房子,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窝。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父亲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养活6个儿女,另一方面又要再建房子供家人居住。好在他人聪明灵活,除了种田种地外,他还做过猪、牛买卖,帮别人打过工,守过厂房,办过小型养猪场等。

父亲一生前前后后共建房子三次,最后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了十间红砖房,意即四个儿子和他们二老各两间,这在当时是周边最好的房子。而建房子所有的红砖是他一手一脚打坯并烧烤出的,所有的木料也是他从山上买下背到河边,然后通过扎排撑船一根根地背回家的。有好几次,父亲在晚上撑排,差点排散人亡,实在危险。

父亲一生大字不识几个,却对知识非常崇拜,更对子女教育倾注心血。在我小时候,父亲就经常拿村里仅有的几个读书人作为我学习的榜样。家里再困难,读书的学费东拼西借也要交;农忙时农活再多再累,也从不让我们停课来帮忙。记得读小学时,村里的广播播出我和三哥分别考到全校第一名、第二名的消息,他那一天不知有多开心!我初中毕业后,考的高中不理想,当时也在人生路口徘徊。父亲有一天问我,你想读书不?想读我就想办法。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他马上拿一个尼龙袋子,装了几件衣服,去找我叔叔,然后把我安排到桂东读高中。我考上大学后,因缺700元学费,他就向我一个堂哥借了700元,然后自己去帮他守一寒冬的工地作偿还。在父亲这种对知识渴求的影响下,我们兄弟有三人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走上了领导岗位。

晚年的父亲更重乡梓亲情。每个星期要把儿孙召集在一起吃个饭,聊聊天,回忆过去不容易,教育我们要珍惜当前。如果有一个人没来,他都要反复打电话。乡里乡亲谁有什么病痛,他都要去看看。家乡的公益集体事业,他都要我们积极支持。他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要支持一方水土。

父亲一生重情义。与我母亲结婚60多年了,两个人始终恩爱如初。特别是最近几年,我母亲因脑梗造成行走不便,他又负责我母亲的衣食起居,梳妆洗刷,80多岁还学会了帮我母亲打胰岛素针,每天吃的几种药分得清清楚楚,这对于一个斗字不识的农村老汉是多么难得!特别是最近几年,父亲给我们讲得最多的是,如果他走得早,希望儿女们一定要照顾好我妈妈。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已到眼前来。父亲一生一共动了七次手术,结肠炎、前列腺炎、疝气等。去世前的一次是胆襄炎,然而治疗这次胆囊炎让他痛苦至极,却依然没能把他留住。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父亲,我是多么想念你啊!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