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笼过世间

作者: 听晓2013年10月28日情感文章

一柱香的时间和一生命的瞬间,一恍而过的秋末和一屡飘摇的冬天,在坎坷的荒原之上落寞成寒霜无边。当秋天的枯叶洗成初冬的泥土,青烟不绝,反而是痴心的人心中诞生了无限的依依不舍。

故事里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叫做"青烟"的浪漫依稀之地,他们举止行为间的飘渺之景让诗情画意变得充实异常。有一日的相逢据说是因为漫天的青烟不破,主人公在无边的芦花之境里迷失方向,光线照亮江水的时候,天上的月亮正到了一天之中最为繁盛时候。月色掩映,凉风习习,青烟的子夜寒跄,主人公在冷的温度中,念叨出清凉满腔的诗词。

青烟的绝妙之境在后来让热爱江山秀美的人趋之若鹜,谁也不明白,在那些清冷风景的背后装着的是心忧神伤的苍凉言语。外面世界的人来的络绎不绝,真正生活在里面的人淡定从容。

有一处被谓之为景色的是在青烟女子的弹唱之地,一卷竹帘,一架古琴,青烟女子冷月日日坐守琴台,她的琴音遥远而肃静。听琴声的路人依次经过她的琴台,大多是感概几句的云云之人,以为那女子多半是修得了多深奥的禅机安宁而居。也许,只有真正历经过情感荒芜的人才能够体味出来,那些安静琴音背后的苍凉韵味。

青烟古地的凉水之地是个热闹的地方,到过的人以女子居多,广泛的说法是男人心里的念头太过杂乱,在经过凉水的芦花之道时,看不清隐隐而现的路。女子的空明内心让她们所瞧见的光景更加真实,其实这世上的所有路途,总是在一些繁华又普通的地方,看的繁多并不一定看得深刻。谁也不明了,女子用心走出的路才是最为深刻。

这让我想到,其实每个人在走的路,未尝不是深刻冗长。一条路的方式是改变不了的,不是在行走,便是在回望,走的旅途多了,怀念的往事自然多。事事皆不能顺心顺意,唯有行走的方式自得其乐,或者一个人的狂欢而至,或者一个人的落魄沉溺。

抛开故事里的青衣凉水,我仍旧不能清晰地回想起来,这些年所走的断续行途。前行的方向一个接一个的照来,也许啊,光鲜的未来还不如一段低调的现在。或者深深地怀念过往,或者勇敢地对着一张纸,一段故事,如诉衷肠。我不知道故事会在何时散场,我记得,那些陪我走过来的人,还有当时腼腆的微笑。

似乎这又要说到某些飘渺的故事和遥远的前尘之事来,那位在秦淮河畔夜游的诗人,想到了自身所遇的不公,终于愤愤不平。诗人夜撑竹筏,在冷的水影和热的竹火之中仍是形单影只,车水马龙的街市,青烟缭绕的光景,所有的醉生梦死似乎古已有之,诗人在来往的歌舞升平之外,沉静的像睡着了一般。

《玉树后庭花》的曲子在河畔传唱的时候,诗人终于清醒,清醒虽然不是一种理智的姿态,却是一种高傲的心态。诗人的思索里有一个恒久的疑问,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江湖,才造就了如此荒凉又热闹的百态人世。千里江山惨淡如画,竹筏之外的江湖充满了碎语,随着秦淮河的堤岸绵延几十里,世间的起伏安宁尽在河水两头飘摇。

同样是游历的诗人,岳阳城下的钓客则多了份逍遥,诗人说八月的天气似乎很适合出钓,青烟缭绕,湿雾飘摇,然而到底是因为自己不擅于垂纶技巧,因而只能成为坐观之人了。诗人于世间的得失有过,畅快抉择,也算是促成了文史之上一段佳话。

诗情画意来的巧妙,离开的也悄悄,和城市里若无若有的游人很像。城市的变化在苍茫的日日月月之间,有一天我会记住所有曼妙的故事,记住他们开始的地点和消散的街角。因而我的行走不免染上茫茫的故事和无知,我会用善良的心情和不忍的表情告诉行走的人,我们都是活在同一个渺渺的世间。

苍茫的行走成为一种习惯,苍白的流露变作一段思考,城市的变化,性格,色彩原来如此博大精深。我终于知晓,即便是在当下最普通的一座城市,一段街角,它也有着浪漫的故事。故事的开始和结局总不是以城市的百转千回而定,有伤感的人,怀念的人,憧憬的人,看到了七色的斑斓地方。

城市的斜阳是在午后突现的,天空中的云层很厚,有断断续续的光线从中透来。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城市的天空如此蔚蓝而又洁白,光线的颜色很淡,空气里跃动的风声很明显。我正是在这样的光景里看到从城市远角处走来的男人女人,用各种苍老的动作,高谈阔论。

工于画笔写生的人,行于长远奔走的人,在城市的砖房间蓦然相遇。写生的人和旅行的人,用各自的画笔文字描述世间百态,字画和人生,行走和人生,相聚不远,所行也不远。

以前在听到艳丽故事时,我多半会有不适在的稀奇感觉,觉得故事的虚伪和言不由衷的意味很重,然而,在经历了人间至深的悲欢离合之后,我反而渐渐有了淡定的笃行之念。世间的故事原本就是错综复杂,充满意外和悬殊,究竟谁能计算得到因果报应,谁能预料得到是是非非?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