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片永远的晴空

作者: suqi2014年03月26日亲情文章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心

母亲家的矮小屋子里,那爿温热的小土炕上,妹妹凤琴抽泣着,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刚和爱人发生那场“战争”的原委。她一五一十地讲述着,母亲一直默默地听着,慈爱的目光一直看着她,然后,又悄悄递上一张纸巾……

此时的一幕,让我的记忆情不自禁穿过空,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代,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那时,笼罩小村的是一片苍白的贫穷,小村的男人也因此变得“小家子气”,脾气都像爆豆一样,动辄因无谓的家庭琐事大动干戈,弄得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孩子哭,老婆叫”,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勤劳的父亲生性耿直,喜欢仗义执言,只是脾气暴躁。而父亲遇事则喜欢把“火”发泄在母亲和我们姐妹身上。父亲发火时,母亲从来是默不作声的,我们更不敢出一声,直到父亲发泄够了,母亲才柔声细气地上前劝慰,一场欲来的风暴就此平息。母亲用轻柔的话语和宽容的微笑来应对父亲的疾言厉色。因母亲对父亲的宽容、忍耐,使得我们这个大家庭总是“风调雨顺”,相安无事,这让邻居生出几分羡慕,婶子大娘们问我母亲家里不发生战争的秘诀,母亲总是说:“唉,舌头哪有不碰牙的呢?嘴唇和牙齿还常打架呢,但你们总听说过“唇齿相依”吧,就因一方的柔软而相安无事;再说,我们的日子本来就苦,若再不得安生,就更没法过了……有一个人忍着,这仗就打不起来,就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安稳的家……”众乡亲都夸赞母亲,说母亲贤良淑德。母亲的“深明大义”不仅影响着邻里乡亲,也深深地影响了成长中的我们。

母亲虽识字不多,却知道颇多“典故”,懂得许多朴素的道理。冬日漫长的夜晚,我们便缠着母亲给我们讲“古”,从“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中,我们学会了谦让和孝敬;从“六尺巷的故事”里,我们学会了宽容和忍让;从“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我们懂得了要做一个有骨气、有气节的人……母亲生动的“故事”,在我们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善良、宽厚、正直的种子;母亲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引导我们走向人生的正途。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有打过我们,就是连责骂都没有过。童年时,母亲的怀抱便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姐妹间产生了小矛盾,小伙伴间有了小摩擦,母亲那温柔的抚摸,就足以慰藉我们幼小的心灵,而几句贴心的劝慰,更让我们冰释前嫌,令我们破涕为笑,并重归于好。每当我们做了错事,母亲总是温和地告诫,最多是瞪我们几眼。成长中的我们,有时不顺心,任起性来,就冲着母亲大吼大叫,母亲一点也不生气,仍是慈爱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的是无尽的爱。母亲的那种柔软的慈爱,往往让声嘶力竭的我们自惭形秽。在我幼小的记忆中,我就佩服极了母亲的“雅量”。

在那个一分钱都能攥出水来的艰难岁月里,母亲用她的节衣缩食、精打细算,让她众多的女儿健康地成长;用她的勤劳和智慧,让贫困的大家庭平安度过一个个难关;用她的善良、宽容的美德、息事宁人的品质,让困顿的家庭充满了欢乐。

时光悄然流逝,我们长高长大了,岁月的风尘却漂白了母亲的双鬓。我们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有痛苦和失意:生活的烦恼、夫妻的矛盾、工作的困难……这一切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向母亲倾吐,一股脑地倾吐。母亲总是微笑着,默默地听完,再柔声细气地劝慰你,她的话总能抚平你的创伤,让你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母亲从不侃侃而谈,也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语不惊人,却把人世间最朴素的道理讲给你听,让你心悦诚服,她的话恰如有着神奇功效的宽心丸,让你神清气爽,怨气全消,种种烦忧就烟消云散了,变得心平气和。

有时我就在想,只识几个字的母亲得有多么宽厚的胸襟,多大的度量,才能盛得下女儿们那些心中的不平、忧思与烦恼。她得有多大的承受能力,才能承载生活中来自各方面的繁重压力。

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患了脑出血,在医生全力抢救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父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留下了后遗症,病中的父亲性情更加怪癖,不顺心时,常用拐杖打母亲,把母亲的腿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母亲只一味地躲闪,却从不生父亲的气,我们有时看不过,生气地说父亲几句,但母亲总是止住我们:“不要责怪你爸,他病着呢,他要是清醒,绝不会这样的。”

整整七年的时间,母亲不厌其烦地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最后的两年,父亲已瘫痪在床,且大小便失禁,洗衣做饭,端屎倒尿,翻身换药……母亲亲力亲为,直到80岁的父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现在,母亲仍是一个人独居,我多次劝她搬到我家和我同住,母亲每次都拒绝了:“去谁家都是负担。你们工作本就够辛苦的了,再多一个人,烦心事就更多;再说,我一个人能伺候自己,也活动活动筋骨,当锻炼了;我一个人住着,你们就有真正的“娘家”,有个烦心事,可以上我这儿来说说……”

哦,母亲,我们慈爱的母亲,伟大的母亲,她用宽厚的为人,为女儿做出了榜样,用无私的爱,为女儿们驱散心中的阴霾,撑起一片永远的晴空!

2014-1-3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