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听琴

作者: 中州青峰2024/03/09现代散文

一袭长棉袍,藏青。姑娘轻轻地从身边飘过,让人有些穿越时空的感觉,棉袍不厚,薄薄的一层,立领、盘扣,长及腿弯以下。看她很轻松的样子,一点也不冷,比穿着臃赘的羽绒服显得挺括、洒脱,我忽然想到,她也是这场古琴演奏者之一,常常浸润在悠雅的琴声里,当然香染了丝丝缕缕的仙气。

按节气来说,“大雪”已经过了,这个周日却还阳光普照,让人觉得暖洋洋的。无琐事缠身的时候,我爱去博物院走走,主楼的历史文化陈列是固定的,看多啦,想参观一些临时展览什么的,今天,正好让我碰上了——古琴古曲展演,就在西楼二层的报告厅。

进了门厅,便见正面墙上挂着四五张琴,帷幕衬了,更显古色古香,细究又各个不同。中间一架色泽浅些,略显难以名状的漆纹;另一张暗紫,色几近于黑,更显古朴尊贵。古琴头宽尾窄,比肩收腹,身形流畅舒展,七弦系牢,十三琴徽标定,她静静地等待着,像是在等待机缘与知音,试想,琴弦谁拨?

舞台的后景是一架编钟,古朴厚重;两侧各有一张红腰的立鼓,由变形的虎背支着,让人想起了历史的久远。这些,也许是特意为演出而营造的氛围。台中央稍右,一桌、一琴,再无他物。灯光虽然集中,但并不强烈,而是柔柔地俯在琴上,让她熠熠生辉。

古琴,在钢琴、风琴等西洋乐器还没有来到中国的时候,她就叫——琴。当今,为了区分开来,就把中国琴改称为“古琴”。

即便不是“区分说”,将她称之为“古琴”也不为过。琴,在中国少说也有三千年的历史,她真正的源头已经老得无从考证,创始的传说远至上古时期:伏羲造琴、神农造琴、唐尧造琴、黄帝造琴、虞舜造琴……也许,第一架古琴再也不会被人知道是谁斫成的,一段古桐,一截老梓,不长,仅三尺有余,用心斫斫,留意斫斫,于是,琴渐渐有了头、腹、尾……有了音腔,等系上了弦,轻轻一拨,便响彻中华——

琴声飞越几千年,早已融进了民族的血脉之中。从甲骨文那神秘的字画上,我们看到了“琴”的身影;等到《诗经》里,便可听到琴的弹奏了:《关雎》的琴声甜美而幸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鹿鸣》的字里行间,琴音更显生动:“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瑶琴、玉琴、七弦、丝桐……古琴有着不一样的别称,“瑶琴”尊崇;“玉琴”珍重;“七弦”写实;倒是“丝桐”最显浪漫,不懂中国古琴的外人,何以从“丝”与“桐”里读出琴声。

说是展演,其实也是一场选拔和比赛,先要在网上展示演奏视频,获得点赞多的进三十名,这三十名演奏者要经评委打分选进前十……我听的就是他们的演奏场。

上来一位小姑娘,就是先前描绘过的,棉袍褪了,挽起一束发髻,黑色长裙托衬着月白小褂,布扣、右襟。一手扶弦,一手如喙状,真静,所有的人都屏息凝神——忽然,一声脆响,如天外来音,若悠长的钟响,似乎还有一声声的清笛——着名古曲《平沙落雁》。

我微闭双眼,似乎神游八极,好像看到了黄河滩涂:天阔水平,风轻云淡,芦白蒲青,鱼翔浅底,群雁南飞,盘旋回环;牧童小子,摇摇晃晃,悠然自得,抬头望天;雁阵散开,悄然滑落,交颈低吟,俯首梳羽,轻舞秋风,双双戏水……

这时,太阳多情地把最后一抹桔黄留给了大堤、沙滩、流水、群雁……

反复弹拨的音乐单元,让我觉得有一只胖硕的大雁走了出来,引颈环顾,像一位绅士在踱步,好悠闲呀,低水平沙,一派宁静自然安逸享乐幸福祥和。

轻轻的,缓缓的一声,咚——

一个长长地停顿,又一声,咚——

热烈的掌声如潮水一般,把我惊“醒”!

人们谈起中国文化,张口就是“琴棋书画”,琴是排在首位的,“士无故不撤琴瑟”,这“告诫”据说出自《礼记》。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的双手在七弦琴上拂过:

李白写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而白居易把琴视为朋友:“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他听琴似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琴声联通岁月,情致绵延千年……

苏轼笔下流畅活泼圆润的意境让人拍案:“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七弦之声演绎着无尽的神秘,让多少才子佳人欲罢不能……

舞台上还在演奏——

《梅花三弄》,也有缠绵,也有柔美,碎瓷裂锦之后,我看到了凌霜傲寒,听到了高洁不屈。

一曲《关山月》,又让人忆起了李白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我忽然想起,人若试听《胡笳十八拍》,那才是一拍一啼血,一首一腔恨。唐·李颀诗曰:“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使人落泪!让人满恨!叫人啼血!最揪心的是“断肠”二字!

一个个汉字变成了弦声,《高山流水》的故事讲了一代又一代……

在新世纪的曙光里,太空飞船驶向了无尽的星际,人类给外星人的信息用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金碟存放,其中就有一曲中国古琴演奏的《流水》。山高水长,情深意切,日月轮回……如今,中国古琴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她已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文化属于世界文明,是全人类的无价之宝。

……

曲终。人散。我和一位参演的小伙子前后走出了大厅,看他:长发垂肩,皂衣布鞋,清瘦有神,想与之交谈片刻,无奈他还要准备下一轮的比赛,不待我开口,就匆匆而去。望着他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我想,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绵不绝的血脉已经传续给他们!

从那悠长浑厚清丽圆润的琴声里,我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