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心语包容心

作者: 陈广胜2016年05月04日哲理散文

包容就是包得住、容得下。每一次包容,仿佛都在磨练心灵,是对自身胸怀和境界的正向倒逼。渐渐地,包容成了习惯,内化为人的品质。

人们通常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原本是“无度不丈夫”。度即度量,指宽容的气度。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无需狠毒,却需度量,务必怀有开阔的包容心。

何为包容?包容就是共存。有这样一则故事:某人得到一颗美丽的大珍珠,可惜带了小斑点。为剔除瑕疵,他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斑点仍在里边。等削到最后,斑点总算消除了,大珍珠却成了小不点。

此类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常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纯粹。当我们选择了正面,就只能接纳反面的共存。说直白一些,包容就是包得住、容得下。许多事情只要包住了,便不是问题;只要容下了,即变得简单——有“容”则“易”,故称“容易”。

既然讲共存,就有喜不喜欢之分。包容心的实质,是允许不喜欢的东西存在。“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便是思想领域的包容。当代社会是多元的,真理也恰恰在辩论中得以彰显。扞卫别人说话,包括说自己不爱听的话,才体现大气与自信

事实上,异见、杂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那堵将这一切挡在门外的墙。可墙不管多么厚实,只能挡住自己的视线和听觉,却难以真正清除异质思维。至于被挡在墙外的是谬误还是真理,经常连本人都分不清。但是,阻隔却往往使自己成了井底之蛙。

人心中横亘的墙,是缺乏包容所导致的封闭。它不光源于思想的交锋,更多地起因于形形色色的利益纠缠与人际恩怨。墙虽然挡住了别人,但也困住了自己。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心怀包容,正是要推倒这一堵堵无形之墙。世间毕竟没有多少不共戴天的人,也没有多少不可饶恕的事。

纳尔逊·曼德拉就有一颗包容心。1994年当选南非总统之际,他邀请曾关押自己的狱警参加就职仪式。想到过去多予侮辱、虐待,几位老伙计诚惶诚恐。谁知曼德拉说:“我年轻时性子急、脾气暴,在狱中,由于狱警们的帮助,才学会了控制情绪。”

或许有人怀疑这是政治家的“作秀”,但反过来讲,假如曼德拉心里只装着仇恨,那27年的监狱生活对他仅仅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伤疤”。曼德拉说:“在走出监狱大门那一刻,我已经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伤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曼德拉是睿智的,他没有被仇恨吞噬。在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后,他更是实行民族和解,而不是泄私愤式的复仇清算。以包容化解敌对,曼德拉成就了他的伟大

做人有两样东西不可不吃:一是吃苦,二是吃亏。懂得包容的人,不是未经受苦难和亏待,他只是将“苦”与“亏”给消化了。可以说,这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能耐。正如河蚌体内嵌入沙子,为了止痛疗伤,便不断用分泌物将之包容,最终竟呈现了一颗晶莹的珍珠。同样,“苦”与“亏”的口感纵然不好,却是“舌尖上的人生”不可避免的滋味。那么与其埋怨,不如埋头,将吃苦、吃亏当作修行。而对这些遭遇的每一次包容,仿佛都在磨练心灵,是对自身胸怀和境界的正向倒逼。渐渐地,包容成了习惯,内化为人的品质。就像蚌中珍珠,许多人经过曲折换来凤凰涅盘,正是在包容中炼就有别于常人的恢宏气度。

包容不是皱着眉头容忍,而是平心静气的宽容。世上凡真实存在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除非转入虚拟空间。心怀包容,是对这一结论的清醒认知。因为无论怎么取舍,都不可能拥有彻底的好,高明的人便善于选择性失忆、失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一些无伤大雅、无关紧要的部分,有时“难得糊涂”一点,即蕴含着包容的智慧

包容还有感化的效应。古时有位禅师,某晚见墙角放了一张椅子,便将它移开,自己就地而蹲。不久,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禅师的后背。待双脚着地,才发现自己的师父,顿时惊惶失措。禅师会是怎样的反应?只听他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在这里,禅师没有半句呵责,但包容带给小和尚的心灵触动,力道远胜过雷霆万钧。

怀包容心,不是与共存的对方合流,更不是接纳一切的存在。包容也有底线,讲求“包”的边界与“容”的限度。尤其对蛮横之辈、妄为之举,就不可听之任之,无原则地忍让、迁就。总之,所包之事不能是包不住的“火”,所容之人不该是容不下的“魔”,否则即成了纵容,将害人害己、过犹未及。

弘一法师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心怀包容,从根本上是让自己得益。人生苦短,若锱铢必较,总陷于忿然、郁闷,那是自寻不幸。而将心放大一点,在换位思考中懂得包容,其实丝毫没有失去什么——失去的只有仇怨与烦恼,却没有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相反,我们的心态随之变得平和,心胸也变得宽广,从而更多地感到坦荡荡的快乐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