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长时间没认真读过一本书了

作者: 飞鸿踏雪2016年01月21日人生感悟

昨天,教师进修学校举办“2015读书年活动‘秋冬季’微课评比大赛”。我有幸担任了这次活动的评委。

办公室主任给我们阐述了一下这次活动的意图,每一学年,学校都出资让老师自己到书店购买几本自己最喜欢读的书,买来的这些书必须读,读完后,或写成读书心得,或制作成读书微课,每一学期评比一次,评比完后这些书将作为公共图书被收入学校图书馆。这一举措,意在鼓励老师们静下心来一年能真正读两本好书,“人人拥有一本好书,人人阅读一本好书”,进而营造真正的书香校园。

在听评课中,一些老师的演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庄子,距离我们有多远》,激起了我再读庄子的欲望和对人生的思考;《做最好的自己》让我对成功有了多方位的思考;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关注了一本叫《二十一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

我想,不论何种形式的大赛,不管是读书心得的评比,还是微课形式的感想,只要老师们真正地投入地读了,并通过活动,把一本书能推心置腹地介绍给大家,并且能用文字和演说,让我们内心有所触动,并能激起我们的阅读意趣,这大概就是这次活动最成功的所在吧?

去年10月,我有幸到衡水中学观摩了河北省优质课大赛的赛课,其中一个参赛课题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节选《平凡的世界》,有位老师在授课完毕,让学生归结一节课收获的时候,某学生说,这本书我没读过,但学了这节课之后,我急切地想下课后去寻找《平凡的世界》,完整地读一遍《平凡的世界》……专家点评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这个学生的收获。说,课本节选小说的意图,就是想通过小说的一个片段激起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欲望。学生上完这节,想读这本书,并且真正地去阅读了,这就是一节阅读课最大的收获。

这次读书大赛活动,其实也达到了这样的目的,通过微课的形式,把一本好书的内容介绍给大家,把一本好书的收益与大家分享。。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你就会拥有两种思想;你有一本好书,我有一本好书,一个人推荐一本好书,久而久之,一个学校就会从拥有一个小图书馆发展到拥有一个好图书馆。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爱读书,善读书的校长,必然会让自己的校园充满书卷气息。进修学校的付金龙校长就是这样一个爱读书的校长。不用说他读的书有多少,单单看他厚厚三卷《龙吟夜话》就可以一睹他学者才子的风采,厚实的写作功力和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的独到见解一定来源于他的博览群书,正因为站在了高高的书阶之上,他的作品才高屋建瓴,笔意纵横,挥散自如。他在用自己的读书正能量影响着自己校园的老师们。

现在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电视、电脑、手机让人们的阅读一直停留在肤浅的阅读层面,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好久好久没有沉浸在书墨纸香里了。特别是应试教育下的老师们,甚至一生只读三本书——教材,教参,教辅;甚至一些校长,不学无术,不但不鼓励老师们读书,反而公开扬言“读书的老师难管理……”;还有一些学校,习惯于弄虚作假,整天让老师们制作假教案,假档案,假听课记录,根本就不给老师们一点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宁可把钱花在与读书无关各种形式上面,也不肯给老师们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读……在这样的氛围下,进修学校让”人人拥有一本好书,人人阅读一本好书“的举措,不能不让人点赞,这真正是”这个是极好的“!

一次路过一家超市,一些书跟一些蔬菜一样贱到论斤卖。看到那商业活动的广告,着实让人心惊。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什么时候,这书就跟不新鲜的蔬菜一样,被处理了呢?这精神食粮怎么越来越贬值了呢?这浮躁的社会,让人的心里也浮躁到盛不下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了!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人类精神的悲哀呢!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修行。我一直很赞成这种说法。有时很浮躁的心,可在一本书里渐渐回归到宁静。心灵抚摸着一粒粒文字,就像信佛的人,用虔诚的手指,抚摸过一粒粒念珠。

黄庭坚曾言:“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我有一位文友,以前热衷于在网上写文章,最近几年,文字忽然少了下来。问为什么,答,读书去了。他说,一些好书,读得很慢很慢,圈圈点点,但那些读后感却被一家论坛当做至宝发表。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收获啊!那天谈起,忽然对他心生羡慕和崇拜。他当时也曾劝我多读一些好书,可是我却推脱年岁大了,老眼昏花,读书费劲……

昨天 通过做评委,我也扪心自问:”我有多长时间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了?“一年读两本自己心仪的书,即使老眼昏花,也并不是什么苛求啊,可是自己能做到吗?手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图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6年刚刚开始,也响应一下付校长的号召,读两本自己心仪的书籍,让手机省点电,让书籍点亮一下自己老气横秋的那颗心吧!让书为我洗一下灵魂,让书为我做一次美容,用读书的方法为自己修行!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