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

作者: 张梅英2017年04月13日来源: 邢台日报人生哲理

生活中,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私心。比如,有人努力工作只为得到他人认可与赞扬;有人广施善行只为赢得社会美名;有人奋力打拼只为渴望子女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对于我来说,也有一个小小的私心,便是我喜欢文字,经常涂抹几笔,因此也希望儿子能对文字敏感,即使达不到出口成章,最起码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吧!

中国人讲究的是传承,那种历经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艺,往往会成为子孙们衣食不愁的保证。而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土上,到处不乏祖传,或世家。去看病,有的老中医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一句:这秘方我家是祖传的;去吃饭,有的店老板在推介本店的特色菜时会神秘兮兮地说,这道菜是我祖上发明的,某朝某代某个皇帝还曾品尝过,等等。说者一脸自豪,听者充满崇敬,当然不知不觉中有了信任,掏起钱来也就不那么挣扎了。

真正的祖传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大浪淘沙,留下的是金子。马克思说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漫长历史,或许我更深信,在众多的国粹当中,中医这门高深莫测的学科,相较于普通医科院校的科班学习,我个人以为那种祖传的从小学起的在某种情况下更精深、更扎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周淑英是剪纸大师。她的父亲师承第一代剪纸大师王老赏。周淑英从小为剪纸艺术的风采所迷倒,但父亲遵循传儿不传女的祖训,一直不同意周淑英学习剪纸。为此,她差点与剪纸失之交臂。但周淑英在学剪纸这件事上韧劲十足,铁了心要学,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在她的软磨硬泡下,父亲最终还是同意她学剪纸,但条件很苛刻:学剪纸就不能结婚。为了心爱的剪纸艺术,周淑英扑灭了青春中萌动的爱情,潜下心来一门心思钻研蔚县剪纸,经过勤学苦练终成大师。一张张普通的纸,经过她的手便会光彩夺目。周淑英直到四十多岁,父亲去世后才结婚。

前几日,与几位友人小聚。友曾出过一本书,他说,他那本书是请专业人员校对的,整本书的文字,甚至标点符号都绝少有错误。一开始我与同座的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都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早习惯了时不时会映入眼帘的错字。刚开始对错字的感觉如同苍蝇盘旋在美食上,再美味也让你恶心,难以下咽,时间久了竟也麻木了。见我们不解,朋友接着说,那个给我校对的是校对世家,祖一辈、父一辈,到他那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他们就像一个常年长在田间地头的老把式,经他们的手校对过的文字,就像锄过草的地,草除苗壮,寸草不生。

朋友一席话,让我对校对者一家不由地肃然起敬。这么枯燥的幕后工作,都能做到如此细致,可见这在他们看来,这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他们更是把校对当成了一份事业,倾注了一腔心血了。

人类的文明因为有传承才得以历久弥新。传承犹如火炬的传递,有着光明和希望的能量,可以让子孙后代承接光荣与梦想。而对于传承的意向,我更加敬仰那些完整保留了祖传、世袭,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的人。

心系传承的人,是心有敬畏的人。他们在为生计劳作的同时,总会比常人更多一份责任,唯因如此,他们才会做的更好。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