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2015年11月19日作文大全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一:《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性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

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性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操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许多人认为佛法就是讲消极、讲空的一面,其实整部《金刚经》始终强调不执着于任何一面,既不会执着于有,自然也不会执着于空。对此,南师很形象地说:“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跳舞„„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但是闪一下就没有了。”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是电影,是偶然暂时存在的世界,不取于相,不被外界环境牵着走,即可明心见性,如如不动。

南师讲真正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他没有丝毫“我已证果”的执着意识。你骂他也好,恭维他也好,他都视为平常。佛法中最重要的不执着,就是不执着于“我”的存在——“佛法一切众生平等,一切平凡得很,并不是说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们都不是佛,都要听我的。没有这回事,那不是佛法了。”“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里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如同生物圈存在的各种生死循环一样,每一个人处在一个社会圈中,无法脱离种种社会关系而存在;而对万物而言,组成万物的分子原子都在瞬息不停地互相交替转化,千万年当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

佛法不是消极之法,其就如同今日的心理学一样,以辅助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它教人以更广阔的时空观透视大千世界,使人在心理上自立自强,从而战胜现实中的一切苦难。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目睹世间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发愿令众生离苦得乐,弃王子身份而遍访寻道,于菩提树下证悟,此后才有四十五年讲经,及诸多经典问世。《金刚经》开头第一卷,讲的是穿衣、吃饭、洗脚、睡觉,教每一个人平实地去做,自性自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直至本心不受任何外物观念影响,便可得证金刚。自然,对于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在阅读经典之后,若真能获得离苦得乐的至法,并自觉帮助他人,令世界上人人清净得乐,开拓出人间净土,那么佛陀的千年夙愿也便终得圆满。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二:《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在金刚经说什么的最开始,介绍了五种般若。用这几种境界般若来对照我自己的修行,可以给我以反观和提醒。

第一种是实相般若。就目前的感受来说,所谓证道,追求真理的就是求的这个东西。用实相对照,才可以得知有为法的“梦幻泡影”,我们走上这样一条不图的道路,也是因为相信有这么一个般若存在,并且我们是自力可达。

第二种是境界般若。境界的不同,是因为修为的不同。在我的工作单位,带我的师傅70多岁的老工程师,他一辈子做工程技术。每来一个项目,他都会用手一张一张纸认真的计算,然后每讲出一个方案和观点总是有确切的一句。在技术上的问题,我们看来很头疼麻烦,在他那里都是一条一条的分析很清楚,有依据。同时他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只存在需要做什么事情。每次遇到难题,他的这种态度总是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就是阅历和经验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般若。

第三种是文字般若。将文字般若区分开来让我清醒很多。我有时候喜欢把讲的道理,说的规则当成是事实本身。某种程度上,文字所代表的是一种角度,他和实际的现象,真相有不同。文字也更是指向月亮的那只手,有的手的动作是如此优美。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字般若。有时候,文字般若的理解需要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的配合。前一段时间对未来生活的考虑,让我突然领悟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田园”的另一层意思的时候,再来读这篇文章,真的感受到一种体会喜悦,这种喜悦大概就是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思,体会到文字背后的那种感受和心境。

四种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我的理解就是差别智。因为有差别,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曾经看到一个将小孩子教育的,说到看一个人很爱小孩子,因为她每次跟小孩子讲话都会弯腰蹲下,跟小孩子一般高再讲话。这是尊重,更是一种心量。只有有更大心量,才有可能采取差别的教育法和提升法。

第五种是眷属般若。这个是行为层面,也是最基本和外显的。有人说济公是活佛,尚且如此洒脱、放浪形骸,普通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行呢?不仅是境界上的差别。更多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觉知。我们如果学济公的样子,大概最后只会越来越糊涂,因为我们容易为境界所转。一开始只有从行为的层面做出来,我们的体验境界慢慢跟上来,才有可能达到不沾染外界环境的境界。

从行为层面上来要求自己,比如我每天感恩了多少,每天向别人释放了多少的善意,每天对别人有多少的微笑(这是我最近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以前都没有意识到),每天跟别人分享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利益自己和他人。

这几种境界的般若,就我自己的体会,有时候会在不同之间变化,有时又会精钻某一种,各种之间可以相互参照,最终帮我们到达实相般若的境界。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三:读《金刚经说什么》有感

最近读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感觉脑子又被洗一遍。初识佛教,认识到人生四大皆空,每每有一种幻灭的感觉。前不久读到李叔同的生平,更是不胜唏嘘。曾是一介风流倜傥的才子,皈依佛门后却是如此决绝,差不多将一切尘缘悉数斩断,不仅将自己曾醉心研究过的话剧、油画、西洋音乐诸艺术均予废弃,也将妻子情人尽皆抛下,从此青灯古佛,长伴终生。法师行事之认真,以惊世骇俗论之,实不为过。以曾经如此深情之人,行世人看来如此绝情之事,若无堪比释迦牟尼之大悲心,也断不可能。

然而对于佛教,我对其了解越多,越觉得其信实不虚。不过,佛教并非只讲空幻寂灭,一味教人出世。人生固然无常,多苦和染污,一个人究其根本,也并无一个“我”,但是在佛法将这看起来丰富多彩,有情有欲,让世人颠之倒之,无法自拔的世界彻底解构掉,指出四大皆空的本质之后,又翻转来告诉世人,只有认识到无常、苦、无我和染污,才能够最终到达有常,恒乐,有我和清净的境界,只不过,这个常、乐、我、净,已经与平常人所追求的常、乐、我、净有本质的区别。

对我这个俗念深重,无论如何无法接受人生只是一味的苦,也不相信此生的意义就是通过受苦来换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夫俗子来说,读到后面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西方极乐世界可能的确有,但人毕竟要通过“我”去认识它,不论是借助理性,还是借助冥想、做梦或奇遇。大师的话就算是真理,也是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去证悟的。这也是佛陀的教导。佛陀讲了一辈子道,临了说他没度一个人(“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果不能在此生体会到常、乐、我、净,而以为只有通过受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常、乐、我、净,那大家都使劲地想方设法折磨自己,早死早超生好了。只有通过此生的体验、反思和静观,真正认识到那些曾经让自己如此执著的东西其实不过是梦幻泡影,才能认清梦幻泡影的实质,从而有可能无论其生灭来去均能含笑应对。一切在世人看来为好的东西,偶然享受之固然美妙,欲永久占为己有,则美酒将为毒鸠,红颜即是白骨。取和舍、施和受、享与弃之间的分寸把握,正是要用一生去修行的艺术。艺术,是无法单单用理性去把握的。

所以啊,象我这样喜欢寻欢作乐的人有福了。这个娑婆世界,并非只有眼泪。在我看来,佛陀的悲心与教诲,究其根本,是要让每个人认识到何为真正的常、乐、我、净,而使得人人都能彼此更好地自处与相处,并且通过每个人日复一日的努力与修行,将这世界变成一个不断趋近真善美的人间佛国。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四:《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

《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性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恼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

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这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性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操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爱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