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观后感

2015年11月19日作文大全

篇一:寻路观后感

无论你加入党的历史有多早、贡献有多大,但不能代表今天或明天你是最革命的。无论你经历革命斗争有多么艰苦、走过的道路有多么曲折,但不能保证你永不叛党。

……

《寻路》进入30集后,上海的白色恐怖活动异常猖狂,中共在上海总部的首脑机关也面临极大威胁。一大批中共人士及重要人物被捕入狱,有的惨遭枪决,有的叛变投敌。

惨遭枪决的中共人士中,他们用钢铁般的信仰和意志,身拖沉重的锁链,拭去身上的血迹走向刑场,用高喊的口号掩盖了疯狂的枪声……。拭泪中,一种对烈士的敬佩,顷刻变成为周身热血沸腾的力量,同时,也无限惋惜而畅想到,如果他们中有人能活下来,或许他们中不泛拥有更为优秀杰出的人物,中国的革命就会有更多的火种撒布大地,成功的燎原大势会早一天到来。

而面对那些叛变投敌者,令人鄙视的同时,更让人思考一道十分严肃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人、甚至像党的早期领袖向忠发、拥有重要权力和地位顾顺章等人,会幡然投敌、变节人性,让他们手中的地位和权力,变成葬送革命成果的帮凶,并让一大批中共人士相继被捕,成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剧。同时,更让人扪心自问,面对党的誓言和义务,当自己身处其中时,会像他们一样做软骨头吗?

在提示第二问题的本质背后,当时,负责上海中共首脑工作的周恩来同志作了深刻的回答,革命的叛徒往往是从不注重个人生活小节开始的。

共产党人的变节,源自个人生活的小节。这的确让人振耳发馈,令人警醒。

这道答案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意义。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如果面对上述两类典型,自己应该属于哪一类,答案只有自己知道了。

篇二:《寻路》观后感

电视剧《寻路》正在央视一套热播(我在网上已全部看完),引来了各方热议。尽管在个别演员选择、一些细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缺陷,但该剧仍不失为同类题材中最好的电视剧。《寻路》以新颖的角度全景式讲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2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艰难奋斗、痛苦求索,为中国革命探寻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伟大道路的真实故事

《寻路》将光明与黑暗交织、真理与谬误难分、忠诚与背叛同在、坚持原则与妥协调和俱有的真实历史艺术地呈现给观众,反映了国共两党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突破性地表现了矢志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毛泽东和带有浓厚旧军人色彩的朱德、彭德怀等红军将领之间的红军内部的复杂矛盾,全面描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按照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探索革命道路的共产党人与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为代表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极左路线的尖锐冲突。在毛主席120周年诞辰的时候,在当前党面临着巨大危机的关口,《寻路》主创人员推出这部史诗般的电视剧,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寻路》全方位再现了一段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除了毛泽东以外没有一个人知道中国革命的道路该向何处去,也没有一个人真正有能力有智慧有胸怀有魄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那些从旧军队走过来,虽然认清了社会黑暗,厌恶国民党反动统治,却不了解中国现实——尤其不了解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人不行;那些深谙中庸之道、八面玲珑、圆滑处事、只懂服从与调和、不愿抗争和坚持真理的人也不行;那些吃洋面包喝洋咖啡、穿西装打领带、死背马列教条,靠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挟洋天子以令土诸侯的人更不行。只有信念坚定,胸怀广博,人格高尚,毫无私心,既谙熟中外历史又了解中国现实,既精通政治又精通军事,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的毛泽东才能真正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

“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论断,随后他领导秋收起义,通过“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率部进军井冈山,历尽艰难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由于党中央的错误路线和瞎指挥,也由于红军内部多数将领无法理解毛泽东的思想,致使毛泽东几次被撤销前委记、政委等职务。而每当毛泽东失去军事领导权,红军就遭遇惨败,而每次惨败后都是毛泽东将红军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在这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中,该剧细腻地诠释了什么是远见与短视,什么是坚定与动摇,什么是伟大与平庸。

《寻路》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求索路上的孤独、寂寞、痛苦与无奈。在相当长时间内,留过洋、进过正规军校的朱德、刘伯承等不相信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坚持按照中央指示行动的彭德怀几次反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喝过洋咖啡的陈毅、瞿秋白、李立三、王稼祥、任弼时、顾作霖、陈云等认为毛泽东不懂马列主义,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善于调和各种矛盾的周恩来不能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甚至连妻子贺子珍都不能理解自己的丈夫。毛泽东几乎总是站在少数人甚至一个人的立场上,要去说服多数人接受他的主张,而结果却是一次次被撤销领导职务,一次次不得不痛苦地离开他亲手创建的红军,一次次看着许多红军指战员在错误路线的指引下付出无谓的牺牲,党和红军也一次次濒临夭折的绝境。剧中毛泽东那瘦削而孤独的身躯包裹着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痛苦。毛泽东多次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寂寞和无奈!而党和红军为此付出的代价又是多么沉重和惨痛!

该剧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对苏区中央局的所有领导说:“对于我的批判,我不辩解,我相信历史会做出公正的裁决!”“中国革命只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坚信这条革命道路是正确的!”然后他离开会场,画面呈现毛泽东孤独背影的特写,传来的是毛泽东那穿越时空的独白:“看来让人们认识真理,光有正面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有反面的教训才行!”直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沦陷,红军被迫长征,历经湘江惨败,同时丢掉了党在白区的全部阵地,多数共产党人才认识到了毛泽东的伟大正确,这才有了后来挽救党和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的召开。

是的,时间早已做出公正的裁决,真理就是掌握在毛泽东手中。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毛泽东路线的光辉正确和毛泽东无与伦比的伟大,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发展壮大、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诞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成为党和军队的核心不是靠政变获得的,不是搞阴谋诡计篡夺来的,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由谁指定的,而是全体红军将士的选择,绝大多数真正共产党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寻路》结尾处画外音:“真理是不可战胜的,但探寻真理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这句话揭示了全剧的主旨,同时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思索。战争年代,一次(最多几次)战役的失败就证明了离开毛泽东路线的错误,这些反面的教训虽然来得惨痛,但却较快地证明了什么才是真理,什么才是谬误。而和平年代,要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和别的什么理论的错误则需要更长时间,而时间越长,党和人民的事业所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更重要的一点是,朱德、彭德怀、周恩来、陈毅、王稼祥、张闻天等优秀共产党人,他们虽然没有掌握真理,不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但他们都有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理想,无畏的勇气和知错能改的胸襟,在许多次背离毛泽东路线给党和红军造成重大损失后,在血的教训面前,他们终于醒悟,并最终选择毛泽东作为党和军队的核心,真诚团结在毛泽东周围,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为中国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了壮丽的生命,中国革命也因为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而最终取得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如果是另一个时代,换一群只想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利益的人,他们所追求的是房子、票子、位子,所计较的是个人的荣辱得失,那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真正尊奉毛泽东思想,即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再大的损失,只要和他们个人的利益不相冲突,他们永远都不会走回头路。

最后我要说,新中国能够建立,共产党能够执政,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电视剧《寻路》艺术地反映了这一伟大真理。而坐着毛主席打下的江山,享受着毛泽东时代的红利,却丢弃毛泽东思想的行径是最无耻的背叛!历史将会再一次证明,丢弃、否定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万劫不复!

篇三:《寻路》观后感

电视剧集《寻路》7月2日晚播出第21集,这一集中讲述了毛泽东、朱德、陈毅领导的红军第四军1929年1月离开景岗山后,遭遇了国民党军刘士毅率领的第15旅两个团的追击。为了摆脱干扰和在赣南站稳脚跟,毛泽东决定在瑞金县北部的大柏地进行一场伏击战,力争把第15旅完全消灭。

这场大柏地之战是全片的重头戏,从场面上来说,导演张多福调集了上千名群众演员来完成这场战争戏,红军居高临下打伏击战也是险象环生,毕竟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弹药不足是红军的最大难题。所幸在军事天才朱德的指挥下,红军部队凭借人手一颗的手榴弹也打出了恢弘的其实,上千人在敌军进入伏击圈后集体投掷手榴弹,惊天动地的场景一下子就击溃了国民党军队的心理防线。

大柏地战斗是毛泽东率领的红军离开景岗山后打的第一场重要战斗,这场战斗不仅彻底击垮了追击的军队,也为红军在赣南一带建立根据地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也让身处白区的同志们看到了红军顽强的作战力量,坚定了他们为最后胜利而奋斗的决心。

在电视剧集《寻路》之前,较少有影视剧反应这场大柏地之战,毕竟它与之后的百团大战、三大战役比起来似乎不足道,但参与这场战斗的领导者包括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等日后的领导人,并且大柏地之战也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打出的一场经典战斗,直接挫败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阴谋,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寻路》的可看之处在于剧集展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这一批领导人的青年时代,导演没有拘泥于过往一些影视作品对于领导人的模式化塑造,而是通过艺术化手法的处理,让青年领导者们的形象更加鲜活。并且在故事情节和战斗场面上推陈出新,每一集都有相应的高潮戏份,即使两人的简单对话中也暗藏杀机,编导把每一集的扣子都扣得很好,结束时留下了足够的悬念。

在战斗场面上,除了有千人参与的大战实拍,还配上电脑特效来增加惨烈程度,在传统的故事中注入新的技术来渲染,这样增强了剧集的可看性。《寻路》不是说教式的电视剧,而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处理,将1920年代风起云涌的革命事迹搬上银幕,那个时代的真实的历史其实比影视剧还要精彩,拍成电视剧之后是更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

大柏地之战虽然已经过去了75年,但深远的影响意义并未消褪,通过在荧屏上的重现再度把观众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去。

篇四:《寻路》观后感

张多福执导的革命题材电视剧《寻路》,聚焦了1927年”4.12”大屠杀至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五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斗争摸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寻路》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历史剧集,也没有把历史人物书面化,剧集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更加生动,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也有大悲大喜的情绪波动,让观众看到在残酷斗争的岁月中,革命先辈是如何闯出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在以往的影视剧《长征》、《大转折》《大决战》等等作品中,我们只是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新中国之前与国民党的殊死较量,但对于1927年蒋介石背叛大革命的历史,影视剧中介绍详细的并不多。《寻路》是在影视作品中丰富这段历史,电视剧开篇,就从蒋介石联合北伐军与上海滩的青帮一起,密谋除掉上海的工人纠察队,因为纠察队是由共产党领导,在上海得逞之后,蒋介石分共的计划遂发展到了全国,共产党人面临着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最严峻考验。

《寻路》的精彩之处在于一开场就扣人心弦,众多熟悉的历史人物纷纷出场,毛泽东、周恩来、赵世炎、邓颖超逐步登场,他们在大时代中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剧集中角色的年轻化也会吸引到年轻观众,毕竟这段革命历史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历史中的点点滴滴已经被大众遗忘,在电视剧中重温,并且了解当时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会让观众重新认识历史,和更了解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电视剧《寻路》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过去影视剧中的革命领袖人物往往就是高大全,在本剧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当时的年纪不大,他们处于青年时代也会有年少气盛的一面,也会面临各种失败的挫折,但领袖之所以能成为领袖,在于他们能够不被失败击倒,一次次重新站起换得几十年后的胜利,这种韧劲自然非常人可比。

剧名《寻路》就是讲述毛泽东在1927~1932年革命最艰苦时期,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总结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胜利法则,不要小看这十二个字的总结,这不仅是用鲜血换来的斗争经验,也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最后胜利的基调。路,的确是人走出来的,但寻找路径的千辛万苦也不能忘记。

篇五:《寻路》观后感

关于电视剧《寻路》,我已经写过三篇东西,今天再写一点文字作为补充。

该剧着力刻画了虽然孤独寂寞、屡遭打击,但仍然信仰坚定、矢志不渝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革命的领路人毛泽东的形象。除外,该剧还用了较大篇幅来演绎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背叛,这些故事和人物也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思考。

我们来看看这些名字:周文雍、陈铁军、罗亦农、澎湃、杨殷、恽代英、蔡和森、杨匏安……这些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都先后被捕(大多为叛徒出卖),在金钱地位诱惑之下,在严刑拷打面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们毫无惧色,大义凛然,慷慨悲歌,从容赴死,那些气壮山河的场景,无不感动得我热泪滚滚。他们用崇高的品质、伟大的人格、壮丽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忠诚,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写的共产党人。

尤为让人痛心的是,这些牺牲的先驱,大多是能够理解、支持毛泽东路线的同志。他们的离去,使毛泽东失去了最有力的臂助,党内正确路线的支持者更加成为少数,中国革命也因此艰难曲折了许多。

我们还可以在电视里看到另一长串名字:余洒度、龚楚、袁崇全、苏先骏、唐瑞林、何家兴、贺治华、白鑫、顾顺章、向忠发……这些人都是中共早期可耻的叛徒,其中有红军将领,有在中央机关工作的秘书,也有党的总书记。他们或者主动请降,或者一经被铺连审讯都不用就迅速叛变。他们的变节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罗亦农、澎湃、恽代英、蔡和森等优秀共产党人和卓越领导者都是因为他们的叛变而惨遭反动派杀害。

同是共产党人,同样在党旗下宣过誓,为什么有些人能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而另外一些人却堕落为无耻的叛徒?这是今天全体共产党人都应该深刻思考的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电视剧用艺术的形式给了我们回答。这些叛徒身上至少有三个共同点:

一是没有真正的信仰。他们入党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有些人在国民党那里混不上去才投奔共产党,如余洒度、苏先骏之流;有些人本来就是社会上的混混,寄望通过加入共产党来出人头地,如向忠发、顾顺章辈。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信仰,也不懂信仰,在生死关头怎么可能不变节投降?

二是生活腐化堕落。因为没有坚定的信仰,他们自然贪图享受,过不惯清贫的生活,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取利益。总书记向忠发乱搞女人,高级领导人顾顺章抽大烟玩女人,再正常不过。

三是毫无节操。这类人但求目的不择手段,与人交往也都是看对自己是否有用。顾顺章被捕前因为受到周恩来的批评已经心生叛意,叛变后要求直接面见蒋介石就是为了卖个大价钱。为了乞命,向忠发涕泪横流,丑态百出。难怪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在得知向忠发叛变后怒斥:“一个总书记的节操还不如一个妓女!”

电视剧看完有几天了,可还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其一,如果向忠发、顾顺章们没有被捕,那他们的人生轨迹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也不妨想象一下。我的推测是,向忠发、顾顺章们会继续做着共产党的高官(甚至可能成为核心),享受着他们所能享受的一切。如果活得比毛主席更久,则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改旗易帜,以实现他们入党为个人升官发财、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目的。

其二,那时没有被捕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有没有向忠发、顾顺章这种品性的?

我相信是有的。比如只喝茅台酒的某些人。只是他们比向忠发、顾顺章幸运,不仅没有被捕(至少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而且寿命很长;不仅长期占据高位,还等到了毛主席去世。历史既给了他们“大展宏图”的机会,也给了我们认清他们真面目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的确是最公平的。

向忠发、顾顺章辈即使没有被捕,他们也是共产党的叛徒。一个背叛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所谓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人),就算没有形式上的被捕叛变,他仍然是可耻的叛徒!而且这种叛徒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所造成的危害比那些明着叛变的人要大得多!

篇六:《寻路》观后感

央视一台播出的44集电视剧《寻路》于昨晚全部播完,俺老人家一集也没落。

电视剧反映了中共及军队在寻找中国革命之路的1927年到1932的间走过的路程,表现了很多老革命家年轻时为革命所作出的贡献!

不管编剧和导演的目的如何,不管电视剧中的人物如何“表现”如何“说教”,也不管现在人们如何去看这部电视剧的实际用意,大家看完之后都不难作出一个判断:毛泽东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谁也无法取代!

是老毛总结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他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之路!

虽然片中反复强调,这些是“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一起找到的;在第五次反围剿前的会议上,毛也受到了普遍的反对;但最终的实践证明:老毛的那一套都是正确的!

正如老毛在片尾说的,“让人们认识真理,光有正面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有反面的教训”。看来在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里的革命都是从反面给出了教训,反围剿中所有没有按照老毛的意思做的事情都给出了教训!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老毛,把老毛说得一无是处,狗屁不值,可老毛的那“一套”在那个时段却是那么的准确和漂亮!大家有谁能和他相比?试问那些大骂老毛者,你行吗?!在老一代革命家中,老毛的地位是靠他的智慧慢慢建立起来的!反对老毛,其实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及其成果;如果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成果,也就违背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意愿。

不说反毛拥毛,也不说“革命及其成果”的对与错,能振兴中华、富民强国就是好政策!就是好路子!“改革开放”好象又在重新寻路:精英汉奸卖国,肯定不行!携款移民,也不会行!腐败贪污,那只能富自己!少数人已富可敌国可多数人穷了,这不是正确路子!……中国富民强国的路在哪?

篇七:《寻路》观后感

電視大結局,毛主席的那重復多次的一句話令我終生難忘==毛泽东那穿越时空的独白:“看来让人们认识真理,光有正面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有反面的教训才行!”這句中國革命的真理,用到當今社會,用到每個人身上,何嘗不是正確的呢!丢弃毛泽东思想是最可耻的背叛。正如毛主席所說:中國革命是要根據中國的實際出發,不要象某些人老是共產國際,這就是所謂的書呆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