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与黑暗并存作文

2016年02月20日作文大全

光明与黑暗共存

光明泯灭在黑暗当中。光明也诞生在黑暗当中。

——题记

曾经问过一个朋友:“在黑暗里面,你第一刻想到什么吗?”朋友对我笑了笑,说到:“光明。”我迷惑了,明明是黑暗泯灭了光明,为什么在黑暗里会第一刻就想到光明。朋友对我说:“黑暗,他虽然泯灭了光明,但他也让每一个人知道了光明的重要性,在黑暗当中,只有想到光明,那么光明就会快一点到来。”

是啊!人总是一为的需要光明,而一为的讨厌黑暗。但是如果没有黑暗,那得光明呢?如果没有黑暗的衬托,光明也就不在那么的有用。如果没有黑暗的到来,人们永远也得不到光明。

“或许黑暗很孤独,他永远是黑色,他永远不知道其他东西是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他永远只有沉睡在黑色当中。而光明就不同,他有很多人陪。早晨,太阳向他打招呼,鸟儿为他歌唱,人们都喜欢他。”小柠对我说。小柠是个盲孩子。他总认为上天对他不公平,剥夺了他的光明。

或许小柠说这句话时,心里很痛。他把自己比做了黑暗,是啊,他只有在黑暗里。他希望自己看到光明,可是上天对他的不公,让他只有远离光明,他很羡慕身边那些可以看到光明的孩子,他多么希望和他们一样啊!

其实他不必太悲观了,上天对他的不公平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了,他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黑暗,光明总有一天会到达他的身旁。他不知道其实光明也有他的苦恼;他不知道其实是有了黑暗的衬托,光明才显得那么的需要;他不知道其实光明也是诞生在黑暗当中的。

我不想要把这些告诉他,要等他自己领会到着些道理。只有这样,抱着一颗乐观的心来面对一切,他会认为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他不会再认为上天多他不公平,

光明需要和黑暗共存。

光明与黑暗

光明向来是人们所追求的,为了它,人们发现并利用了火,使用了油,到后来用电制造光明。总之,在人们心中,光明就代表着希望与出路。所以,人们都向往光明。

黑暗,一向给人恐怖,危险的感觉,所以有些人们背对黑暗而走向光明。

但光明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出路吗?光明与黑暗象征着有与无两种概念,如果要去寻找出路,在光明与黑暗构成的空间里,无才是你发展的方向,明亮的地方既然已经能够看清楚那里没有门,难道还要去撞墙不成吗?而黑暗的地方,因为光照不到,才会黑暗,也因为它向后仰伸,这部就是路吗?无中生有,在这里并不被当作是瞎编乱造,而是表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存在是在“无”之中而不是在“有”之中。你在夜晚光亮的屋子里看到的黑暗说明那里有门或窗,而如果你想出去的话只有走向黑暗。

飞蛾扑向光明只不过化作一缕青烟,蟋蟀躲藏在黑暗中因而能放声歌唱。光是如何产生的?是因为热,阳光强大是因为它由太阳中的核聚变而放出能量,电灯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灯丝在电流作用下生成高温。有人曾经说过,当你在旷野上走着,突然遇到一堵墙,它向各个方向都无限远,那将是死亡,而它的颜色,不是黑色,而是耀眼的光芒。当你扑向光明时,也许迎来的并不是希望。

光因有形而显示,黑暗却是未知与深远的标志,真正的路也许就在其中,黑暗是无形的概念,它本身就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有些人却应为恐惧,打着轰轰烈烈的死的借口扑向光明,也许不能不说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真正的强者,他会放弃对名利失去的恐惧而走向黑暗,在黑暗中跌倒了再摸索着爬起来。

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人世间有无相生,我们可以随时回头去寻找光明,但当你转身重新回到黑暗时,走的就不一定是原路了。

光明与黑暗

光明和黑暗,一对极端的反义词。

光有着最华丽的色彩,最清澈灵动的眼睛,最洁白的天使之翼,神圣带着光芒的气息,让希望笼罩在晴朗的天空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美好得虚幻。

暗有着最神秘的气质,最忧伤深沉的瞳孔,最幽黑的恶魔之翼,悲伤得触动着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似乎天地之间再没什么值得留恋,希望背后总是绝望。

命运的安排是,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

光努力地找黑暗,黑暗疯狂地找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胜对方。

经过黑暗的洗礼才会更珍惜光明,光明的珍贵全来自于黑暗的孤独。

度过了一个个白天和黑夜,经历了一次次黑暗和光明,他们必然地相遇。

无谓的战争,注定带来的仅仅是无谓的结果。

黑暗因为光明的存在而存在,光明因为黑暗的存在而存在。

或许没有了光明或黑暗,地球依然照转,生命还在继续,缺少的,只是那么一点朦胧的美好。

可是,光还是一剑刺穿了暗的胸膛。看着暗美得不食人间烟火的瞳孔渐渐涣散,如同生命之河在滴答滴答地流过,终会远去。暗的嘴角扬起一丝凄美的笑,这个结果,他早该知道。

不过,黑暗并不会就这样被上帝遗弃。

光明和黑暗,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同时,却也伸手可及。

它们本来就同为上帝之子。

黑暗化作光的影子,永远的追随着光。光走到哪里,黑暗就会跟到哪里。

因为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永远不会改变。

光明与黑暗

在台灯下写作业时,眼前突然一片黑暗。停电了。

第一次感到光明的离去是那么迅速,又那么悄声无息。在学校上自习时突然停电,总会拌着同学们轻轻的惊叹,让我有种感觉:光明的来去是有声音的。日出时,阳光洒向大地,如果你仔细倾听,会听到露珠伸懒腰的声音,这是阳光来临时的声音;晚上,月亮爬上树梢时,如果你用心聆听,会听到树叶向月亮“沙沙”的问好声,这是月光来临时的声音。那烛光呢?烛光来临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我迫不及待地点燃一只蜡烛。仍是静静的,只有烛光的摇曳带动了空气活跃的气息。是光明,让昏昏欲睡的房变得灵动起来;是橘黄的烛光,把房间染得充满温馨。

和光明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黎明,我有时会满怀喜悦得起个大早,迎来一天的第一缕曙光;傍晚,如果有空,我会恋恋不舍地在日落时分凝视夕阳,直到最后一缕夕阳的余辉与我告别;晴天,我的心情也会和天气一样明媚;阴天,我的心头总会有莫名的阴霾。

我总是对飞蛾充满敬佩之情。我敢说,它对光明的热超过了其它所有的生物。羽•;泉的《飞蛾》是对它们最好的赞美:“我像一只飞蛾拼了命地往那火里飞,最终却看不到谁为我落泪。一往情深粉身碎骨其实早已无所谓,有谁会享受化成灰的美……”每当听到它,我就十分感动。我总认为,“飞蛾扑火”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因为它是对世界上最勇敢的生物对光明这一伟大图腾的崇拜的最好诠释。聪明的人类嘲笑飞蛾的愚蠢,却很少有人像它那么勇敢。我愧然。

我努力地追寻光明,对黑暗的降临也曾一度非常恐惧和排斥。小时候的多少个阴天,我曾哭闹着不要去上学,因为见不到亲爱的“太阳公公”;幼时多少个突然醒来的夜晚,我也总会莫名地哭泣,因为在黑暗笼罩下的一切似乎都变得张牙舞爪,凶神恶煞。

时光慢慢流逝,光明和黑暗在我身边来了又走。渐渐地,我接纳了黑暗,而且迷上了它的静谧。我不会总是“在黑暗里呼唤黎明”,而是静静地享受它的宁静。享受黑暗,不是在其中煎熬,而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光明。我坚信,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我喜欢郑振铎的一段话:“在黑暗中走着的人,总要相信光明的必定到来。因为继于夜之后的一定是白昼。夜来了,白昼必定不远的。”这段话出自《向光明走去》,鼓舞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冲破黑暗,迎来了光明的新中国。身处逆境时,这段话总会在我脑海中闪现,心中总会有奋起的力量。

顾城有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其实,光明和黑暗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如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