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牛渡江

作者: 梧桐花语梦2016年01月12日写景散文

百牛渡江,是嘉陵江上一道罕见的生态奇观。

早听说蓬安县每年都要举办放牛节,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我却不知道具体时间

百牛渡江可以和角马群大迁移媲美吗?它们过江去干什么?如果相互打斗起来,相互伤着了怎么办?众多的疑团长久纠结于心。

百牛渡江就像清晨醒来的一个梦,一直萦绕在我心里,渴望有一天能亲眼目睹。

今年四月二十六日就是这个美梦成真的日子。我和朋友一大早出发,从嘉陵第一桑梓徒步到油房沟。

暮春清晨的空气里还透着丝丝凉意,薄纱般的雾轻轻笼罩着江面,给嘉陵江增添了几分神秘。嘉陵江像一位似醒非醒的美人儿,更加柔美。打渔人早已开始一天的劳作,零星的小渔船若隐若现。

太阳出来,温暖阳光照耀大地,照进心扉,激荡着心灵深处温馨的诗行。路上行人渐多,扶老携幼、携家带口。公交车、来自各地的旅游大巴车从身边疾驰而过,去往油房沟的路上已是人声鼎沸。

我开心得像蹦跳的小鹿,顿觉世间如此美好。 紧赶慢赶,车辆、人群把油房沟口堵得水泄不通。脚一点点向前挪移,眼睛四处张望寻找有利地形。几经周折,终于利用身体娇小的优势,觅得江边护栏一空隙站定。“哞———哞———哞”, 牛棚里的水牯牛一声声此起彼伏地吼叫着。它们焦躁不安,有的伸出前蹄叩打牛栅栏,有的用牛角顶撞牛栅栏,想早点冲出去。“嘘———嘘———嘘———”只听几声哨音响起,一大群饿极了的牛撒开蹄子冲向江边。虽然急切,但它们似经过严格训练的小学生一样,不拥挤,不插队。高大威猛的头牛先侦察“敌情”,确认前边没有危险,然后扭头慈祥地看看它的牛队,自己率先慢悠悠下水,后面的牛群才紧跟着下去。

一大群牛扑向江中,慢慢向江中的小岛游去。只见他们全身泡在江水中,无比享受地游着。母牛们还不时扭头看看孩子。调皮的小牛索性爬到母牛的背上,让牛妈驼着前行。头牛特别卖力, 它的两只弯弯的、坚硬无比的牛角把微澜的江面撕开一条缝隙。随着距离的增加,缝隙越来越长,越来越大。每头牛的坚硬牛角似在柔软的江水中演绎一场情景剧。它们一会儿排成之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 一会儿排成扇形,一会儿排成蛇形。 有人说像飞行的雁阵,有人说像火车……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尽情地描绘着。牛群离江边越来越远,辽阔的江面全是牛角晃动的影子,最后只剩下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撒在江面上。“这完全是浓缩版的动物大迁徙嘛!”我自言自语。

美丽的嘉陵江流过小城,把最柔美的身段留下。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江水冲刷,泥沙沉积,两个状如太阳和月亮的小岛逼真显现。此刻,太阳岛、月亮岛成了牛儿们的天堂。最先上岸的牛儿轻轻抖落身上的水滴, 冲向水草丰茂的地方,埋头啃起草来。其它的牛儿们也争先恐后寻找自己的领地。太阳渐渐升高,蓝幽幽的天,白如絮的云,清凌凌的水, 摇着尾巴吃草的牛群,看牛的人群,时而飞翔鸣叫或在牛背上歇息的鸟儿,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和谐生态画卷。吃饱的牛儿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母牛依偎着公牛,小牛黏糊着母亲,多么惬意,多么幸福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牛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是中国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和神性的动物。 今天,牛文化在民间依然不断传承。贵州布依族农历四月初八的“牛贺岁”;云南丽江纳西族每年两次 “敬牛王”;回族的“古尔邦节”……这些节让人类世世代代怀念与牛的深情厚谊。如今,蓬安县举办放牛节,观百牛渡江盛况的意义也不言而喻了吧!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