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少游——图书的味道

作者: 浩江碧海2016年03月11日抒情散文

上午,以前的同事叫我一块吃饭。饭后,我陪同他看了二街几个显耀的方位,他是工作,在我权当散步。我问他干什么?他说公司要推广旅游线路,准备在大楼外面的广告荧幕上投放广告。

他这次过来,一是顺道看看你,二是咨询相关的费用。

我心里笑道:这倒真是公私皆顾啊。

我们前后询问了几家,回来时,路过一处地下图书店。我见书起意,买不买看情形,就想着进去转转。

入口处打出“ 本店所有图书论斤出售!” 的广告语。呵呵!又不是猪肉狗肉,论斤来卖。知识也能称斤论两,这倒是有趣的紧!“ 我们进去看看 ”,我建议。不待他回答,我抢在前头,径直就往地下室闯。同事看来很久没来了,图着新鲜,也跟着下来了。

这家图书店,我之前经常出入,生意很不景气。从来是购书者少,读者也不多。大人很少看,高中初中的学生进来购置辅导资料,反倒是那些刚上小学的孩子,一屁股坐在地板上,读的兴致盎然。每次从他们身边抬脚过去,我都怀着一种温暖的感动,心里又莫名升起一片明确的忧虑:现在课业这么烦重!再过些时日,书店里还能否看到他们小小的身影?我希冀他们能多读一些额,早点明白过来,以后甚至一生都能自觉的动用阅读这个武器,抗争中国体制化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像如我这样的书迷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顾客是随便逛逛,不看也不卖,偶尔驻足拿起一两本,翻翻就放回原处。称他们为顾客,我都认为是一句玩笑话!唉!思想贫弱的榆林人,更多的是把这当作一种浮光掠影的旅游,一次毫无目的的观光!

他们有一点点阅读的欲望吗?我被他们搞成了珍惜的大熊猫。

我和同事在图书店里,停留了半小时多,他穿了一遍,我绕着S 型,我中间折了几个来回。

“你不买一本?” 我拿起一本《我们为什么去旅游》,拿眼问他。没时间,也没心绪看,买回去也放着了!这样的回答相当大众化。我不在多说。如果说看书靠自觉,买书要靠自发。

不然,那就是你就是枪顶着也是无用!

我挑选了五六本,五本小说,一本杂文集。我将书交付到售书员手上,她也不看,径直往电子称上一放。一看显示屏,直接报出价格:五十六。

咦!这么贵!我又将书全书拿过来,在里面翻挑了一边,很快做出了裁断。再见了大江健三郎!再见了骆驼祥子!再见了某个牛逼的外国作家,唉!我每回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最后,经过短暂的天人交恶,我果决的留下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还有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这两本也不错啊!

“你在称称看!”我在边上说。

售书员又过了一遍称,很快又报出价目:“三十。” 她缺少热忱。

这一点,此刻,正与我的同事同。

“还不便宜呀!” 我连连乍舌,“比街上的书摊都卖的贵,”我争辩道,“他们卖一本十块。”

“我们这是正版啊!” 售书员不温不火,理由听着很坚硬,在现实里却很软弱。

“我又不图样子,” 我狡黠道:“我只看壤口。”

说完,我自己笑了。

我嘴上是这么说的,手里却做一套。我已经看好这两本书了,怎么能不要呢?

我爽利的付钱,拿书,走人。

从地下室的台阶上出来,同事接过我手里的宝贝,想看看是什么方面的图书。那久违的动作,瞧着笨拙,觉着迟钝,一点不自如。就像一个大男人接过婴孩一般,手脚很不利落。那里有他本人长的帅气,看着漂亮!

两者形成一种幽默的巨大反差!

“我不知到多久么有碰图书了!” 他感慨道。

“我闻闻,” 说着,他拿起左手那本就往鼻子下面凑, 好像真的能从上面嗅出特别的味道出来。

“我看这本书什么味道?” 同事补充道。

“这能有什么味道?”我没好气的说。除了残留的一些油墨味。

“味道?”我心道,不禁笑出声来。“这书哪有什么味道!”

我脱口给同事讲解了里面暗藏的道道: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对而言的。这是很浅显的哲学道理。就像妻子只有相对丈夫而言,女人味相对于男子气概来说的。书也是一样。一本书在读者没读之前,没有沾附上读者的体味指纹,图书和读者没有交互感染,就没有造就一个自足的气场,形成一种闭合而又开放的微气候。怎么能说有书味呢?又那里泡逸出来的书味?

这不是一个笑话吗?我毫无客气的笑道。

唉!我就凑鼻随便闻闻,就被你调侃了!同事有点愠怒道。

不待了,走了!我在那笑,知道他在耍笑。

二街新楼下巷口二人分开。我回到住处,回想我和同事刚才的精彩对话。

我心里很高兴,我感觉我的学识,这些时日,又深厚了一些。我感觉此种有真味,欲辨却记言。我乘着脑热,激情没有散去,赶紧坐在床上,对着键盘一顿敲打,转眼屏幕上蹦达出三行诗句:

在我打开你前

你只是女人

哪里来的女人味?

每一篇散文,都可以酿成一首诗句。上午才出去一会儿功夫:饭饱,消食,购书,感悟,做了不少事情。至于这首短诗,顺手捏来,倒是意料之中的意外之喜!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